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消防规范网

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5.1 地面


5.1.1地面面层材料应根据腐蚀性介质的类别及作用情况、防护层使用年限和使用过程中对面层材料耐腐蚀性能和物理力学性能的要求,结合施工、维修的条件,按表5.1.1选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表5.1.1 地面面层材料选择

注:1 表中“√”表示可用;“○”表示少量或偶尔作用时可用;“×”表示不可使用;“—”表示不推荐使用。

       2 聚合物水泥砂浆、树脂类材料和涂料等耐腐蚀材料因品种和牌号的差异,耐腐蚀的指标也不同,选用时应核对后使用。

       3 当固态介质处于潮湿状态时,应按相应类别的液态介质进行选用。

       4 当腐蚀性介质为氢氟酸时,配制的防护材料中不应采用石英石和花岗石等含硅质材料的填料或骨料,可选用重晶石或石墨类等类型的材料。

    1 整体面层材料、块材及灰缝材料,应对介质具有耐腐蚀性能。常用面层材料在常温下的耐腐蚀性能宜按本标准附录A确定。

    2 有大型设备且检修频繁和有冲击磨损作用的地面,应采用厚度不小于60mm的块材面层或树脂细石混凝土、密实混凝土、水玻璃混凝土、树脂砂浆等整体面层。

    3 设备较小和使用小型运输工具的地面,可采用厚度不小于20mm的块材面层或树脂砂浆、聚合物水泥砂浆等整体面层;无运输工具的地面可采用树脂自流平涂料或防腐蚀耐磨涂料等整体面层。

    4 树脂砂浆、树脂细石混凝土、水玻璃混凝土和涂料等整体面层不宜用于室外。

    5 面层材料应满足使用环境的温度要求;树脂砂浆、树脂细石混凝土和涂料等整体面层,不得用于有明火作用的部位。

    6 操作平台可采用纤维增强塑料格栅地面。

5.1.2 地面面层厚度和使用年限宜符合表5.1.2的规定。

表5.1.2 地面面层厚度和使用年限

注:1 选用本表的使用年限时,地面的构造应满足本节的有关规定。

       2 树脂砂浆厚度大于10mm时,应首先通过测试砂浆材料固化收缩率对其可靠性进行验证。当选用括号内的厚度时,树脂砂浆材料的线收缩率应≤0.005%,抗压强度≥50MPa,线收缩率测定应符合本标准附录D的规定。

5.1.3 块材面层的结合层材料应符合表5.1.3的规定。

表5.1.3 块材面层的结合层材料

5.1.4 地面隔离层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受腐蚀性介质作用且经常冲洗的地面应设置隔离层;

    2 受大量易溶盐类介质作用且腐蚀性等级为强、中时,地面应设置隔离层;

    3 在强、中腐蚀时,受氯离子介质作用的楼层地面和苛性碱作用的底层地面,应设隔离层;在弱腐蚀时,受氯离子介质作用的楼层地面和苛性碱作用的底层地面,宜设隔离层;

    4 水玻璃混凝土地面和采用水玻璃胶泥或砂浆砌筑的块材地面,应设置隔离层。

5.1.5 地面隔离层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隔离层应具有耐腐蚀性、整体性和严密性;

    2 当面层厚度小于30mm且结合层为刚性材料时,隔离层不应选用柔性材料;

    3 树脂砂浆、树脂细石混凝土、树脂自流平涂料等整体地面和采用树脂胶泥或砂浆砌筑的块材地面,其隔离层应采用厚度不小于1mm的树脂纤维增强塑料;树脂纤维增强塑料的含胶量应不小于45%。

5.1.6 树脂砂浆、树脂细石混凝土、涂料等整体地面的找平层材料,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30的细石混凝土。

5.1.7 地面垫层材料及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垫层材料应采用混凝土。

    2 地面地基的加强层在酸性介质或硫酸根离子介质作用下,不得采用三合土、四合土、灰土和矿渣等材料。压实填土地基的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 50037的有关规定。

    3 室内地面垫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厚度不宜小于120mm。室外地面垫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厚度不宜小于150mm。树脂砂浆、树脂细石混凝土、涂料等整体地面,其垫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厚度不宜小于200mm。

    4 室外地面、面积较大的地面、树脂细石混凝土地面、树脂砂浆地面、树脂自流平涂料地面、有大型运输工具冲击磨损作用的地面或地基可能产生不均匀变形时,宜采用配筋的混凝土垫层,配筋应采用直径不小于10mm、间距不大于200mm的双向钢筋网。垫层配筋当采用单层配筋时,钢筋距上表面宜为50mm;当采用双层配筋时,上层钢筋距上表面宜为50mm,下层钢筋距下表面宜为30mm。

    5 配筋混凝土垫层应分段配筋和浇灌,每段的间距不宜大于30m。在有技术保障措施条件下,可适当加大每段的长度,钢筋保持连续,减少地面伸缩缝的设置。

    6 室外土壤有冻结的地区,室外地面垫层下应设置防冻胀层,其厚度不应小于300mm;室内防冻胀层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 50037的有关规定。

    7 在树脂砂浆、树脂细石混凝土和涂料等整体地面的垫层下,应设防潮层;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应设防水层。

5.1.8 预制楼板应设置配筋的细石混凝土整浇层。细石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厚度不应小于40mm,并应配置钢筋网,钢筋直径不宜小于4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钢筋距上表面宜为20mm。

5.1.9 地面排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受液态介质作用的地面,应设朝向排水沟或地漏的排泄坡面;底层地面排泄坡面的坡度不宜小于2%,楼层地面排泄坡面的坡度不宜小于1%,底层地面宜采用基土找坡,楼层地面宜采用找平层找坡;

    2 排水沟和地漏应布置在能迅速排除液体的位置,排泄坡面长度不宜大于9m,各个方向的排泄坡面长度不宜相差太大;

    3 排水沟内壁与墙边、柱边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m;

    4 地漏中心与墙、柱、梁等结构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400mm,地漏的上口直径不宜小于150mm,地漏应采用耐腐蚀材料制作,与地面的连接应严密。

5.1.10 有液态介质作用的地面的下列部位应设挡水:

    1 不同材料的地面面层交界处;

    2 楼层地面、平台的孔洞边缘和平台边缘;

    3 地坑四周、排风沟出口与地面交接处及变形缝两侧。

5.1.11 地面与墙、柱交接处,应设置耐腐蚀的踢脚板;踢脚板的高度不宜小于250mm。

5.1.12 支承在地面上的钢构件,应设置耐腐蚀的底座。钢支架的底座高度不宜小于300mm,钢梯、钢栏杆的底座高度不应小于100mm。

5.1.13 地面变形缝的构造应严密。嵌缝材料应采用弹性耐腐蚀密封材料,伸缩片应采用橡胶、塑料、耐腐蚀的金属等材料制作。

5.1.14 设备基础的防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设备基础表面的防护层不宜直接作为结构荷载受力面。

    2 设备基础顶面高出地面面层不应小于100mm。

    3 设备基础的地上部分,应根据介质的腐蚀性等级、设备安装、检修和使用要求,结合基础的型式及大小等因素,选择防腐蚀材料和构造。当基础顶面与所在地面的高差小于300mm时,基础的防护面层宜与地面一致。振动设备基础宜采用整体或大块石材等耐冲击、抗振动的面层材料。

    4 液态介质作用较多的设备基础,其基础顶面及四周地面宜采取集液、排液措施。

5 设备基础锚固螺栓孔的灌浆材料,上部应采用耐腐蚀材料,其深度不宜小于50mm。

6 重要设备基础地下部分的设计,应符合本标准第4.8节的规定。

5.1.15 地沟和地坑的防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沟和地坑的材料应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地面垫层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2 建筑物的墙、柱、基础不得兼作地沟和地坑的底板和侧壁。

    3 管沟不应兼作排水沟。

    4 地沟和地坑的底面应坡向集水坑或地漏。地沟底面的纵向坡度宜为0.5%~1%;地坑底面的坡度不宜小于2%。

    5 当有地下水或滞水作用时,地沟和地坑应设外防水;当位于潮湿土中时,应设置防潮层。

    6 排水沟和集水坑的面层材料和构造,除应满足防腐蚀要求外,尚应满足清污工作的要求。排水沟和集水坑应设置隔离层,并与地面隔离层连成整体;当地面无隔离层时,排水沟的隔离层伸入地面面层下的宽度不应小于300mm。

    7 排水沟宜采用明沟。沟宽超过300mm时,应设置耐腐蚀的箅子板或沟盖板。

    8 地下排风沟应根据作用介质的性质及作用条件设防,内表面可选用涂料、纤维增强塑料或其他面层防护。

    9 地沟穿越厂房基础时,基础应预留洞孔;沟盖板与洞顶、沟侧壁与洞边,均应留有不小于50mm的净空。

    10 地沟的变形缝不得设置在穿越厂房基础的部位,离开基础的距离不宜小于1m。


条文说明
5.1.1 各种面层材料都具有各自的特性。树脂类材料具有耐中等浓度的酸、耐碱、抗渗性好、强度高等优点,不耐浓的氧化性酸、不耐高温。水玻璃混凝土具有耐酸性好、机械强度较高,亦可耐较高的温度,但不耐氢氟酸、不耐碱性介质、抗渗性较差。水玻璃分钾水玻璃和钠水玻璃,其中钾水玻璃性能优异,相对价格也高,而钠水玻璃性能较差,价格低廉。一般不允许钾、钠水玻璃混合使用。
    耐酸砖包括耐酸缸砖、陶板、陶砖和耐酸瓷砖。耐酸瓷砖是以石英、长石、黏土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煅烧而成的无机耐腐蚀材料,其主要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耐酸瓷砖具有强度高,耐磨、抗污性好、颜色浅、观感性好、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缺点是易脆,地面积水易滑,耐温度较高的腐蚀性介质能力差些,目前是化工、电力、冶金等行业较好的防腐蚀材料。
    耐酸缸砖强度高,抗冲击、耐磨、防滑、抗污性强、颜色较深、规格大、整体美观性好、施工方便,具有较优异的耐腐蚀性能,特别是耐温度较高的腐蚀性介质能力比较突出,缺点是孔隙较大,对抗渗透结晶性腐蚀能力差些。在有色冶金工业腐蚀环境下,作为建(构)筑物防腐蚀面层材料,使用效果较好,同时也是化工、电力行业很好的防腐蚀材料,应用前景广阔。
    地面的面层材料,除受到腐蚀性介质的作用外,还可能受到各种物理作用,面层材料除应满足耐腐蚀性外,同时还要满足抗冲击强度、耐磨性、耐候性和耐温性等方面的要求。
    石墨砖是由石墨材料制成的砖状密封块材。石墨砖为树脂浸渍,一般采用酚醛树脂或糠醇树脂。
    沥青是一种传统的防水、防腐材料,过去在防腐蚀领域应用广泛。沥青材料在氢氟酸的防腐蚀(例如铅电解车间)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但沥青的危害也不少,主要原因是沥青及其烟气对皮肤黏膜具有刺激性,有光毒和致癌的可能,因考虑人身健康和环境保护的因素,不建议单纯的沥青类材料在地面面层中大面积使用。由于环氧沥青玻璃布、环氧沥青胶泥的耐蚀性和力学性能与环氧树脂相当,但耐水性优于其他树脂材料,特别是在相对湿度很高时施工,仍然能固化并满足耐蚀性能要求。目前环氧沥青(环氧:沥青质量比为6:4)已实现工厂化生产,是楼、地面隔离层可选用的材料。
    另外,乙烯基酯树脂和不饱和聚酯树脂类材料也有很好的耐氢氟酸性能。
    氢氟酸有独特的腐蚀特性,石英石和花岗石在硫酸、硝酸、盐酸中,皆具有优良的耐腐蚀能力,可是在氢氟酸面前就无能为力。所以,在氢氟酸腐蚀的环境下,要采用不含硅质材料的填料或骨料。重晶石(硫酸钡)由于具有耐氢氟酸腐蚀的能力,可以作为混凝土、砂浆、胶泥的骨料或填料。因此,设计者要根据腐蚀性介质的性质、地面使用等条件,扬长避短,正确选择面层材料。
5.1.2“耐酸石材”包括花岗石、石英石等,这些石材均有优良的耐蚀性及物理机械性能,工程中使用颇多,标准中统称为“耐酸石材”。
    耐酸石材的厚度范围可以从20mm到100mm,设计者可根据地面的使用情况,合理确定石材厚度。目前,由于使用机械切割,石材的表面平整度大大提高,不仅可减少砌筑胶泥的使用量,降低造价,而且能提高地面的质量。
    树脂自流平涂料在施工中有一定的流展性,干燥后没有施工痕迹。这种地面具有耐腐蚀、不积灰尘、易清洁和整体无缝等特点,常用于轻度腐蚀并有洁净要求的地面。
    树脂砂浆整体面层耐腐蚀性能优良,抗渗透性好,由于大面积无缝隙,可有效避免由于接缝造成腐蚀性介质渗漏的隐患。但树脂砂浆由于固化时收缩应力问题,一般通常厚度在10mm以下,不能做厚,否则会由于固化收缩应力过大而开裂。这次修编组对大面积无接缝、零收缩乙烯基酯树脂砂浆整体地面面层使用情况进行了调研,先后调查了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贵溪冶炼厂、白银有色集团西北铅锌冶炼厂乙烯基酯树脂砂浆地坪应用情况,通过调研走访表明,乙烯基酯树脂砂浆整体地坪在有色行业湿法冶炼车间有成功的应用案例,由于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对树脂材料进行改性,可使乙烯基酯树脂砂浆的固化收缩趋于零,消除了固化收缩应力,同时,对整体面层合理设置伸缩缝,并对伸缩缝采取严密可靠的防腐构造措施,有效地解决了树脂砂浆大面积施工及应用过程中的开裂问题,施工厚度可以做到30mm,不但有效提高了整体面层防腐蚀的可靠性,而且对承受较大荷载频繁冲击的防腐蚀地面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
    树脂玻璃鳞片胶泥的地面具有很好的抗渗性,但机械强度稍低,而且工程实例不多,所以没有列入地面面层。
5.1.3 耐酸砖的尺寸较小,一般采用挤浆铺砌法施工,不推荐结合层材料与灰缝材料不同的“勾缝”法施工。
    耐酸石材的尺寸较大,当灰缝材料为树脂胶泥时,为了节约费用,允许结合层材料采用较便宜的其他材料(如水玻璃类材料或聚合物水泥砂浆等)。
5.1.4 地面隔离层可提高地面的抗渗能力和弥补面层的不足,从整体上提高防腐蚀地面工程的可靠性。另外,也可防止渗漏液流出造成进一步的污染。
    水玻璃混凝土面层和采用水玻璃胶泥或砂浆作结合层的块材面层,由于抗渗性较差,而且钠水玻璃材料不能与混凝土直接接触,所以必须设置隔离层。
    隔离层一般采用柔性有机材料制作,常用的有聚氨酯涂层、树脂增强纤维塑料、SBS改性沥青卷材等。
5.1.5 当面层厚度小于30mm且结合层为刚性材料时,隔离层不应选用柔性的材料,否则当地面受到重力冲击时,会造成灰缝开裂。
5.1.6 由于水泥砂浆抹面容易产生裂缝、裂纹和脱层等缺陷,所以树脂砂浆、树脂混凝土和涂料等整体面层的找平层材料宜采用细石混凝土。
5.1.7 混凝土垫层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防腐蚀面层的使用效果。因此,规定室内地面的混凝土垫层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厚度不宜小于120mm;室外地面的混凝土垫层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厚度不宜小于150mm;树脂整体地面的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厚度不宜小于200mm。
    室外地面、面积较大或有大型运输工具的地面,因受温度应力和较大可变作用的影响,容易开裂变形。树脂类整体地面,由于面层材料固化收缩应力较大,对垫层的要求更高,故要求配置钢筋。
    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规定垫层宜设伸缩缝,间距宜为30m,所以本标准规定:配筋混凝土垫层应分段配筋和浇灌,每段的长度、宽度不宜大于30m,当采取有效措施时(如补偿收缩、加膨胀剂、采用纤维混凝土、设置滑动层、后浇带等)分段可适当增大(如采用纤维混凝土时可增大到45m)。
    防腐蚀地面对防裂要求很高,为了防止冻胀,凡室外土壤有冻结的地区的室外地面,均应设厚度不小于300mm的防冻层。
    树脂砂浆、树脂自流平等整体面层,常常会发生起壳现象,这与地下水的毛细渗透作用有关,由于基层表面的潮湿,使面层与基层的黏结力降低。所以要求对垫层采取防水或防潮措施。“地下水位较高”指毛细作用上升高度可达地面垫层的底部。设计时应考虑生产后地下水位可能上升的情况。
5.1.8 在预制板上直接铺设面层,极易在板缝处产生裂纹,故规定设置配筋的整浇层以保证其整体性。根据经验,配筋的整浇层能很好地保证防腐蚀地面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年限,钢筋网也可采用钢丝网片成品。
5.1.9 有腐蚀性液体作用的地面,应设有坡度,使介质迅速排除,保持地面不积液,减少腐蚀。地面坡度越大对防腐蚀越有利,但太大了也有各种缺点。根据工程调查,楼层地面坡度大于或等于1%、底层地面坡度大于或等于2%较合理。楼层地面坡度如小于1%则排水不畅,坡度太大则找坡层太厚。如生产介质中有泥砂或废渣,地面流水不畅,且厂房内无车辆行驶时,底层地面坡度也可适当加大到3%~4%。
    通常底层地面都用基土找坡,这样做最简单合理;楼层地面一般用找平层找坡,但用料较多,荷重较大;用结构找坡,材料省,荷重轻,但结构设计及施工较复杂,有条件时可采用。
    实际调查表明,排水沟及地漏均易渗漏,可对附近的结构造成明显腐蚀。为避免殃及附近的重要构件,故规定了排水沟与墙、柱边的最小距离,以及地漏中心与墙、柱、梁等结构边缘的最小距离。
    地漏是楼层地面或底层地面的重要配件。据调查,在管理不善的生产厂房中,有效而完整的地漏极少,95%以上的地漏残缺不全,使用中还有堵塞、渗漏现象,使周围的楼板受到严重腐蚀。因此地漏要选择耐腐蚀且有一定强度的材料,尺寸比普通排水地漏适当加大,在构造上要严密,防止连接处的渗漏。
5.1.10 为了防止腐蚀性液体的扩散或向下层的溢流,因此,所有的孔洞均都要设置挡水。挡水的高度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一般情况下,孔洞边缘的挡水高度为150mm,但有车辆行驶的变形缝两侧的斜坡挡水高差可为50mm,室内外交界处的挡水高度也不应太高,所以本标准不做硬性规定。
5.1.11 为了防止地面腐蚀性液体对墙、柱根部的腐蚀,地面与柱、墙交接处均需设置踢脚板,其高度应根据液体可能滴溅高度,并考虑块材的尺寸确定,不宜小于250mm。
5.1.12 钢柱、钢梯及栏杆的底部设防腐蚀的底座是为了避免地面上的腐蚀介质对钢构件的直接作用。
5.1.13 地面变形缝是防腐蚀的薄弱环节,腐蚀性介质极易在此处渗漏造成腐蚀,故必须作严密的防渗漏处理。一般在缝底设置能变形的伸缩片,其上嵌入耐腐蚀、有弹性且黏结性能好的材料。过去曾用沥青胶泥,但耐久性很差,因此不再推荐。聚氯乙烯胶泥的主要成分煤焦油,由于环保的要求,不再推荐使用。嵌缝材料可采用氯磺化聚乙烯胶泥和聚氨酯密封膏等。伸缩片也有可能接触腐蚀性介质,因此也应选用耐腐蚀的材料。
5.1.14 设备基础表面的防护层不具有作为荷载持力层的条件。设备应坐在混凝土基础上,水玻璃混凝土或环氧树脂等可以作为二次浇灌层和防腐层。
    设备基础的螺栓孔用耐腐蚀胶泥封填,是防止腐蚀介质的渗入,同时也要保证螺栓的锚固力。
5.1.15 地沟和地坑内可能有腐蚀性液体长期作用,也常有渗漏现象。为使承重结构不受腐蚀,保证安全,规定墙、柱、基础不得兼作沟、坑的侧壁和底板。
    管沟一般只有较简单的防腐措施,达不到排水沟的要求。若在排水沟内铺设管道,则管道会受腐蚀,管道的固定节点也会破坏防腐层的完整性。所以管沟不应兼作排水沟。
    排水沟和集水坑有液态介质长期作用且有泥砂等沉积需要清理,易产生机械损伤,其使用条件比地面更为恶劣,设隔离层是为了提高其抗渗性。
    排水沟采用明沟的形式是便于清理,加盖板是安全及生产操作的需要。
    地沟穿越厂房基础时,如在基础附近设缝,则介质渗漏后会腐蚀基础。沟与基础之间预留50mm的净空是为了防止厂房沉降时使地沟受力而断裂。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标准 GB/T50046-2018
微信、QQ、手机浏览器等软件扫一扫 即可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