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7.1 一般规定
7.1.1 30MW及以上风光储联合发电站应设置联合发电功率预测系统。
7.1.2 风电场、光伏电站功率预测应根据站址位置、气候特征和历史数据确定。最优预测策略宜根据预测时间尺度和实际需求,采用多种方法及模型确定。
7.1.3 电站功率预测系统应考虑检修、故障等不确定因素对电站输出功率的影响。
7.1.4 电站功率预测时间尺度分为短期和超短期,短期功率预测应能预测次日零时起72h的输出功率,时间分辨率应为15min;超短期功率预测应能预测未来0.25h~4h的输出功率,时间分辨率不应大于15min。
7.1.5 风电场、光伏电站功率预测系统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19963和《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19964的规定。
条文说明
7.1.2 不同时间尺度的预测方法有本质区别。对于0~4h的超短期预测,风电功率主要由大气运动的持续性决定,因此采用历史数据外推的方式可以得到较好的预测效果;而对于0~72h的短期预测,基础性工作是通过数值天气预报数据预测未来大气运动的规律性,否则难以得到较好的预测结果,因此数值天气预报数据是短期功率预测最主要的输入数据。
超短期功率预测方法:根据风电场历史及实时运行数据(包括功率、风速、风向等),建立历史数据与风电场未来功率的映射关系,从而实现对风电场未来较短时间的功率预测。常用的方法包括:持续预测、自回归滑动平均、卡尔曼滤波、人工神经网络、小波分析等。对于不同的风电场,这些方法的有效性和预测精度也有差异。
短期功率预测方法:通过建立数值天气预报数据与风电场输出功率的预测模型,以数值天气预报数据作为预测模型的主要输入量,实现风电场输出功率的短期预测。常用的预测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和统计方法。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7 联合发电功率预测系统
- 下一节:7.2 硬件要求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站址选择
- 5 风能、太阳能资源与电网特性分析
- 5.1 一般规定
- 5.2 风能资源分析
- 5.3 太阳能资源分析
- 5.4 风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互补特性分析
- 5.5 电网特性分析
- 6 联合发电系统
- 6.1 一般规定
- 6.2 联合发电系统配比
- 6.3 主要设备选择
- 6.4 风力发电系统
- 6.5 光伏发电系统
- 6.6 储能系统
- 6.7 联合发电站发电量计算
- 6.8 接入系统
- 7 联合发电功率预测系统
- 7.1 一般规定
- 7.2 硬件要求
- 7.3 软件要求
- 7.4 性能指标
- 8 站区布置
- 8.1 一般规定
- 8.2 建(构)筑物的布置
- 8.3 辅助生产配套设施布置
- 8.4 竖向布置
- 8.5 风力发电机布置
- 8.6 光伏方阵布置
- 8.7 储能系统布置
- 8.8 站区安全防护设施
- 9 电气
- 9.1 一般规定
- 9.2 主变压器
- 9.3 电气主接线
- 9.4 站用电系统
- 9.5 直流系统及UPS
- 9.6 配电装置
- 9.7 无功补偿装置
- 9.8 电气二次
- 9.9 过电压保护和接地
- 9.10 电缆选择与敷设
- 9.11 集电线路
- 10 建筑与结构
- 10.1 一般规定
- 10.2 联合发电站建筑
- 10.3 联合发电站结构
- 11 给水排水、暖通与空调
- 11.1 一般规定
- 11.2 给水排水
- 11.3 暖通与空调
- 12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 12.1 一般规定
- 12.2 环境保护
- 12.3 水土保持
- 13 职业安全
- 14 消防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