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消防规范网
严禁上传、处理、发送、转发涉密信息

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附录B 渗沥液产生量计算方法


B.0.1  渗沥液最大日产生量、日平均产生量及逐月平均产生量宜按下式计算,浸出系数应结合填埋场实际情况选取。

    式中:Q——渗沥液产生量(m³/d);

              I——降量(mm/d)。当计算渗沥液最大日产生量时,取历史最大日降量;当计算渗沥液日平均产生量时,取20年平均日降量;当计算渗沥液逐月平均产生量时,取20年逐月平均降雨量;

             C1——正在填埋作业单元浸出系数,宜取0.5~0.8,填埋场地区气候干旱、进场生活垃圾中有机物含量低、生活垃圾降解程度低及埋深小时宜取值;填埋场地区气候湿润、进场生活垃圾中有机物含量高、生活垃圾降解程度高及埋深大时宜取值。

          A1——正在填埋作业区汇水面积(㎡);

         C2——已中间覆盖区浸出系数。当采用膜覆盖时宜取(0.2~0.3)C1生活垃圾降解程度低或埋深小时宜取低值,生活垃圾降解程度高或埋深大时宜取高值;当采用土覆盖时宜取(0.4~0.6)C1,覆盖材料渗透系数较小、整体密封性好、生活垃圾降解程度低及埋深小时宜取低值,覆盖材料渗透系数较大、整体密封性较差、生活垃圾降解程度高及埋深大时宜取高值;

         A2——已中间覆盖区汇水面积(㎡);

         C3——已终场覆盖区浸出系数,宜取0.1~0.2,覆盖材料渗透系数较小、整体密封性好、生活垃圾降解程度低及埋深小时宜取低值,覆盖材料渗透系数较大、整体密封性较差、生活垃圾降解程度高及埋深大时宜取高值

         A3——已终场覆盖区汇水面积(㎡);

        Md——计算周期内日平均填埋量(t/d),新建填埋场应根据本标准第5.2.2条确定,运行中的填埋场应根据填埋物进入填埋场的计量统计量确定;

       Wc——垃圾初始含水率(%),宜根据当地或类似填埋场的测试数据选取,无测试数据时,可按表B.0.1-1执行;
       注:垃圾无机物含量≥30%或经转运脱水时取低值,
       Fc——完全降解垃圾田间持水量(%),宜根据当地或类似填埋场的测试数据选取,无测试数据时,可按表B.0.1-2执行:
       注:垃圾降解程度高时取低值。
       ρw——水的密度(t/m³)。

B.0.2  当A1、A2、A3随不同填埋时期取不同值,A1、A2、A3的取值使得Q最大。

B.0.3  当生活管理区污水纳入渗沥液处理设施时,渗沥液设计处理规模宜在产生量基础上乘以适当系数。

查找 上节 下节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标准 GB/T50869-2013(2025年版)
微信、QQ、手机浏览器等软件扫一扫 即可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