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4 建筑构造
1.4.1 如何确定凸窗侧边间的防火间距?
答:突出墙面不大于0.7m的凸窗可整体视为单向外窗,不考虑其相对侧边间的水平间距要求;突出墙面大于0.7m的凸窗应考虑侧边间距。
1.4.2 住宅建筑的敞开式外廊及与其连通的天井有什么防火要求?
答: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对住宅建筑通过与敞开式外廊相连通的天井解决厨房等采光、通风问题没有明确规定,结合我省规划部门的相关规定,为避免此类天井排烟不畅,应按图1.4.2(A≥2.0 m,B≥A且≥2.5m,C≤A /3)设计。敞开式外廊两侧的栏杆,除底部设置高度100mm的反口外,应采用通透式栏杆。
1.4.3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2017第4.0.8条对无窗房间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做了较严格的规定,房间内安装了能够被击破的窗户、外部人员可通过该窗观察到房间内部情况,该房间是否可不认定为无窗房间?
答:可以。电影院的观众厅、剧场、宴会厅、会议厅、展览厅及多功能厅等类似高大的室内空间场所及汽车库也可不按无窗房间确定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
1.4.4 楼梯间、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及合用前室的窗户与敞开式外走廊边缘的间距是否不应小于1.0m?
答:不需要(图1.4.4)。
1.4.5 疏散楼梯间在首层直通室外的门或建筑首层扩大封闭楼梯间、扩大前室的门(首层门厅大门),与相邻门、窗、洞口水平距离是否不应小于1.0m?
答:不应小于1.0m,但当一侧为乙级防火门、窗时不限。
1.4.6 住宅建筑同一户内共享空间的外墙上、下层之间是否需要设置1.20m的窗槛墙?
答:不需要。
1.4.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第6.1.3条“……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m;采取设置乙级防火窗等防止火灾水平蔓延的措施时,该距离不限。”此处是要求两侧的门、窗、洞口均设置乙级防火门窗还是单侧设置即可?
答:任一侧采用固定或火灾时可自动关闭的乙级防火门、窗即可。
1.4.8 住宅入户门之间水平距离是否要控制不小于1.0m?
答:不需要。
1.4.9 地下室出地面通风洞口与地面部分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距离有规定吗?
答:应符合不同防火分区之间的外墙上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和不同楼层上、下层开口之间实体窗槛墙高度要求。
当地下室用房或设备管道,通过通风井道连接其地面通风洞口时(地下室排烟井道除外,图1.4.9-1),可将分隔地下室用房与通风井道之间的墙体做为地下室外墙,相应间距可计算至上述地下室外墙上的洞口;当地下室用房或设备管道直接与地下室出地面通风洞口相连通时(图1.4.9-2),则应将该地面通风洞口所处墙体作为地下室外墙。
答:突出墙面不大于0.7m的凸窗可整体视为单向外窗,不考虑其相对侧边间的水平间距要求;突出墙面大于0.7m的凸窗应考虑侧边间距。
1.4.2 住宅建筑的敞开式外廊及与其连通的天井有什么防火要求?
答: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对住宅建筑通过与敞开式外廊相连通的天井解决厨房等采光、通风问题没有明确规定,结合我省规划部门的相关规定,为避免此类天井排烟不畅,应按图1.4.2(A≥2.0 m,B≥A且≥2.5m,C≤A /3)设计。敞开式外廊两侧的栏杆,除底部设置高度100mm的反口外,应采用通透式栏杆。

答:可以。电影院的观众厅、剧场、宴会厅、会议厅、展览厅及多功能厅等类似高大的室内空间场所及汽车库也可不按无窗房间确定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
1.4.4 楼梯间、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及合用前室的窗户与敞开式外走廊边缘的间距是否不应小于1.0m?
答:不需要(图1.4.4)。

答:不应小于1.0m,但当一侧为乙级防火门、窗时不限。
1.4.6 住宅建筑同一户内共享空间的外墙上、下层之间是否需要设置1.20m的窗槛墙?
答:不需要。
1.4.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第6.1.3条“……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m;采取设置乙级防火窗等防止火灾水平蔓延的措施时,该距离不限。”此处是要求两侧的门、窗、洞口均设置乙级防火门窗还是单侧设置即可?
答:任一侧采用固定或火灾时可自动关闭的乙级防火门、窗即可。
1.4.8 住宅入户门之间水平距离是否要控制不小于1.0m?
答:不需要。
1.4.9 地下室出地面通风洞口与地面部分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距离有规定吗?
答:应符合不同防火分区之间的外墙上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和不同楼层上、下层开口之间实体窗槛墙高度要求。
当地下室用房或设备管道,通过通风井道连接其地面通风洞口时(地下室排烟井道除外,图1.4.9-1),可将分隔地下室用房与通风井道之间的墙体做为地下室外墙,相应间距可计算至上述地下室外墙上的洞口;当地下室用房或设备管道直接与地下室出地面通风洞口相连通时(图1.4.9-2),则应将该地面通风洞口所处墙体作为地下室外墙。

查找
上节
下节
返回
顶部
顶部
- 上一节:1.3 安全疏散
- 下一节:1.5 灭火救援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