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9.4 地面防冻
9.4.1 冷间地面的防冻方式应根据库房布置、工程造价、运行能耗、维护管理等方面的要求,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合理选定。
9.4.2 采用自然通风的地面防冻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自然通风管两端应直通,并应坡向室外。直通管段总长度不宜大于30m,其穿越冷间地面下的长度不宜大于24m。
2 自然通风管管径宜采用内径250mm或300mm的水泥管,管中心距离不宜大于1.2m,管口的管底宜高出室外地面150mm,管口应加网栅。
3 自然通风管的布置宜与当地的夏季最大频率风向平行。
9.4.3 采用机械通风的地面防冻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机械通风的支风道管径宜采用内径250mm或300mm的水泥管,管中心距离可按1.5m~2.0m等距布置,管内风速应均匀,不宜小于1m/s;
2 机械通风的主风道断面尺寸不宜小于0.8m×1.2m(宽×高);
3 供暖地区机械通风的送风温度宜取10℃,排风温度宜取5℃;
4 供暖地区机械通风地面防冻加热负荷和机械通风送风量应按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进行计算。
9.4.4 架空式的地面防冻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架空式地面的进出风口底面高出室外地面不应小于150mm,进出风口应设格栅;
2 架空式地面的架空层净高不宜小于1m;
3 架空式地面的进风口宜面向当地夏季最大频率风向。
9.4.5 采用不冻液为热媒的加热管的地面防冻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供液温度不宜高于10℃;
2 管内液体流速不宜小于0.25m/s;
3 加热管应设在冷间地面隔热层下的混凝板土板或垫层内;
4 加热管每一环路应设置流量调节和流量监测装置;
5 加热层应设置温度监测装置,温度测点不应少于2处。
9.4.6 当地面加热层的热源采用制冷系统的废热时,制冷系统同期运行产生的最小废热值应能满足地面加热负荷的需要。
条文说明
9.4.2 本条对自然通风的地面防冻设计提出了基本要求。
1 根据已建成冷库的实践经验,体积在2250m³(500t)以下的冷库大多采用自然通风管地面防冻的方法。穿越冷间的通风管长度为24m,加上站台宽6m,每根通风管总长度为30m。使用情况表明,只要管路畅通,此种直通管自然通风的地面防冻方式是安全可靠的。
2 自然通风的地面防冻方式主要在室外中、小型冷库中使用,一次性投资低,不需要运行费用,其防冻的安全性主要与冷间温度、保温材料性能及其厚度、通风管直径及其间距、通风口朝向和室外风速有关。我国地域辽阔,室外气象参数差异很大,限定每根通风管总长度不大于30m是根据已建冷库的实践经验而定的。
3 地面采用自然通风的方式防冻,应保证通风管通畅,避免被杂物堵塞,否则会造成地面局部冻鼓。因此,在进出风口处应设置网栅,并应经常清理,以防污物堵塞。
9.4.3 本条对机械通风的地面防冻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
(1)没有自然通风条件或自然通风条件较差和冷间面积较大、通风管长度大于30m时,采用机械通风地面防冻措施虽然运行费用稍高,但运行安全可靠。
为了保证传热效果,本标准规定支管风速不宜小于1m/s,以避免因风速减小而使表面传热系数下降过多,从而导致传热效果变差。总风道尺寸定为不宜小于0.8m×1.2m,目的是便于人员进入调整和检查,有利于保证各支风道布风均匀。
(2)供暖地区的机械通风地面防冻设施强调设置空气加热装置,在整个供暖季节甚至过渡季都要每天定时运转。
9.4.4 架空式地面自然通风防冻方式具有效果好、维护简单等优点,受到各类冷库建设单位的普遍欢迎,尤其是多层冷库。经调查,该方式在东北地区的冷库中也大量采用。东北地区在某些寒冷气候条件下,只要不使架空层内土壤冻结到基础埋深以下,等到来年气温升高的季节就能使已冻结的土壤融化解冻,就不会发生由于土壤冻结过深造成柱基础冻鼓、结构破坏的现象。但在某些特别严寒或寒冷季节时间很长的地方,则要另行考虑。调查发现,冷库架空层内湿度很大,尤其是夏季,混凝土楼板产生结露。有的冷库架空层楼板的保护层剥落,甚至产生钢筋暴露锈蚀的现象。
因此应重视架空层内的通风问题。如果冷库架空地面下架空高度过小,进风口面积小,通风不畅,无排水沟,内存积水,则均会影响使用效果。
9.4.5 不冻液可采用乙二醇水溶液或丙二醇水溶液。液体加热设备布置较灵活,运行和管理也方便。设置流量调节、流量和温度监测装置,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系统调试及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9.4.6 当地面加热层的热源采用制冷系统的废热时,要以制冷系统运行产生的最小废热为计算依据,否则地面加热系统就会出现加热量不足的可能,影响使用。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建筑
- 4.1 库址选择与总平面布置
- 4.2 库房的布置
- 4.3 库房的保温隔热
- 4.4 库房的防潮隔汽
- 4.5 库房的构造要求
- 4.6 制冷机房、变配电所和控制室
- 5 结构
- 5.1 一般规定
- 5.2 荷载
- 5.3 材料
- 5.4 防护及涂装
- 6 制冷
- 6.1 一般规定
- 6.2 负荷计算
- 6.3 制冷系统与设备选择
- 6.4 制冷设备布置
- 6.5 制冷管道
- 6.6 制冷管道和设备的保冷、保温和防腐
- 6.7 制冷系统安全与监控
- 6.8 制冷系统自动检测与控制
- 7 电气
- 7.1 供配电
- 7.2 制冷机房
- 7.3 库房
- 7.4 制冷剂泄漏探测报警系统
- 8 给水排水
- 8.1 一般规定
- 8.2 给水
- 8.3 排水
- 8.4 消防给水与安全防护
- 9 供暖、通风、空调和地面防冻
- 9.1 一般规定
- 9.2 供暖与空调
- 9.3 通风
- 9.4 地面防冻
- 9.5 防烟与排烟
- 附录A 供暖地区机械通风地面防冻加热负荷和机械通风送风量计算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