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3.2 管网参数监测与控制
13.2.1 热水管网在热源与供热管网分界处的参数监测及记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监测并记录供水压力、回水压力、供水温度、回水温度、供水流量、回水流量、热功率和累计热量以及热源处供热管网补水的瞬时流量、累计流量、温度和压力;
2 供回水压力、温度和流量应采用记录仪表连续记录瞬时值,其他参数应定时记录。
13.2.7 设有中继泵的供热系统的中继泵与中继泵、中继泵与热源循环泵应连锁控制。2 供回水压力、温度和流量应采用记录仪表连续记录瞬时值,其他参数应定时记录。
13.2.2 蒸汽管网在热源与供热管网分界处的参数监测及记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检测并记录供汽压力、供汽温度、供汽瞬时流量和累计流量(热量)、返回热源的凝结水温度、压力、瞬时流量和累计流量;
2 供汽压力和温度、供汽瞬时流量应采用记录仪表连续记录瞬时值,其他参数应定时记录。
13.2.3 供热介质流量的监测应包括压力和温度补偿。流量监测仪表应适应不同季节流量的变化,必要时应设置适应不同季节负荷的两套仪表。
13.2.4 用于供热企业与热源企业进行贸易结算的流量仪表的系统准确度:热水流量仪表不应低于1%,蒸汽流量仪表不应低于2%。
13.2.5 热源的调速循环水泵应采用自动或手动控制水泵转速的方式运行,维持管网最不利资用压头为给定值。多热源联网运行时,基本热源的循环泵转速应保持基本热源满负荷运行,调峰热源的循环泵转速应满足供热管网最不利资用压头。
13.2.6 循环泵的入口和出口应设置超压监控连锁装置。
13.2.5 热源的调速循环水泵应采用自动或手动控制水泵转速的方式运行,维持管网最不利资用压头为给定值。多热源联网运行时,基本热源的循环泵转速应保持基本热源满负荷运行,调峰热源的循环泵转速应满足供热管网最不利资用压头。
13.2.6 循环泵的入口和出口应设置超压监控连锁装置。
13.2.8 供热管网干线的分段阀门处、除污器的前后以及重要分支节点处,应设置压力检测点。监控系统应实时监测供热管网干线运行的压力工况。
13.2.9 在建筑热力入口处宜监测供回水压力及温度。
13.2.10 当公共建筑室内系统间歇运行时,在建筑物热力入口应设置自动启停控制装置,并应按预定时间分区分时控制。
条文说明
13.2.1、13.2.2 这两条是对热源与供热管网分界处供热参数的监测内容和检测要求。热源温度、压力及流量参数是供热管网运行工况的基本数据,不仅要显示和定时记录,而且应连续记录以备核查、分析使用。
13.2.3、13.2.4 流量、热量不仅是供热系统重要的运行参数,还是供热管网与热源间热能贸易结算的依据,应尽可能提高监测的精确度。本标准规定系统准确度,热水流量仪表不应低于1%,蒸汽流量仪表不应低于2%。典型流量计及流量积算仪检定标准对准确度等级范围见表6。
13.2.5 热源调速循环泵根据管网最不利资用压头控制泵转速的方式运行,使资用压头满足最不利用户正常用热的需要,这种控制方式可最大限度地节约水泵能耗。在多热源联网运行时,基本热源循环泵的控制转速应使基本热源保持满负荷运行,同时调峰热源的循环泵按满足供热管网最不利用户资用压头的方式进行控制,调峰热源可自动调整负荷。
13.2.6 循环水泵入口和出口的超压监控连锁装置是降低非正常操作产生压力瞬变的有效保护措施之一。
13.2.7 本条规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供热管网正常运行。热水管网一般将循环泵设在热源处,中继泵设在管网中部,需要循环泵和中继泵同时运行保持管网设计水力工况,任何一处水泵调整运行参数或停止运行都会引起水力工况的变化,甚至造成系统超压、汽化或水击等事故。为了保证供热系统安全运行,各处水泵之间必须协同控制。中继泵与热源循环泵的连锁控制,包括运行调节和事故控制。在进行管网水力分析时,除按设计工况确定循环泵和中继泵的流量、扬程等参数外,还需要确定以下控制方案:
13.2.3、13.2.4 流量、热量不仅是供热系统重要的运行参数,还是供热管网与热源间热能贸易结算的依据,应尽可能提高监测的精确度。本标准规定系统准确度,热水流量仪表不应低于1%,蒸汽流量仪表不应低于2%。典型流量计及流量积算仪检定标准对准确度等级范围见表6。
表6流量仪表准确度等级
13.2.6 循环水泵入口和出口的超压监控连锁装置是降低非正常操作产生压力瞬变的有效保护措施之一。
13.2.7 本条规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供热管网正常运行。热水管网一般将循环泵设在热源处,中继泵设在管网中部,需要循环泵和中继泵同时运行保持管网设计水力工况,任何一处水泵调整运行参数或停止运行都会引起水力工况的变化,甚至造成系统超压、汽化或水击等事故。为了保证供热系统安全运行,各处水泵之间必须协同控制。中继泵与热源循环泵的连锁控制,包括运行调节和事故控制。在进行管网水力分析时,除按设计工况确定循环泵和中继泵的流量、扬程等参数外,还需要确定以下控制方案:
1)非设计工况(热负荷减少)循环泵和中继泵按一定比例同时调整转数;
2)多热源联网系统只有部分热源运行时循环泵和中继泵转数控制;
3)热源故障停止运行时循环泵和中继泵连锁控制:
4)循环泵或中继泵故障停止运行时的连锁控制;
5)管网其他故障时的连锁控制。
13.2.8 供热管网干线的压力监测数据是绘制管网实际运行水压图的基础资料,是分析管网实际运行水力工况十分重要的数据。计算机监控系统应实时监测管网压力,甚至自动显示水压图是理想的监测方式。
13.2.9 有条件时,热力入口设置调控及监测装置有利于优化系统运行。
13.2.10 很多公共建筑可以采用分时段供热,可在热力入口安装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应具备按预定时间进行自动启停的功能,根据建筑使用规律设置供热时间和供热温度。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13.1 一般规定
- 下一节:13.3 中继泵站参数监测与控制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耗热量
- 3.1 热负荷
- 3.2 年耗热量
- 4 供热介质
- 4.1 介质选择
- 4.2 介质参数
- 4.3 水质
- 5 管网形式
- 6 供热调节
- 7 水力计算
- 7.1 一般规定
- 7.2 设计流量
- 7.3 计算参数
- 7.4 压力工况
- 7.5 水泵选择
- 8 管网布置与敷设
- 8.1 管网布置
- 8.2 管道敷设
- 8.3 管道材料及连接
- 8.4 热补偿
- 8.5 附件与设施
- 9 管道应力和作用力计算
- 10 厂站
- 10.1 一般规定
- 10.2 中继泵站
- 10.3 热水热力站和隔压站
- 10.4 蒸汽热力站
- 11 保温与防腐
- 11.1 一般规定
- 11.2 保温计算
- 11.3 保温结构
- 11.4 防腐
- 12 供配电与照明
- 12.1 一般规定
- 12.2 供配电
- 12.3 照明
- 13 热工监测与控制
- 13.1 一般规定
- 13.2 管网参数监测与控制
- 13.3 中继泵站参数监测与控制
- 13.4 热力站和隔压站参数监测与控制
- 13.5 管网监控系统
- 附录A 供热管网与建(构)筑物及其他管线的距离
- 附录B 地上敷设或管沟敷设钢质管道应力验算
- 附录C 供热管道保温计算
- C.1 架空敷设管道保温计算
- C.2 管沟敷设管道保温计算
- C.3 直埋敷设管道保温计算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