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消防规范网

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3.5 微生物控制


3.5.1 开式循环冷却水微生物控制宜以氧化型杀生剂为主,非氧化型杀生剂为辅,杀生剂的品种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3.5.2 开式系统的氧化型杀生剂宜采用次氯酸钠、液氯、有机氯、无机溴化物等,投加方式及投加量宜符合下列规定:
    1 次氯酸钠或液氯宜采用连续投加,也可采用冲击投加。连续投加时,宜控制循环冷却水中余氯为0.1mg/L~0.5mg/L;冲击投加时,宜每天投加1次~3次,每次投加时间宜控制水中余氯0.5mg/L~1.0mg/L,保持2h~3h;
    2 无机溴化物宜经现场活化后连续投加,循环冷却水的余溴浓度宜为0.2mg/L~0.5mg/L(以Br2计)。
3.5.3 非氧化型杀生剂宜选用高效、低毒、广谱、pH值适用范围宽、与阻垢剂和缓蚀剂不相互干扰、易于降解、使生物黏泥易于剥离等性能。非氧化型杀生剂宜选择多种交替使用。
3.5.4 闭式系统宜定期投加非氧化型杀生剂。
3.5.5 炼钢真空处理和高炉、转炉煤气清洗的直冷循环冷却水可不投加杀生剂。
3.5.6 氧化型杀生剂连续投加时,加药设备能力应满足冲击加药量的要求,加药量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Go一氧化型杀生剂加药量(kg/h);
           go一每升循环冷却水氧化型杀生剂加药量(mg/L),卤素杀生剂连续投加宜取0.2mg/L~0.5mg/L,冲击投加宜取2mg/L一4mg/L,以有效氯计。
3.5.7 非氧化型杀生剂宜根据微生物监测数据不定期投加。

条文说明
3.5.1 国内绝大多数循环冷却水装置的微生物控制都是按照以氧化型杀生剂为主,非氧化型杀生剂为辅的原则进行操作管理,其效果是很成功的,虽然有的装置只用氧化型杀生剂也获得了不错的效果,但这只是个例,并且需要具备水质和环境良好的条件。
3.5.2 关于液氯,这是国内最常用的氧化型杀生剂,它具有效果好、价格便宜等优点,受到用户的普遍欢迎,但液氯是剧毒气体,国内在用于循环冷却水处理过程中,虽未发生过重大的事故,但时时受到潜在的威胁。在液氯生产、运输各环节发生过爆炸、泄漏重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北京市政府出于安全考虑,已提出禁用液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也规定了禁用液氯。按照以人为本和安全生产的原则,液氯也应当逐渐淡出循环冷却水处理行业,转而应用更加安全的氧化型杀生剂。溴和溴化物用作杀生剂比氯及次氯酸盐有明显的优点,杀生速度快,对金属腐蚀低,排放无污染,挥发性低,而且当水中有氨存在时,溴耗并不增加;但是由于价格较贵,限制了大范围的使用。目前,国内有的工厂采用以氯为主,辅以溴杀生剂,效果很好,费用也比较经济。无机溴化物的活化,通常采用NaCIO,纯品比例为NaBr:NaClO=1:1~1:4,连续投加,投加量为0.2mg/L~0.5mg/L(以Br2计),每天维持4h即可,其余时间保持余氯为0.3mg/L~0.5mg/L.
3.5.3 非氧化型杀生剂的投加次数应根据季节和循环冷却水中异养菌数量、冷却系统黏泥附着程度而定,一般气温高的季节每月投加2次,气温低的季节如冬季每月投加1次;当异养菌数量较高或黏泥附着程度较严重时,不论季节气温高低,每月均需投加2次。非氧化性杀生剂的投加方式:根据计算用量一次性投放在水池水流速度较高处。为避免菌藻产生抗药性,宜选择多品种交替使用。
3.5.5 本条中所列各生产装置,在直冷过程中,由于被冷却的工艺物料温度很高,已起到杀生作用。
3.5.6 本条中的氧化型杀生剂的加药量,为工厂实际运行的调查数据,实践中可调整。现实操作中氧化型杀生剂液氯的投加方式是连续和冲击并存,根据调查结果,某厂原先采用的是冲击投加,后来改为连续投加,杀菌效果比冲击投加稳定,而且液氯耗量也不增加。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GB/T50050-2017
微信、QQ、手机浏览器等软件扫一扫 即可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