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消防规范网

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6.4 调蓄池和隧道调蓄工程


Ⅰ 运行监测
6.4.1 调蓄池和隧道调蓄工程的运行,宜根据调蓄功能、降雨情况、排水系统的运行情况和河道水位等因素确定。
6.4.2 调蓄池和隧道调蓄工程的运行模式可分为进水模式、放空模式和清淤冲洗模式等。
6.4.3 进水模式宜采用重力进水,当采用水泵进水时,应结合泵站工艺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进水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调蓄池为机械排风时,应开启风机;
    2 应记录进水起止时间、前池水位、调蓄水位和流量;
    3 应记录溢流起止时间、前池水位和流量;
    4 应记录水泵开启台数、电流、运行时长;
    5 上述记录曲线宜在自动化控制平台界面实时显示。
6.4.4 放空模式应考虑调蓄池、隧道调蓄工程和下游排水管渠或受纳水体的高程关系,采用重力结合水泵排空模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在下游管渠具有输送能力时进行;
    2 放空时间应结合下游管渠的排水能力和雨水综合利用设施的排放效率确定;
    3 调蓄池和隧道调蓄工程应及时放空到最低水位并开启机械通风;
    4 应记录排空泵开启台数、电流、运行时长和调蓄池、隧道调蓄工程放空前后水位。
6.4.5 清淤冲洗模式应结合调蓄池和隧道调蓄工程的池型设计、节能、操作便捷等因素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清淤冲洗宜在调蓄池和隧道调蓄工程放空后的降雨间歇日进行,并应做好记录;
    2 采用人工清淤冲洗时,应通风透气,并应进行有毒、有害和爆炸性气体实时监测,下池操作人员应配备防护装置;
    3 采用水力设备时,冲洗频率宜根据冲洗方式和使用频率确定。采用自冲洗设备时,每次使用后应及时进行清淤冲洗;采用其他设备时,冲洗频率汛期每月宜大于两次,非汛期可适当延长;
    4 调蓄池和隧道调蓄工程长时间未使用或未彻底放空,清淤冲洗前,应进行有毒、有害、爆炸性气体监测;
    5 采用机械清淤冲洗时,应采用操作便捷、故障率低、冲洗效果好、抗腐蚀的设备。
6.4.6 应在调蓄工程重要节点位置设置水质水量监测点。
6.4.7 通风换气设备的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通风系统应简单可靠、风流稳定、易于控制管理、耐腐蚀;
    2 自动监测报警系统应连续监测,并应根据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自动启动相关的通风换气设备;
    3 作业人员下井前,应开启通风除臭设备,达到国家现行安全标准方可下井作业。
6.4.8 除臭设备的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物理法除臭应定期更换吸附介质;
    2 离子法除臭不得损害作业人员的健康;
    3 喷淋法除臭应对相关设施设备和控制系统采取防腐措施。
Ⅱ 检查维护
6.4.9 检查和维护保养应包括进出水水泵、闸门、自动化控制系统、水质水量监测系统、气体自动监测、除臭设备等设施设备,并应做好检查维护记录,对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应定期进行检查和校验,并应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进行强制检定。
6.4.10 出水直排水体的隧道调蓄工程,应加强潮门和排放口的检查和保养,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保持潮门闭合紧密,启闭灵活;吊臂、吊环、螺栓无缺损;潮门前无积泥、无杂物;汛期潮门检查每月应大于一次;拷铲、油漆、注油润滑、更换零件等重点保养应每年一次;
    2 应定期巡视排放口,及时维护,排放口附近不得堆物、搭建、倾倒垃圾等;排放口挡墙、护坡和跌水消能设备应保持结构完好,发现裂缝、倾斜等损坏现象应及时修理;对埋深低于河滩的排放口,应在每年枯水期进行疏浚;当排放口管底高于河滩1m以上时,应根据冲刷情况采取阶梯跌水等消能措施。
6.4.11 应建立故障排除和管理制度,具有在突发事件情况下保障调蓄池和隧道调蓄工程基本功能的应急处置措施和管理制度,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建立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排除和管理制度;
    2 应制定断电情况下的备用电源应急预案;
    3 应制定调蓄池和隧道调蓄工程超负荷进水情况下,溢流口、出水管道闸门、放空泵的应急运行方案。
6.4.12 应做好调蓄池和隧道调蓄工程的检查和维护记录。
Ⅲ 生产安全
6.4.13 恶劣天气条件下,不得在任何进水口或检查井进行工作。
6.4.14 进入调蓄池和隧道调蓄工程进行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进入密闭空间前,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2 进入密闭空间作业的单位应取得作业许可,作业许可应注明工作环境和允许作业时间,同时还应列明安全注意事项和应配备的安全保护工具;
    3 作业中所使用的工具应安全可靠、保养到位,作业所需安全器具应穿戴正确;
    4 进入密闭空间前应对进水口和集水井的水进行分流;
    5 通风设备应运行正常,并应利用空气/氧气分析设备确定作业空间内已完全通风;
    6 应有应对雨污水进入的安全防范措施;
    7 作业开始前,应确定空间内作业人员和地面监控人员,双方应理解对方手势。应在密闭空间和地面监控人员之间建立沟通渠道,地面监控人员应监控作业过程,并应与空间内工作人员保持联系。
6.4.15 人工作业前应进行作业安全风险评估,并采取安全措施。风险评估应由具有专业知识和相关经验,并且熟知风险评估和相关安全规范的人员来执行。风险评估人员应在评估记录表上签名,确认已审核风险评估报告并对此报告负责。
6.4.16 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抢险预案,组织抢险救援,减少事故损失。

条文说明
Ⅰ 运行监测
6.4.1 排水系统的运行情况是指在强降雨条件下,排水管渠和泵站运行水位等情况。河道水位情况是指降雨期间各河道受降雨影响,水位的变化情况。
6.4.2 调蓄池和隧道调蓄工程的运行模式应根据设计的功能确定,一般包括进水模式、放空模式和清淤冲洗模式,其中隧道调蓄工程的进水模式一般还可分为削减峰值流量和控制径流污染两类。
6.4.3 采用机械排风的调蓄池,在进水时,应及时开启风机,以保持池内压力平衡,保障调蓄池进水顺畅。
    重力进水模式避免了因设备故障导致的进水问题,同时节约了设备购置、维护、改造和运行等大量费用,符合节能环保理念。如上海市苏州河沿岸建设的5座调蓄池,其中江苏路调蓄池、新昌平调蓄池、梦清园调蓄池和芙蓉江调蓄池采用重力自流进水模式,实际运行情况验证了重力进水模式的优势。
    隧道调蓄工程在进水控制中应避免雨污水高速跌落对竖向跌落井井壁和井底的冲刷和冲击。
6.4.4 受下游排放条件限制,调蓄池和隧道调蓄工程宜在下游排水管渠或下游河道水位允许的情况下及时开启放空模式,为避免因放空不及时或放空不彻底造成调蓄池和隧道调蓄工程不能连续使用,甚至造成有毒有害气体集聚而产生爆炸风险,本规范规定调蓄池和隧道调蓄工程应及时放空并在放空时开启机械通风。为提高放空效率,采用重力放空时,应记录放空时间和调蓄设施放空前后的水位,确定合理的开启水泵排空模式的水位。
6.4.5 清淤冲洗模式宜采用机械作业。应确保地下空间内通风透气,并进行有毒有害气体的实时监测,对下井操作配备防护装置,并保持地面与井下通信畅通;机械设备需选择性能好、操作便捷、故障率低、冲洗效果好、抗腐蚀、易被起吊的设备。清淤冲洗水源宜采用调蓄雨水。
6.4.6 为优化运行管理和后期水安全与水环境评估积累历史资料,应在调蓄工程进水处(如格栅前的集水井或进水渠道)、出水处(如出水管或出水井)等重要节点,设置水质水量监测点。水质监测主要包括人工分析和在线监测两种,监测项目主要包括悬浮物(SS)、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NH4+—N)等指标。调蓄水量的计量和记录,可采用流量计和泵排相结合的方式。
Ⅱ 检查维护
6.4.9 调蓄池和隧道调蓄工程运行环境对相关设施设备易造成腐蚀和故障,对进出水水泵、闸门、自动化控制系统、水质水量监测系统、气体自动监测、除臭设备等核心设施设备进行维护和记录,可保障调蓄设施正常运行。
    调蓄池和隧道调蓄工程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报警器等强检器具,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计量监督部门按其检测周期进行校验和检定,并应按相关规定执行。
6.4.11 调蓄池和隧道调蓄工程机电设备能否正常运行,或能否发挥应有的效能,除设备本身的性能因素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是否对设备正确使用和良好维护。所以,应建立健全相关机制,保证调蓄池和隧道调蓄工程机电设备能得到良好的维护和保养。
    在停电、调蓄池和隧道调蓄工程超负荷进水等突发事件的情况下,如果调蓄池和隧道调蓄工程不能发挥其作用,可能使局势更加恶化。所以调蓄池和隧道调蓄工程运行和管理单位应根据情况,制定突发事件情况下保障调蓄池和隧道调蓄工程基本功能的应急措施和相应的预案执行程序。
6.4.12 调蓄池和隧道调蓄工程维护记录内容应包括检查记录、维修记录和事故处理记录等文字记录和计算机文档记录。
Ⅲ 生产安全
6.4.13 由于在地下结构或管渠等密闭空间中工作具有较大的潜在危险性,因此在雷暴雨预警、洪水预警、台风预警、塌方预警等预警信息发出后,作业人员不得进入地下密闭空间进行工作,以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6.4.14 作业所需的安全器具包括安全背带、安全绳、气体/氧气分析设备、呼吸器、手套、面罩和防护服等。进入调蓄池和隧道调蓄工程等密闭空间的作业人员应身着呼吸装置,其身体状况需经医生认定许可。同时,作业人员还应接受相应的培训和训练,学习如何正确穿戴呼吸装置;使用呼吸仪器前应注意气压仪的读数,确保氧气瓶在使用前有足够的氧气。
6.4.15 施工责任人应事先评估所有人工作业的安全风险,并尽量避免实施有危害的人工作业。如果不能避免,则施工责任人需进一步评估,并通过机械辅助或多人协作来减少受伤概率。
6.4.16 在紧急事故中,应保持冷静,及时启动应急抢险预案。在气体事故中,应保持冷静,启动警报,通知负责人并呼叫专业救助。执勤人员不可进入密闭空间救援。没有呼吸装置不可进入事故区域。当发生火灾,应保持冷静,启动警报。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城镇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 GB51174-2017
微信、QQ、手机浏览器等软件扫一扫 即可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