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5.2 水平向设计地震动参数
5.2.1 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amaxⅡ应按现行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中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值和表5.2.1-1采用;场地设计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Tg应根据场地类别和现行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中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分区按表5.2.1-2采用;场地设计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动力放大系数最大值βm应取2.5。
表5.2.1-1 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amaxⅡ
表5.2.1-2 设计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Tg(s)
5.2.2 除Ⅱ类外的其他类别工程场地地表水平向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amax应取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amaxⅡ乘以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调整系数Гa;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调整系数Гa应根据场地类别和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amaxⅡ按表5.2.2采用。
表5.2.2 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调整系数Гa
注: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调整系数Гa可按表中所给值分段线性插值确定。
5.2.3 当结构自振周期小于6.0s时,场地地表水平向设计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图5.2.3)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结构阻尼比ξ为0.05时,η和γ取值1.0;
2 当阻尼比不等于0.05时,加速度反应谱曲线的阻尼调整系数和形状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且η当计算值小于0.55时应取值0.55:
1)下降段的衰减指数应按下式确定:
图5.2.3 设计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曲线Sa(T)
2)阻尼调整系数应按下式确定:
5.2.4 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动峰值位移umaxⅡ应按表5.2.4-1采用,其他类别工程场地地表水平向设计地震动峰值位移umax应取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动峰值位移umaxⅡ乘以场地地震动峰值位移调整系数Гu的值;场地地震动峰值位移调整系数Гu应根据场地类别和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动峰值位移umaxⅡ按表5.2.4-2采用。
表5.2.4-1 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动峰值位移umaxⅡ(m)
表5.2.4-2 场地地震动峰值位移调整系数Гu
注:场地地震动峰值位移调整系数Гu可按表中所给值分段线性插值确定。
5.2.1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对于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根据现行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确定的情况,所能直接确定的只是场地设计地震动E2地震作用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需要进一步利用表5.2.1-1来确定E1地震作用和E3地震作用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表5.2.1-1中数值参考了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规定。根据场地类别对设计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进行调整。
5.2.2 地震动观测数据及有关研究表明,同一地震中不同场地类别的场地地表地震动的放大系数有明显差异。同一场地在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影响程度不同,导致其地震动特性,包括峰值加速度和位移改变程度不同。本规范考虑了以上因素,采用了场地类别和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双参数的场地地震动参数调整方法,根据场地类别和Ⅱ类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不同选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调整系数Гa(表5.2.2)对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进行调整。场地地震动参数调整方法参考现行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
5.2.3 随着数字化强震动观测仪器的发展和推广应用,目前已能得到较可靠的地震动长周期成分;同时,对长周期结构动力特性的研究也逐步深入。对于加速度反应谱衰减段,如直接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中5Tg~6.0s区段的衰减关系向后延伸,则会造成6.0s附近的反应谱值过高,对具有较长自振周期的轨道交通工程则会造成过高的抗震设防投入。因此,本规范采用了不分段指数衰减的形式。不同阻尼比加速度反应谱的调整方案直接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规定。
5.2.4 考虑到城市轨道交通结构自振周期较长的特殊性以及抗震分析的要求,抗震设计时需要考虑地震动峰值位移的影响作用,本条给出了场地水平向地震动峰值位移的取值规定。设计地震动峰值位移是通过地震动峰值位移与峰值加速度关系的研究结果,利用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转化得到的。理论分析和大量的地震记录统计表明,地震动峰值位移与峰值加速度的比值受震级大小、场地条件和震源距的影响。综合国内外的研究结果,本标准规定了峰值位移(m)与峰值加速度(m/s2)的比值为1/15。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相对应,地震动峰值位移也采用了场地类别和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双参数的调整方法,根据场地类别和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不同选用峰值位移调整系数Гu(表5.2.4-2)对设计地震动峰值位移进行调整。
峰值位移(m)与峰值加速度(m/s2)比值的确定参考了如下资料:
(1)对Chi-Chi、Koba、Northrudge等十次地震记录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地震动峰值位移(m)与峰值加速度(m/s2)的比值平均值为1/14。
(2)根据美国有关文献给出的统计关系,见表2,得到地震动峰值位移(m)与峰值加速度(m/s2)的比值平均值为1/9。
(3)《地震工程学(第二版)》(作者:胡聿贤)推荐的峰值位移(m)与峰值加速度(m/s2)的比值为1/25。
表2 峰值位移(单位:cm)与峰值加速度(单位:g)的比值统计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5.1 一般规定
- 下一节:5.3 竖向设计地震动参数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基本要求
- 3.1 抗震设防要求
- 3.2 抗震性能要求
- 3.3 地震反应计算
- 3.4 减震设计
- 3.5 地震反应观测
- 4 场地、地基与基础
- 4.1 一般规定
- 4.2 场地
- 4.3 地基与基础
- 4.4 可液化场地
- 4.5 场地地震反应分析
- 5 地震作用
- 5.1 一般规定
- 5.2 水平向设计地震动参数
- 5.3 竖向设计地震动参数
- 5.4 设计地震动加速度时程
- 6 地震反应计算
- 6.1 一般规定
- 6.2 地面结构弹性反应谱方法
- 6.3 地面结构弹塑性反应谱方法
- 6.4 地面结构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
- 6.5 支座地震反应计算方法
- 6.6 隧道与地下车站结构横向地震反应计算的反应位移法
- 6.7 隧道与地下车站结构横向地震反应计算的反应加速度法
- 6.8 隧道纵向地震反应计算的反应位移法
- 6.9 隧道与地下车站结构地震反应计算的时程分析方法
- 7 抗震性能的验算方法
- 7.1 一般规定
- 7.2 钢筋和钢骨混凝土构件
- 7.3 钢管混凝土构件和钢构件
- 7.4 基础
- 7.5 支座
- 7.6 梁端支承长度和行车安全
- 7.7 隧道与地下车站结构
- 8 高架区间结构
- 8.1 一般规定
- 8.2 地震反应计算
- 8.3 抗震性能验算
- 8.4 抗震构造细节
- 8.5 抗震措施
- 9 高架车站结构
- 9.1 一般规定
- 9.2 地震反应计算
- 9.3 抗震性能验算
- 9.4 抗震构造措施
- 10 隧道与地下车站结构
- 10.1 一般规定
- 10.2 隧道结构地震反应计算
- 10.3 地下车站结构地震反应计算
- 10.4 抗震性能验算
- 10.5 抗震构造措施
- 附录A 支座的恢复力模型
- 附录B 基于集中参数模型的静力与动力分析方法
- B.1 桩基础集中参数建模方法
- B.2 扩大基础集中参数建模方法
- B.3 静力非线性分析
- B.4 动力非线性分析
- 附录C 多点输入反应谱组合系数的计算方法
- 附录D 动力分析中基础的等代弹簧法
- D.1 桩基础等代弹簧
- D.2 扩大基础等代弹簧
- 附录E 反应位移法中土层位移的简单确定方法
- 附录F 钢筋和钢骨混凝土构件抗剪能力计算方法
- F.1 柱式构件的抗剪能力
- F.2 板构件的抗剪能力
- 附录G 构件变形能力计算方法
- G.1 钢筋和钢骨混凝土构件变形能力计算方法
- G.2 钢管混凝土构件变形能力计算方法
- G.3 钢构件变形能力计算方法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