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7.5 支座
7.5.1 板式橡胶支座在抗震性能等级要求为1时,宜进行下列抗震验算:
1 支座厚度应按下列公式进行验算:
Δt≤∑t (7.5.1-1)
Δt=ΔD+ΔH (7.5.1-2)
式中:∑t——橡胶层的总厚度(mm);
△t——地震作用下最不利效应组合后支座产生的水平位移(mm);
△D——地震作用下支座产生的水平位移(mm);
△H——永久作用下支座产生的水平位移(mm)。
2 支座抗滑稳定性应按下列公式进行验算:
Rt≤μdN (7.5.1-3)
Rt=RD+RH (7.5.1-4)
式中:μd——支座的动摩阻系数;橡胶支座与混凝土表面的动摩阻系数采用0.15,与钢板的动摩阻系数采用0.10;
N——上部结构重力在支座上产生的反力(N);
Rt——包括地震力效应的支座的水平力效应组合值(N);
RD——地震作用下支座的水平地震力(N);
RH——永久荷载作用下支座的水平力(N)。
7.5.2 盆式橡胶支座和球形支座在抗震性能等级要求为1时,宜进行下列抗震验算:
1 支座滑动方向应按下列公式进行验算:
Δt≤Δmax (7.5.2-1)
Δt=ΔD+ΔH (7.5.2-2)
式中:△max——支座容许最大滑动水平位移(mm)。
2 支座固定方向应按下列公式进行验算:
Rt≤Rmax (7.5.2-3)
Rt=RD+RH (7.5.2-4)
式中:Rmax——支座水平抗力值(N)。
3 支座的连接与局部验算宜按现行国家标准《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111进行。
7.5.2 盆式橡胶支座和球形支座在抗震性能等级为1时,应保证支座的正常使用功能,故对其滑动方向进行位移验算,固定方向进行水平力验算。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7.4 基础
- 下一节:7.6 梁端支承长度和行车安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基本要求
- 3.1 抗震设防要求
- 3.2 抗震性能要求
- 3.3 地震反应计算
- 3.4 减震设计
- 3.5 地震反应观测
- 4 场地、地基与基础
- 4.1 一般规定
- 4.2 场地
- 4.3 地基与基础
- 4.4 可液化场地
- 4.5 场地地震反应分析
- 5 地震作用
- 5.1 一般规定
- 5.2 水平向设计地震动参数
- 5.3 竖向设计地震动参数
- 5.4 设计地震动加速度时程
- 6 地震反应计算
- 6.1 一般规定
- 6.2 地面结构弹性反应谱方法
- 6.3 地面结构弹塑性反应谱方法
- 6.4 地面结构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
- 6.5 支座地震反应计算方法
- 6.6 隧道与地下车站结构横向地震反应计算的反应位移法
- 6.7 隧道与地下车站结构横向地震反应计算的反应加速度法
- 6.8 隧道纵向地震反应计算的反应位移法
- 6.9 隧道与地下车站结构地震反应计算的时程分析方法
- 7 抗震性能的验算方法
- 7.1 一般规定
- 7.2 钢筋和钢骨混凝土构件
- 7.3 钢管混凝土构件和钢构件
- 7.4 基础
- 7.5 支座
- 7.6 梁端支承长度和行车安全
- 7.7 隧道与地下车站结构
- 8 高架区间结构
- 8.1 一般规定
- 8.2 地震反应计算
- 8.3 抗震性能验算
- 8.4 抗震构造细节
- 8.5 抗震措施
- 9 高架车站结构
- 9.1 一般规定
- 9.2 地震反应计算
- 9.3 抗震性能验算
- 9.4 抗震构造措施
- 10 隧道与地下车站结构
- 10.1 一般规定
- 10.2 隧道结构地震反应计算
- 10.3 地下车站结构地震反应计算
- 10.4 抗震性能验算
- 10.5 抗震构造措施
- 附录A 支座的恢复力模型
- 附录B 基于集中参数模型的静力与动力分析方法
- B.1 桩基础集中参数建模方法
- B.2 扩大基础集中参数建模方法
- B.3 静力非线性分析
- B.4 动力非线性分析
- 附录C 多点输入反应谱组合系数的计算方法
- 附录D 动力分析中基础的等代弹簧法
- D.1 桩基础等代弹簧
- D.2 扩大基础等代弹簧
- 附录E 反应位移法中土层位移的简单确定方法
- 附录F 钢筋和钢骨混凝土构件抗剪能力计算方法
- F.1 柱式构件的抗剪能力
- F.2 板构件的抗剪能力
- 附录G 构件变形能力计算方法
- G.1 钢筋和钢骨混凝土构件变形能力计算方法
- G.2 钢管混凝土构件变形能力计算方法
- G.3 钢构件变形能力计算方法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