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消防规范网

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2.1 术语


2.1.1 雨水利用 rain utilization
雨水入渗、收集回用、调蓄排放等的总称。
2.1.2 下垫面 underlying surface
降雨受水面的总称。包括屋面、地面、水面等。
2.1.3 土壤渗透系数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soil
单位水力坡度下水的稳定渗透速度。
2.1.4 流量径流系数 discharge runoff coefficient
形成高峰流量的历时内产生的径流量与降雨量之比。
2.1.5 雨量径流系数 pluviometric runoff coefficient
设定时间内降雨产生的径流总量与总雨量之比。
2.1.6 硬化地面 impervious surface
通过人工行为使自然地面硬化形成的不透水或弱透水地面。
2.1.7 天沟 gutter
屋面上两侧收集雨水用于引导屋面雨水径流的集水沟。
2.1.8 边沟 brimgutter
屋面上单侧收集雨水用于引导屋面雨水径流的集水沟。
2.1.9 檐沟 eaves gutter
屋檐边沿沟长单边收集雨水且溢流雨水能沿沟边溢流的集水沟。
2.1.10 长沟 long gutter
集水长度大于50倍设计水深的屋面集水沟。
2.1.11 短沟 short gutter
集水长度等于或小于50倍设计水深的屋面集水沟。
2.1.12 集水沟集水长度 gutter drainage length
从集水沟内分水点到雨水斗的沟长。
2.1.13 半有压式屋面雨水收集系统 gravity-pressure roof rainwater collect system
系统设计流态为无压流和有压流之间的过渡流态的屋面雨水收集系统。
2.1.14 虹吸式屋面雨水收集系统 siphonic roof rainwater collet system
系统设计流态为水一相有压流的屋面雨水收集系统。
2.1.15 初期径流 initial runoff
一场降雨初期产生一定厚度的降雨径流。
2.1.16 弃流设施 initial rainwater removal equipment
利用降雨厚度、雨水径流厚度控制初期径流排放量的设施。有自控弃流装置、渗透弃流装置、弃流池等。
2.1.17 渗透弃流井 infiltration-removal well
具有一定储存容积和过滤截污功能,将初期径流渗透至地下的成品装置。
2.1.18 雨停监测装置 monitor of rain-stop
利用雨量法或流量法来监测降雨停止的成品装置。
2.1.19 渗透设施 infiltration equipment
使雨水分散并被渗透到地下的人工设施。
2.1.20 储存渗透设施 detention-infiltration equipment
储存雨水径流量并进行渗透的设施,包括渗透管沟、入渗池、入渗井等。
2.1.21 入渗池 infiltration pool
雨水通过侧壁和池底进行入渗的封闭水池。
2.1.22 入渗井 infiltration well
雨水通过侧壁和并底进行入渗的设施。
2.1.23 渗透管—排放系统 infiltration-drainage pipe system
采用渗透检查并、渗透管将雨水有组织地渗入地下,超过渗透设计标准的雨水由管沟排放的系统。
2.1.24 渗透雨水口 infiltration rainwater inlet
具有渗透、截污、集水功能的一体式成品集水口。
2.1.25 渗透检查井 infiltration manhole
具有渗透功能和一定沉砂容积的管道检查维护装置。
2.1.26 集水渗透检查井 collect-infiltration manhole
具有收集、渗透功能和一定沉砂容积的管道检查维护装置。
2.1.27 雨水储存设施 rainwater storage equipment
储存未经处理的雨水的设施。
2.1.28 调蓄排放设施 detention and controlled drainage equipment
储存一定时间的雨水,削减向下游排放的雨水洪峰径流量、延长排放时间的设施。
条文说明
本章英文部分参照了国外有关出版物的相关词条,由于国际标准中没有这方面的统一规定,各个国家的英文使用词汇也不尽相同,故英文部分仅作为推荐英文对应词。
2.1.1 雨水利用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入渗利用,增加土壤含水量,有时又称间接利用;收集后净化回用,替代自来水,有时又称直接利用;先蓄存后排放,单纯削减雨水高峰流量。
2.1.3 稳定渗透速率可通俗地理解为土壤饱和状态下的渗透速率,此时土壤的分子对入渗已不起作用,渗透完全是由于水的重力作用而进行。土壤渗透系数表征水通过土壤的难易程度。
2.1.4、2.1.5 雨量径流系数和流量径流系数是雨水利用工程中涉及的两个不同参数。雨量径流系数用于计算降雨径流总量,流量径流系数用于计算降雨径流高峰流量。目前二者的名称尚不统一,例如有:次暴雨径流系数和暴雨径流系数(清华大学惠土博教授);洪量径流系数和洪峰径流系数(同济大学邓培德教授);次洪径流系数和洪峰径流系数(岑国平教授)。本规范的称呼主要考虑通俗易懂。
2.1.13、2.1.14 在水力学中,管道内水的流动分为3种状态:无压流态、有压流态和处于二者之间的过渡流态,过渡流态在某些情况下可表现为半有压流态,无压流和有压流都是水的一相流。虹吸式屋面雨水收集系统的设计工况为有压流态,水流运动规律遵从伯努利方程,悬吊管内水流具有虹吸管特征。半有压式屋面雨水收集系统的设计工况为过渡流态(不限定为半有压流态)。半有压式屋面雨水收集系统预留一定过水余量排除超设计重现期雨水,设计参数以实尺模型试验为基础。
2.1.15 初期径流概念主要是因其水质的特殊而提出的。当降雨间隔时间较长时,初期径流污染严重。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已作废】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GB50400-2006
微信、QQ、手机浏览器等软件扫一扫 即可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