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4.3 循环方式
4.3.1 池水循环的水流组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净化后的水与池内待净化的水,应能有序更新、交换和混合;
2 给水口与回水口的布置,应使被净化后的水流在不同水深区内分布均匀,不得出现短流、涡流和死水区;
3 应使游泳池的表面水得到有效溢流至溢水槽或溢流回水槽;
4 应设有应对突发事件快速通畅的泄水口;
5 应满足循环水泵自灌式吸水;
6 应有利于保持环境卫生;
7 应有利于管道、附件及设备的施工安装、维修管理。
4.3.2 池水循环方式应根据下列原则确定:
1 竞赛和训练用游泳池、团体专用游泳池,应采用逆流式或混合流式的池水循环方式;
2 公共游泳池宜采用逆流式或混合流式的池水循环方式;
3 露天游泳池及季节性组装游泳池,宜采用顺流式池水循环方式;
4 水上游乐池宜采用混合流式或顺流式的池水循环方式。
4.3.3 混合流式池水循环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从池表面溢流的回水量不得小于循环水量的60%;
2 从池底回水口回流的回水管上应设置流量控制装置。
4.3.4 池水循环宜按连续24h循环进行设计。
4.3.5 造浪池的池水循环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采用逆流式池水循环方式;
2 池子浅水端应设置带格栅填有砂石的排水回水沟;水面低于池岸的水域应在池岸设置撇沫器;
3 造浪机房制浪水池应采取防止池水回流淹没机房的措施。
4.3.6 滑道跌落池的池水循环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滑道跌落池宜采用高沿游泳池,池水宜采用顺流式池水循环方式;
2 滑道润滑水水源应采用滑道跌落池池水;
3 滑道润滑水量和滑道跌落水池的规格尺寸、水深、容积参数应由水上娱乐设施专业公司提供。
4.3.7 环流河的池水循环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环流河应采用高沿游泳池,池水应采用顺流式池水循环方式;
2 环流河的水流速度不应大于1.0m/s;
3 环流河应根据河流形状设置若干座推流水泵站;
4 推流水泵在河道底吸水口的流速不得大于0.5m/s,在河道侧壁的出水口流速宜大于3.0m/s;
5 吸水口和出水口应设置格栅;出水口位置应远离上、下河道的扶梯;
6 推流水泵宜设在河道侧壁的地下,且泵房应设置配电、照明、通风和排水设施。
4.3.8 放松池的功能性循环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采用高沿水池;
2 宜采用气—水分流循环系统;
3 供水系统应采用环状管道,且水流速度不得大于3.0m/s;回水管道水流速度不得大于1.8m/s;
4 供气管道应高于池内水表面0.45m,且送入池内的空气应清洁、卫生。
条文说明
4.3.1 为保证池水的有效循环,要求设计仔细从水力学角度出发,做到每个部位的水都能得到净化处理,以及被处理后的优良水质与池内整个池水确实达到均匀循环,防止池内一部分水循环快,另一部分水循环慢的现象出现。最大限度减少涡流和死水区,并能有效地清除游泳池的表面水和池底水。条文从均(平)衡水池、给水口、回水口的设置方面对循环水水流组织提出了具体要求,保证池内布水均匀、防止涡流、防止死水区、防止短流和保证池水水质符合卫生要求,确保游泳者的身体健康。
4.3.2 本条规定游泳池水循环方式的确定原则,并针对游泳池的不同用途提出具体推荐意见。
1 逆流式池水循环方式有如下优点:
①能有效去除池水表面污物;
②池底均匀布置给水口能达到水流均匀,防止涡流;
③能均匀有效地使池水交换更新,提高池水的处理效果;
④池水温度均匀,不会出现不同水深的温差;
⑤池水水温稳定,不会因过滤器用池水反冲洗而影响池面水位变化;
⑥池底沉淀污物极少。混合流式池水循环方式除具有逆流式池水循环方式的优点外,还具有由池底回水的优点,即水流能冲刷带走池底的部分积污。工程实践为设计提供了既能满足池底均匀布置给水口的要求,又能节约建设费用,而且维修更换给水口可不破坏池体结构的做法,即游泳池的池底不必架空,而采取加大池深,将配水管埋入池底垫层或埋入沟槽,以大大降低工程造价。这种池水循环方法在国内应用较多,故予以推荐。
2 公共游泳池、露天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一般水深较浅,有的形状不规则,且大多数为群众健身、休闲之用,有季节性使用特点。为节省建设施工费用和方便投入使用后的维护管理,推荐顺流式池水循环方式。
3 水上游乐池的类型较多,池水较浅,池子形状不规则,占地面积较大,布局分散,池岸有的高出地面,有的与地面相平,故应结合具体情况选用池水循环方式。造浪池因其池形构造之故,一般采用混合流式池水循环。
4.3.3 在游泳池水中,大部分有机物污染杂质靠近或集中在池水表面,某些看不见的但对健康有害的物质停留在池水表面,若不及时溢流,进行净化处理,将是一个潜在的感染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要求从池表面排除的水量应为75%~80%。参考国外资料和国内工程实践,本规程规定在混合流式池水循环方式中,池水表面的回水量不应小于循环流量的60%。
4.3.4 从保证每个池子池水的循环周期,方便调节循环水流量而作的规定。
池水24h连续循环有利于保证水质卫生。考虑到夜间无人游泳,条文参照国外资料,规定夜间可按游泳池循环流量的1/2或1/3进行池水循环。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池水特性
- 3.1 原水水质
- 3.2 池水水质
- 3.3 池水温度
- 3.4 充水及补水
- 4 池水循环
- 4.1 一般规定
- 4.2 游泳负荷
- 4.3 循环方式
- 4.4 循环周期
- 4.5 循环流量
- 4.6 循环水泵
- 4.7 循环管道
- 4.8 平衡水池和均衡水池
- 4.9 给水口
- 4.10 回水口和泄水口
- 4.11 溢流回水槽和溢水槽
- 4.12 补水水箱
- 5 池水净化
- 5.1 一般规定
- 5.2 净化工艺
- 5.3 预净化设备
- 5.4 石英砂过滤器
- 5.5 硅藻土过滤器
- 5.6 辅助过滤设备
- 5.7 过滤器反冲洗
- 6 池水消毒
- 6.1 一般规定
- 6.2 臭氧消毒
- 6.3 氯消毒
- 6.4 紫外线消毒
- 6.5 其他消毒剂
- 6.6 化学药品投加设备
- 7 池水加热
- 7.1 一般规定
- 7.2 耗热量计算
- 7.3 加热设备
- 7.4 太阳能加热系统
- 7.5 热泵加热系统
- 8 水质监测和系统控制
- 8.1 一般规定
- 8.2 监测项目
- 8.3 监控要求
- 8.4 水质平衡
- 9 特殊设施
- 9.1 一般规定
- 9.2 跳水池制波
- 9.3 安全保护气浪
- 9.4 移动分隔墙和升降池底
- 9.5 放松池和淋浴
- 9.6 撇沫器
- 10 洗净设施
- 10.1 浸脚消毒池
- 10.2 强制淋浴
- 10.3 清洗水嘴
- 10.4 池底清污器
- 11 排水及回收利用
- 11.1 一般规定
- 11.2 池岸排水
- 11.3 游泳池泄水
- 11.4 其他排水
- 12 池水净化设备机房
- 12.1 一般规定
- 12.2 循环水泵及均衡水池布置
- 12.3 过滤设备布置
- 12.4 加药间及药品库
- 12.5 消毒设备
- 12.6 换热器
- 12.7 控制设备
- 13 施工与质量验收
- 13.1 一般规定
- 13.2 设备及配套设施安装
- 13.3 管道安装
- 13.4 专用和附属配件安装
- 13.5 阀门和仪表安装
- 13.6 管道检测和试验
- 13.7 设备检测和试验
- 13.8 质量验收
- 14 运行、维护和管理
- 14.1 一般规定
- 14.2 水质异常处理
- 14.3 水质监测
- 14.4 环境卫生保持
- 14.5 化学药品溶液配制
- 14.6 设备维护和管理
- 附录A 施工验收技术文件的内容和格式
- 附录B 游泳池池水净化处理维护管理内容及格式
- 本规程用词说明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