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4.2 水质异常处理
14.2.1 水质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卫生监督部门报告,并应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14.2.2 当发现池水中有大量血、呕吐物或腹泻排泄物及致病菌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处理:
1 撤离游泳者,关闭游泳池;
2 收集呕吐物或排泄物;
3 采用10mg/L的氯消毒剂对池水进行冲击处理;
4 对池壁、池底、池岸、回水口(槽)、溢水口(槽)、平(均)衡水池等相关设施应进行消毒、刷洗和清洁;
5 投加混凝剂对池水过滤6个循环周期后,应对过滤器进行反冲洗,反冲洗水应排入排水管道;
6 检测池水中pH值和余氯值,并应使其稳定在规定范围内;
7 对配套的洗净设施、更衣间、淋浴间和卫生间等部位的墙面;地面和相关设施应进行消毒、刷洗和清洁;
8 本条第1款至第7款处理完成后,应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部门确认合格,并同意重新开放时,方可正式重新开放使用。
条文说明
14.2.2 该条是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制定。池水中出现腹泻排泄物,因其可能是受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感染所致,这两个病菌在水中很容易引起感染,因此应引起管理者的重视。这一般会在儿童池及幼儿池中出现。
由于血液可以传播乙肝病毒和艾滋病毒,因此,池水中出现有血时,应该引起管理者的认真关注。当然其他地方如池岸出现血也要重视,并及时予以清除,但不能将清洗水排入泳池内。致病菌如绿脓假单胞菌会感染皮肤和耳朵,大肠埃希氏菌表示池水有粪便污染,水质检测出现时,表明消毒不达标。应采用过量投加氯消毒剂进行消毒,即冲击处理。据国外资料介绍,破坏氯胺需要的游离性余氯浓度至少为10倍的化合性余氯。作为预防措施,根据国内外实践经验,以游离性余氯10mg/L作为最低用量,持续1~4h。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池水特性
- 3.1 原水水质
- 3.2 池水水质
- 3.3 池水温度
- 3.4 充水及补水
- 4 池水循环
- 4.1 一般规定
- 4.2 游泳负荷
- 4.3 循环方式
- 4.4 循环周期
- 4.5 循环流量
- 4.6 循环水泵
- 4.7 循环管道
- 4.8 平衡水池和均衡水池
- 4.9 给水口
- 4.10 回水口和泄水口
- 4.11 溢流回水槽和溢水槽
- 4.12 补水水箱
- 5 池水净化
- 5.1 一般规定
- 5.2 净化工艺
- 5.3 预净化设备
- 5.4 石英砂过滤器
- 5.5 硅藻土过滤器
- 5.6 辅助过滤设备
- 5.7 过滤器反冲洗
- 6 池水消毒
- 6.1 一般规定
- 6.2 臭氧消毒
- 6.3 氯消毒
- 6.4 紫外线消毒
- 6.5 其他消毒剂
- 6.6 化学药品投加设备
- 7 池水加热
- 7.1 一般规定
- 7.2 耗热量计算
- 7.3 加热设备
- 7.4 太阳能加热系统
- 7.5 热泵加热系统
- 8 水质监测和系统控制
- 8.1 一般规定
- 8.2 监测项目
- 8.3 监控要求
- 8.4 水质平衡
- 9 特殊设施
- 9.1 一般规定
- 9.2 跳水池制波
- 9.3 安全保护气浪
- 9.4 移动分隔墙和升降池底
- 9.5 放松池和淋浴
- 9.6 撇沫器
- 10 洗净设施
- 10.1 浸脚消毒池
- 10.2 强制淋浴
- 10.3 清洗水嘴
- 10.4 池底清污器
- 11 排水及回收利用
- 11.1 一般规定
- 11.2 池岸排水
- 11.3 游泳池泄水
- 11.4 其他排水
- 12 池水净化设备机房
- 12.1 一般规定
- 12.2 循环水泵及均衡水池布置
- 12.3 过滤设备布置
- 12.4 加药间及药品库
- 12.5 消毒设备
- 12.6 换热器
- 12.7 控制设备
- 13 施工与质量验收
- 13.1 一般规定
- 13.2 设备及配套设施安装
- 13.3 管道安装
- 13.4 专用和附属配件安装
- 13.5 阀门和仪表安装
- 13.6 管道检测和试验
- 13.7 设备检测和试验
- 13.8 质量验收
- 14 运行、维护和管理
- 14.1 一般规定
- 14.2 水质异常处理
- 14.3 水质监测
- 14.4 环境卫生保持
- 14.5 化学药品溶液配制
- 14.6 设备维护和管理
- 附录A 施工验收技术文件的内容和格式
- 附录B 游泳池池水净化处理维护管理内容及格式
- 本规程用词说明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