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1.2 管道连接
1 管径小于或等于DN32的焊接钢管宜采用螺纹连接;管径大于DN32的焊接钢管宜采用焊接。
2 管径小于或等于DN100的镀锌钢管宜采用螺纹连接;管径大于DN100的镀锌钢管可采用沟槽式或法兰连接。采用螺纹连接或沟槽连接时,镀锌层破坏的表面及外露螺纹部分应进行防腐处理;采用焊接法兰连接时,对焊缝及热影响地区的表面应进行二次镀锌或防腐处理。
3 塑料管及复合管道的连接方法应符合产品技术标准的要求,管材及配件应为同一厂家的配套产品。
11.2.2 管道螺纹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道与管件连接应采用标准螺纹,管道与阀门连接应采用短螺纹,管道与设备连接应采用长螺纹。
2 螺纹应规整,不应有毛刺、乱丝,不应有超过10%的断丝或缺扣。
3 管道螺纹应留有足够的装配余量可供拧紧,不应用填料来补充螺纹的松紧度。
4 填料应按顺时针方向薄而均匀地紧贴缠绕在外螺纹上,上管件时,不应将填料挤出。
5 螺纹连接应紧密牢固。管道螺纹应一次拧紧,不应倒回。螺纹连接后管螺纹根部应有2扣~3扣的外露螺纹。多余的填料应清理干净,并做好外露螺纹的防腐处理。
11.2.3 管道熔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材连接前,端部宜去掉20mm~30mm,切割管材宜采用专用剪和割刀,切口应平整、无毛刺,并应擦净连接断面上的污物。
2 承插热熔连接前,应标出承插深度,插入的管材端口外部宜进行坡口处理,坡角不宜小于30°,坡口长度不宜大于4mm。
3 对接热熔连接前,检查连接管的两个端面应吻合,不应有缝隙,调整好对口的两连接管间的同心度,错口不宜大于管道壁厚的10%。
4 电熔连接前,应检查机具与管件的导线连接正确,通电加热电压满足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
5 熔接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冷却时间、最小承插深度应满足热熔加热设备和管材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
6 熔接接口在未冷却前可校正,严禁旋转。管道接口冷却过程中,不应移动、转动管道及管件,不应在连接件上施加张拉及剪切力。
7 热熔接口应接触紧密、完全重合,熔接圈的高度宜为2mm~4mm,宽度宜为4mm~8mm,高度与宽度的环向应均匀一致,电熔接口的熔接圈应均匀地挤在管件上。
11.2.4 管道焊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道坡口应表面整齐、光洁,不合格的管口不应进行对口焊接;管道对口形式和组对要求应符合表11.2.4-1和表11.2.4-2的规定。
表11.2.4-2 氧-乙炔焊对口形式及组对要求
3 管道对口后进行点焊,点焊高度不超过管道壁厚的70%,其焊缝根部应焊透,点焊位置应均匀对称。
4 采用多层焊时,在焊下层之前,应将上一层的焊渣及金属飞溅物清理干净。各层的引弧点和熄弧点均应错开20mm。
5 管材与法兰焊接时,应先将管材插入法兰内,先点焊2点~3点,用角尺找正、找平后再焊接。法兰应两面焊接,其内侧焊缝不应凸出法兰密封面。
6 焊缝应满焊,高度不应低于母材表面,并应与母材圆滑过渡。焊接后应立刻清除焊缝上的焊渣、氧化物等。焊缝外观质量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 50236的有关规定。
11.2.5 焊缝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直管段管径大于或等于DN150时,焊缝间距不应小于150mm;管径小于DN150时,焊缝间距不应小于管道外径;
2 管道弯曲部位不应有焊缝;
3 管道接口焊缝距支、吊架边缘不应小于100mm;
4 焊缝不应紧贴墙壁和楼板,并严禁置于套管内。
11.2.6 法兰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法兰应焊接在长度大于100mm的直管段上,不应焊接在弯管或弯头上。
2 支管上的法兰与主管外壁净距应大于100mm,穿墙管道上的法兰与墙面净距应大于200mm。
3 法兰不应埋入地下或安装在套管中,埋地管道或不通行地沟内的法兰处应设检查井。
4 法兰垫片应放在法兰的中心位置,不应偏斜,且不应凸入管内,其外边缘宜接近螺栓孔。除设计要求外,不应使用双层、多层或倾斜形垫片。拆卸重新连接法兰时,应更换新垫片。
5 法兰对接应平行、紧密,与管道中心线垂直,连接法兰的螺栓应长短一致,朝向相同,螺栓露出螺母部分不应大于螺栓直径的一半。
11.2.7 沟槽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沟槽式管接头应采用专门的滚槽机加工成型,可在施工现场按配管长度进行沟槽加工。钢管最小壁厚、沟槽尺寸、管端至沟槽边尺寸应符合表11.2.7-1的规定。
2 现场滚槽加工时,管道应处在水平位置上,严禁管道出现纵向位移和角位移,不应损坏管道的镀锌层及内壁各种涂层或内衬层,沟槽加工时间不宜小于表11.2.7-2的规定。
表11.2.7-2 加工1个沟槽的时间
3 沟槽接头安装前应检查密封圈规格正确,并应在密封圈外部和内部密封唇上涂薄薄一层润滑剂,在对接管道的两侧定位。
4 密封圈外侧应安装卡箍,并应将卡箍凸边卡进沟槽内。安装时应压紧上下卡箍的耳部,在卡箍螺孔位置穿上螺栓,检查确认卡箍凸边全部卡进沟槽内,并应均匀轮换拧紧螺母。
11.2.1 管径小于或等于DN32的管道多用于连接空调末端支管,拆卸相对较多,且截面积较小,施焊时,易使其截面缩小,因此应采用螺纹连接。
镀锌钢管表面的镀锌层是管道防腐的主要保护层,为了不破坏镀锌层,故提倡采用螺纹连接,并强调镀锌层破坏的表面及外露螺纹部分应进行防腐处理。根据国内工程的施工情况,当管径大于DN100mm时,螺纹加工与连接质量不太稳定,采用沟槽、法兰或其他连接方法更为合适。对于闭式循环运行的冷冻水系统,管道内部的腐蚀性相对较弱,对被破坏的表面进行局部防腐处理可以满足需要。但是,对于开式运行的冷却水系统,则应采取二次镀锌。
11.2.2 管道螺纹连接一般采用圆锥形外螺纹与圆柱形内螺纹连接,称为锥接柱。管道螺纹规格见表3。
表3 管道螺纹规格
11.2.3 管道熔接包括电熔连接和热熔连接,热熔连接还分为对接连接和承插连接,电熔连接主要为承插连接。电熔连接主要是利用电熔管件内电阻丝的热作用熔化塑料管上连接部位,达到紧密连接目的。热熔连接是采用特殊的加热工具,将两个连接面加热到规定温度,通过一定的加热时间,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加热的连接面熔融成一体。
管道材质不同,熔接的温度也不同,一般最佳温度可根据制造厂家推荐,通过现场试验后得到。
11.2.7 润滑剂可采用肥皂水等,不应采用油润滑剂。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3.1 施工技术管理
- 3.2 施工质量管理
- 3.3 材料于设备质量管理
- 3.4 安全与环境保护
- 4 金属风管与配件制作
- 4.1 一般规定
- 4.2 金属风管制作
- 4.3 配件制作
- 4.4 质量检查
- 5 非金属与复合风管及配件制作
- 5.1 一般规定
- 5.2 聚氨酯铝箔与酚醛铝箔复合风管及配件制作
- 5.3 玻璃纤维复合风管与配件制作
- 5.4 玻镁复合风管与配件制作
- 5.5 硬聚氯乙烯风管与配件制作
- 5.6 质量检查
- 6 风阀与部件制作
- 6.1 一般规定
- 6.2 风阀
- 6.3 风罩与风帽
- 6.4 风口
- 6.5 消声器、消声风管、消声弯头及消声静压箱
- 6.6 软接风管
- 6.7 过滤器
- 6.8 风管内加热器
- 6.9 质量检查
- 7 支吊架制作与安装
- 7.1 一般规定
- 7.2 支吊架制作
- 7.3 支吊架安装
- 7.4 装配式管道吊架安装
- 7.5 质量检查
- 8 风管与部件安装
- 8.1 一般规定
- 8.2 金属风管安装
- 8.3 非金属与复合风管安装
- 8.4 软接风管安装
- 8.5 风口安装
- 8.6 风阀安装
- 8.7 消声器、静压箱、过滤器、风管内加热器安装
- 8.8 质量检查
- 9 空气处理设备安装
- 9.1 一般规定
- 9.2 空调末端装置安装
- 9.3 风机安装
- 9.4 空气处理机组与空气热回收装置安装
- 9.5 质量检查
- 10 空调冷热源与辅助设备安装
- 10.1 一般规定
- 10.2 蒸汽压缩式制冷(热泵)机组安装
- 10.3 吸收式制冷机组安装
- 10.4 冷却塔安装
- 10.5 换热设备安装
- 10.6 蓄热蓄冷设备安装
- 10.7 软化水装置安装
- 10.8 水泵安装
- 10.9 制冷制热附属设备安装
- 10.10 质量检查
- 11 空调水系统管道与附件安装
- 11.1 一般规定
- 11.2 管道连接
- 11.3 管道安装
- 11.4 阀门与附件安装
- 11.5 质量检查
- 12 空调制冷剂管道与附件安装
- 12.1 一般规定
- 12.2 管道安装
- 12.3 阀门与附件安装
- 12.4 质量检查
- 13 防腐与绝热
- 13.1 一般规定
- 13.2 管道与设备防腐
- 13.3 空调水系统管道与设备绝热
- 13.4 空调风管系统与设备绝热
- 13.5 质量检查
- 14 监测与控制系统安装
- 14.1 一般规定
- 14.2 现场监控仪表与设备安装
- 14.3 线管与线槽安装及布线
- 14.4 中央监控与管理系统安装
- 14.5 质量检查
- 15 检测与试验
- 15.1 一般规定
- 15.2 风管强度与严密性试验
- 15.3 风管系统严密性试验
- 15.4 水系统阀门水压试验
- 15.5 水系统管道水压试验
- 15.6 冷凝水管道通水试验
- 15.7 管道冲洗试验
- 15.8 开式水箱(罐)满水试验和换热器及密闭容器水压试验
- 15.9 风机盘管水压试验
- 15.10 制冷系统试验
- 15.11 通风与空调设备电气检测与试验
- 16 通风与空调系统试运行与调试
- 16.1 一般规定
- 16.2 设备单机试运转与调试
- 16.3 系统无生产负荷下的联合试运行与调试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