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6.5 热媒间(站)
6.5.1 纺丝车间应设热媒收集间。长丝纺丝车间热媒接收槽容积应大于或等于车间热媒蒸发器总容积的15%~30%;短纤维车间热媒接收槽容积应大于车间热媒蒸发器、热媒管道等所有充填热媒设备总容积。热媒收集间宜布置在纺丝生产车间一层的附房内,并应有对外的通风条件。
6.5.2 采用熔体直接纺丝工艺的涤纶工厂,液相热媒站应与聚酯装置合用,不应单独设置。
6.5.3 涤纶工业丝工厂浸胶车间的热媒站宜布置在浸胶帘子布、帆布干燥机附近。
6.5.4 热媒炉的烟气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6.5.5 热媒储槽、热媒膨胀槽、热媒接受槽应设氮气保护。
条文说明
6.5.1 热媒加热系统在远高于其闪点下运转,一旦发生故障或泄漏,需要有释放的渠道,以避免着火及形成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可能。热媒接收槽的主要作用是回收和突发事件时临时贮存。由于长丝车间越来越大,生产线越来越多,考虑事故发生的概率和经验,长丝纺丝车间的热媒收集槽容积不应低于系统的15%~30%。而对于短纤维生产,由于生产线相对较少,通常为2条~4条线,为方便操作,可设置回收整个车间系统热媒系统的接收槽。
纺丝车间采用的热媒为联苯和联苯醚混合物。虽然该系统在高于其闪点下运转,但其闪点远高于环境温度(联苯为113℃,联苯醚为111℃)。同时,本条及第3.1.5条规定了安全措施,所以未将热媒间列为爆炸危险环境。工程设计中若不能满足这些规定时,应另外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纺丝车间采用的热媒为联苯和联苯醚混合物。虽然该系统在高于其闪点下运转,但其闪点远高于环境温度(联苯为113℃,联苯醚为111℃)。同时,本条及第3.1.5条规定了安全措施,所以未将热媒间列为爆炸危险环境。工程设计中若不能满足这些规定时,应另外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热媒收集间设在一层有利于热媒收集和外运。
6.5.3 本条规定的目的是减少热媒输送中的热量损失。
6.5.4 由于热媒炉的烟尘排放指标,目前是地方政府规定严于国家标准,因此设计者应按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烟尘排放指标规定的严格者执行。
6.5.5 本条规定的目的主要是防止和降低热媒氧化而影响传热效率。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6.4 纺丝组件清洗间
- 下一节:6.6 仓库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工艺设计
- 3.1 一般规定
- 3.2 设计原则
- 3.3 流程选择
- 3.4 工艺计算
- 3.5 节能降耗
- 3.6 其他规定
- 4 工艺设备及布置
- 4.1 一般规定
- 4.2 设备选型
- 4.3 设备配置
- 4.4 设备布置
- 5 工艺管道设计
- 5.1 一般规定
- 5.2 管道布置
- 5.3 管道材质选择
- 5.4 特殊管道设计
- 5.5 管道安装及检验要求
- 6 辅助生产设施
- 6.1 化验室
- 6.2 物检室
- 6.3 纺丝油剂调配间
- 6.4 纺丝组件清洗间
- 6.5 热媒间(站)
- 6.6 仓库
- 6.7 维修间
- 7 自动控制和仪表
- 7.1 一般规定
- 7.2 控制水平
- 7.3 主要控制方案
- 7.4 特殊仪表选型
- 7.5 控制系统配置
- 7.6 控制室
- 7.7 仪表安全措施
- 8 电气、电信
- 8.1 一般规定
- 8.2 供配电
- 8.3 照明
- 8.4 防雷
- 8.5 接地
- 8.6 火灾自动报警
- 8.7 电信
- 9 总平面布置
- 9.1 一般规定
- 9.2 总平面布置
- 9.3 竖向布置
- 10 建筑、结构
- 10.1 一般规定
- 10.2 生产厂房
- 10.3 生产厂房附房
- 10.4 厂区工程
- 10.5 建筑防火、防爆、防腐蚀
- 11 给水排水
- 11.1 一般规定
- 11.2 给水
- 11.3 排水
- 11.4 消防设施
- 12 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 12.1 一般规定
- 12.2 供暖
- 12.3 通风
- 12.4 空气调节
- 12.5 设备、风管及其他
- 13 环境保护
- 13.1 一般规定
- 13.2 废水(液)处理
- 13.3 废气处理
- 13.4 废固处理
- 13.5 噪声控制
- 14 职业安全卫生
- 14.1 一般规定
- 14.2 职业危害因素
- 14.3 安全防护措施
- 14.4 职业卫生措施
- 附录A 涤纶工厂可燃和有毒物质数据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