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消防规范网

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7.1 假山工程


7.1.1 假山 man-made rockery
    以造景为目的,用土、石等材料构筑的园林土山或石山。
7.1.2 掇山 piled hill,hillmaking
    用自然山石掇叠成假山的活动。
7.1.3 塑山 artificial rockery
    用艺术手法将人工材料模拟建造自然山体的活动。
7.1.4 置石 stone arrangement,stone setting
    以石材或仿石材料布置成自然露岩景观的造景手法。
7.1.5 景石 landscape stone
    园林景观中起到点缀、美化景观作用的自身具有一定美感的石头。
7.1.6 太湖石 taihu rock
    原产于太湖一带,具有水蚀特征的观赏石。
7.1.7 特置 special setting
    独立而特殊布置形成景致的山石。
7.1.8 踏跺 tap-stamp step
    园林建筑出入口的自然山石台阶。
7.1.9 蹲配 squatting side rock
    石级两端的梯形基座。
7.1.10 抱角 corner rap stone
    环抱于墙体外角的砌石。
7.1.11 镶隅 corner filling set
    镶嵌于墙体内角的砌石。
7.1.12 云梯 aerial ladders
    室外以山石掇成的楼梯。
7.1.13 压顶 capping
    砌筑物顶部用以增强结构整体性的覆盖层。
7.1.14 拉底 euphrates,footing
    在基础上铺置最底层的自然山石。
7.1.15 收顶 top end
    假山最顶层的山石处理。
7.1.16 掇山“十字诀” ten-word pithy formula
    总结假山工艺中山石结体的基本形式的十余字口诀。
条文说明
7.1.2 掇山
    掇山的要点是明旨在先,意在手先,统筹布局,山水相映。
7.1.4 置石
    以石材或仿石材料布置成自然露岩景观的造景手法。
7.1.6 太湖石
    原指产于太湖一带的石头,现在泛指产于湖泊的石头。石质为石灰岩,色泽以白石为多,少有青黑石、黄石,有水、旱两种;多孔穴,又名窟窿石;形状各异,通灵剔透,宜堆砌假山,又称假山石。能体现“皱、漏、瘦、透”之美,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7.1.7 特置
    有立卧之分,竖立者即“立峰”,如苏州留园的冠云峰、瑞云峰等,横卧者即“卧石”,如北京颐和园的青芝岫。
7.1.8 踏跺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多建于台基之上,用踏跺作为室内外上下的衔接,不仅有台阶的功能,而且有助于处理从人工建筑到自然环境之间的过渡。
7.1.9 蹲配
    蹲配的主石称蹲,客石为配。也可以由踏跺本身层层叠上,遮挡两端不易处理的侧面,建筑轴线两旁也有均衡构图的作用。
7.1.10 抱角
    山石抱角和镶隅的体量均需与墙体所在的空间取得协调,抱角使建筑犹如坐落在自然的山岩上,镶隅则有外山延绵之趣,二者都具有机械支撑功能。
7.1.12 云梯
    蹬道是水平空间与垂直空间联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构成部分,多用石块叠置而成,随山势而弯曲、延伸,并有宽窄和级差的变化。
7.1.13 压顶
    通常压顶材料与砌筑主体所用材料有所区别,压顶的高度与砌筑主体高度相协调,以山石为材料的叠山,成为收顶。
7.1.14 拉底
    在基础上铺置最底层的自然山石。
7.1.15 顶
    又称结顶、收头。顶层是掇山效果的重点部位,虽不及中层施工的形式和工程量大,但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要选用轮廓和体态都富有特征的山石,无论单体景石或是组合峰顶都要与整个山形协调,大小比例恰当,顺应山势,错落有致。
7.1.16 掇山“十字诀”
    在假山营造过程中,山石相互之间的结合可以有十多种基本形式,即“字诀”。北京的“山子张”张蔚庭曾总结过“十字诀”,即“安、连、接、斗、挎、拼、悬、剑、卡、垂”。江南一带流传九个字,两者虽有称呼不一的地方,但实际内容相同。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风景园林基本术语标准 CJJ/T91-2017
微信、QQ、手机浏览器等软件扫一扫 即可阅读
手机APP下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