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5.5 过热及着火
5.5.1 危险识别
供电设备正常工作时,应防止以下情况引起的过热,避免电气、机械、绝缘或其他性能下降,导致危险。
——可接触部位超过安全温度。
——部件、零件、绝缘和塑料材料超过特定温度。
——结构和安装表面超过特定温度。
5.5.2 允许表面温度
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在运行时表面温度不应超过允许温度。
在最大充电电流和环境温度40℃条件下,手握可接触的表面最高允许温度为:
a)金属部分50℃;
b)非金属部分60℃。
同样工作条件下,用户可能触及但是不能手握的表面最高允许温度为:
a)金属部分60℃;
b)非金属部分85℃。
同样工作条件下,充电电缆表面最高温度不应超过77℃。充电电缆表面温度超过60℃时,应增加高温警示标识。
5.5.3 引燃和火焰蔓延
供电设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和单一故障条件下,应通过使用适当的材料和结构,如通过使用阻燃材料、绝缘或者提供足够的阻隔,限制元器件的最高温度或限制电路的有效功率,避免引燃和火焰的蔓延。
查找
上节
下节
返回
顶部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范围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术语和定义
- 4 符号和缩略语
- 4.1 符号
- 4.2 缩略语
- 5 安全要素要求
- 5.1 使用条件
- 5.2 结构
- 5.3 电击防护
- 5.4 能量与保护
- 5.5 过热及着火
- 5.6 机械防护
- 5.7 电磁兼容
- 5.8 标识与指示
- 6 试验通则
- 6.1 一般要求
- 6.2 试验条件
- 6.3 施加故障条件后的合格判据
- 6.4 评判准则
- 7 试验方法
- 7.1 环境适应性试验
- 7.2 结构检查
- 7.3 电击防护试验
- 7.4 能量与保护试验
- 7.5 过热及着火试验
- 7.6 机械强度试验
- 7.7 电磁兼容试验
- 7.8 标识与指示试验
- 8 标准的实施
- 附录A(规范性)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安装
- 参考文献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