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消防规范网

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7.2 设计


7.2.1 预注浆钻孔的注浆孔数、布孔方式及钻孔角度等注浆参数的设计,应根据岩层裂隙状态、地下水情况、设备能力、浆液有效扩散半径、钻孔偏斜率和对注浆效果的要求等确定。
7.2.2 预注浆的段长,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钻孔设备及工期要求确定,宜为10~50m,但掘进时应保留止水岩垫(墙)的厚度。注浆孔底距开挖轮廓的边缘,宜为毛洞高度(直径)的0.5~1倍,特殊工程可按计算和试验确定。
7.2.3 衬砌前围岩注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注浆深度宜为3~5m;
      2 应在软弱地层或水量较大处布孔;
      3 大面积渗漏时,布孔宜密,钻孔宜浅;
      4 裂隙渗漏时,布孔宜疏,钻孔宜深;
      5 大股涌水时,布孔应在水流上游,且自涌水点四周由远到近布设。
7.2.4 回填注浆孔的孔径,不宜小于40mm;间距宜为5~10m,并应按梅花形排列。
7.2.5 衬砌后围岩注浆钻孔深入围岩不应大于lm,孔径不宜小于40mm,孔距可根据渗漏水情况确定。
7.2.6 岩石地层预注浆或衬砌后围岩注浆的压力,应大于静水压力0.5~1.5N/Pa,回填注浆及衬砌内注浆的压力应小于0.5MPa。
7.2.7 衬砌内注浆钻孔应根据衬砌渗漏水情况布置,孔深宜为衬砌厚度的1/3~2/3,注浆压力宜为0.5~0.8MPa。

 

条文说明
7.2.2 预注浆的段长,不仅要考虑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主要是把相同孔隙率或裂隙宽度的地层放在同一注浆段内,以便浆液均匀扩散),而且要考虑工作实际和钻孔时间,充分发挥钻机效率,缩短工程建设工期。
    随着液压凿岩台车的引进,凿岩能力加大,因此,注浆段长以10~50m为宜。由于开挖后要留2~3m止浆岩墙,注浆段越长,开挖也越长,工期越短;但钻孔越深,钻孔速度越低,进度越慢。因此,合理选择段长是加快注浆工期的关键。
7.2.6 注浆压力是浆液在裂隙中扩散、充填、压实、脱水的动力。注浆压力太低,浆液就不能充填裂隙,扩散范围也有限,注浆质量也差。注浆压力太高,会引起裂隙扩大,岩层移动和抬升,浆液易扩散到预定注浆范围之外,造成浪费。特别在浅埋隧道,会引起地表隆起,破坏地面设施,造成事故,因此,合理选择注浆压力,是注浆成败的关键。因此规范规定预注浆比静水压力大0.5~1.5MPa,回填注浆及衬砌内注浆压力应小于0.5MPa。
7.2.7 衬砌内注浆通常用于处理结构渗漏水,为防止壁后泥砂涌入影响注浆效果或浆液流失,因此规定孔深宜为壁厚的1/3~2/3。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
微信、QQ、手机浏览器等软件扫一扫 即可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