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水泥工厂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cement plant
GB50295-2016
主编部门: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标准定额总站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17年4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1269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水泥工厂设计规范》的公告
水泥工厂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cement plant
GB50295-2016
主编部门: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标准定额总站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17年4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1269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水泥工厂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水泥工厂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295-2016,自2017年4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6.7.4(1、8、10)、11.2.1(6)、11.3.3(2)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水泥工厂设计规范》GB 50295-2008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6年8月18日
2016年8月18日
本规范是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4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3]169号)的要求,由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对原国家标准《水泥工厂设计规范》GB 50295-2008进行修订的基础上编制完成的。
本规范修订过程中,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14章和8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厂址选择及总体规划,原料与燃料,生产工艺,总图运输,电气及自动化,建筑结构,给水与排水,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及仪表修理,余热利用,职业安全与职业健康等。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1.增加了英文目录。
2.增加了术语。
3.调整了水泥生产线设计规模的划分。
4.增加了对煅烧用油和灭然气的质量要求。
5.增加了协同处置废弃物、烟气脱硝、旁路放风和压缩空气管道的设计内容。
6.增加了节水设计章节。
7.增加了对水泥窑协同处置过程中产生的渗沥液、清洗废水的处置要求。
8.增加了职业安全卫生设计内容。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标准定额总站负责日常管理,由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将有关资料寄送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天津市北辰区引河里北道1号,邮政编码:300400)。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参加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主编单位: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中国中材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拉法基瑞安(北京)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
南京凯盛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凯盛建材工程有限公司
成都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加单位:华润水泥控股有限公司
甘肃祁连山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徐培涛 隋明洁 雷鸣 孟军 狄东仁 郭玉兴 刘涛 李蔚光 范毓林 胡芝娟 高连松 杨路林 白波 刘继开 李惠 李慧荣 冯绍新 丁奇生 张万昌 张志忠 陶翠林 张淑英 汪洋
主要审查人:曾学敏 施敬林 赵国东 Joel.vanderstichelen(周岳) 范晓虹 卢文运 朱晓彬 易建荣 陆秉权 张中伟 李生钰 关悦 栾军 张红娜
条文说明
《水泥工厂设计规范》GB 50295-2016,经住房城乡建设部2016年8月18日以第1269号公告批准发布。
本规范是在《水泥工厂设计规范》GB 50295-2008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上一版的主编单位是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水泥协会,参编单位是中材国际南京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南京凯盛水泥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成都建材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调整了水泥生产线设计规模的划分,增加了对煅烧用油和天然气的质量要求,增加了协同处置废弃物、烟气脱硝、旁路放风和压缩空气管道的设计内容,增加了节水设计章节,增加了对水泥窑协同处置过程中产生的渗沥液、清洗废水的处置要求,增加了职业安全卫生设计内容等。
本规范修订过程中,编制组对国内水泥工厂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水泥工厂建设的实践经验,同时参考了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和技术标准,取得了水泥工厂设计方面的重要技术参数。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水泥工厂设计规范》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范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还着重对强制性条文的强制性理由作了解释。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规范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范规定的参考。
本规范是在《水泥工厂设计规范》GB 50295-2008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上一版的主编单位是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水泥协会,参编单位是中材国际南京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南京凯盛水泥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成都建材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调整了水泥生产线设计规模的划分,增加了对煅烧用油和天然气的质量要求,增加了协同处置废弃物、烟气脱硝、旁路放风和压缩空气管道的设计内容,增加了节水设计章节,增加了对水泥窑协同处置过程中产生的渗沥液、清洗废水的处置要求,增加了职业安全卫生设计内容等。
本规范修订过程中,编制组对国内水泥工厂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水泥工厂建设的实践经验,同时参考了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和技术标准,取得了水泥工厂设计方面的重要技术参数。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水泥工厂设计规范》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范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还着重对强制性条文的强制性理由作了解释。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规范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范规定的参考。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厂址选择及总体规划
- 4.1 厂址选择
- 4.2 厂址选择
- 4.3 土地利用规划
- 5 原料与燃料
- 5.1 原料与燃料
- 5.2 原料
- 5.3 煅烧用燃料
- 5.4 调凝剂
- 5.5 混合材料
- 5.6 配料设计
- 5.7 原料、燃料工艺性能试验
- 5.8 原料、燃料综合利用
- 5.9 废弃物的利用
- 6 生产工艺
- 6.1 一般规定
- 6.2 物料破碎
- 6.3 原料、燃料预均及储存
- 6.4 协同处置废弃物
- 6.5 原料粉磨
- 6.6 生料均化、储存及入窑
- 6.7 煤粉制备
- 6.8 熟料烧成
- 6.9 熟料、混合材料、石膏储存及输送
- 6.10 水泥粉磨
- 6.11 水泥储存
- 6.12 水泥包装、成品堆存及水泥散装
- 6.13 物料烘干
- 6.14 脱硝系统
- 6.15 压缩空气站
- 6.16 压缩空气管道
- 6.17 化验室
- 6.18 耐火材料
- 6.19 工艺计量与测量
- 7 总图运输
- 7.1 总平面设计
- 7.2 交通运输
- 7.3 竖向设计
- 7.4 土(石)方工程
- 7.5 雨水排除
- 7.6 防洪工程
- 7.7 管线综合布置
- 7.8 绿化设计
- 8 电气及自动化
- 8.1 一般规定
- 8.2 供配电系统
- 8.3 35kV~110kV总降压站
- 8.4 6kV~10kV配电站及车间变电所
- 8.5 厂区配电线路
- 8.6 车间配电及拖动控制
- 8.7 照明
- 8.8 防雷保护
- 8.9 电气系统接地
- 8.10 生产过程自动化
- 8.11 控制室
- 8.12 仪表
- 8.13 电缆及抗干扰
- 8.14 自动化系统接地
- 8.15 建筑智能化及消防报警系统
- 8.16 管理信息系统
- 9 建筑结构
- 9.1 一般规定
- 9.2 生产车间与辅助车间
- 9.3 辅助用室、生产管理及生活建筑
- 9.4 建筑构造设计
- 9.5 主要结构选型
- 9.6 结构布置
- 9.7 设计荷载
- 9.8 结构计算
- 10 给水与排水
- 10.1 一般规定
- 10.2 给水
- 10.3 排水
- 10.4 车间给水与排水
- 10.5 消防及消防用水
- 10.6 节水设计
- 11 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
- 11.1 一般规定
- 11.2 供热
- 11.3 通风
- 11.4 空气调节
- 12 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及仪表修理
- 12.1 一般规定
- 12.2 机修车间装备
- 12.3 机修车间布置
- 12.4 机修车间厂房
- 12.5 电气设备及仪表修理
- 12.6 自动化仪表维修
- 13 余热利用
- 14 职业安全与职业健康
- 14.1 一般规定
- 14.2 厂区道路安全
- 14.3 生产和设备安全
- 14.4 建筑安全
- 14.5 电气设备安全
- 14.6 职业病防护
- 14.7 安全警示标志
- 附录A 水泥工厂建(构)筑物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耐火等级及防火间距
- 附录B 水泥工厂厂内道路主要技术指标
- 附录C 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
- 附录D 地下管线、架空管线与建(构)筑物之间最小水平净距
- 附录E 地下管线之间或与铁路、道路交叉的最小垂直净距
- 附录F 结构设计中物料的物理特性参数
- 附录G 水泥工厂建筑物空气调节室内计算温、湿度
- 附录H 水泥工厂建筑物通风换气次数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