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7.3 供暖、通风、空调和地面防冻系统
Ⅰ 一般规定
7.3.1 供暖工程的施工及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的有关规定。
7.3.2 通风、空调工程的施工及验收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的有关规定。
Ⅱ 材料、设备及施工要求
7.3.3 乙二醇溶液管道系统,不应使用镀锌管道及配件。
7.3.4 冷间内的通风管道、阀门及其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
7.3.5 施工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成品、半成品、配件、器具及设备应具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应符合设计要求。
7.3.6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空调末端设备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保持水平。空调末端设备的支吊架应牢固、可靠。冷凝水系统采用充水试验,应以不渗漏为合格。
2 空调冷媒管道穿越墙体或楼板处应设钢制套管,管道接口不得置于套管内,钢制套管应与墙体饰面或楼板底部平齐,上部应高出楼层地面20mm~50mm,并不得将套管作为管道支撑。管道与套管四周间隙应使用不燃绝热材料填塞紧密。
3 通风管道穿越冷间的保温墙体时,通风管道与墙体间的孔隙应采用与冷间墙体相同的保温材料封堵严密,并应按要求做好绝热、隔汽及防火封堵。
4 排烟管道穿越穿堂墙体或楼板处应采用不燃保温材料进行隔热,保温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7.3.7 冷库工程冷间地面下防冻自然通风管的管径、间距和坡度及坡向应符设计要求。
7.3.8 冷库工程冷间地面下土建风道应在合适的位置设出入口,出入口附近宜设集水坑,风道地面应坡向集水坑。
7.3.9 冷库工程冷间地面下防冻架空层的高度、通风窗的位置及尺寸、架空层地面坡度、集水坑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7.3.10 冷库工程冷间地面内防冻加热盘管管材的防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加热管不得暴晒、雨淋,宜储存在40℃以下、避免因环境温度和物理压力受到损害的场所;
2 不得刮、压、折管材和管件,避免管材和管件受到任何损伤;
3 应防止油漆、沥青或其他化学溶剂接触污染加热管的表面;
4 施工过程中,人员不得踩踏加热管。
7.3.11 冷库工程冷间地面内防冻加热盘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现场铺设的加热盘管在敷设前,应根据施工图核定管道的选型、管径、壁厚、间距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应对管道的外观质量和管内是否有杂质等进行检查,确认合格后再进行施工。
2 加热盘管应按照施工图纸设计的定位尺寸进行敷设,同一通路的加热管宜保持水平,不应出现可能集气的拐点。管道安装间断和完毕时,敞口处应随时封堵。
3 冷间地面下敷设的加热盘管不应有接头。在铺设过程中管道出现死折、渗漏等现象时,应整根更换,不应拼接使用。
4 加热管的弯曲半径不得 小于管外径的6倍。
5 加热管弯曲时,圆弧顶部应固定,不应出现死折;圆弧两端宜设固定点。直管段部分固定点间距不宜大于700mm,弯曲管段部分固定点间距不宜大于300mm。
6 加热管穿墙处或出地面处应设置硬质套管,套管应超出墙两侧或高出地面150mm。
7 加热管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水压试验。加热管水压试验和安装验收合格后,在有压状态下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8 混凝土板或填充层施工过程中,应保证加热管内的水压不低于0.6MPa,养护过程中,系统压力应保持不小于0.4MPa。
7.3.12 冷库工程冷间地面防冻加热盘管的分水器和集水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分水器和集水器应加以固定,中心距地面宜为1000mm~1200mm;
2 加热管与分水器和集水器、阀门及管件连接,应采用双密封卡套式、卡压式或滑紧冷扩式挤压夹紧连接。
7.3.13 加热盘管与分水器和集水器牢固连接后,或在混凝土浇筑层养护期后,应对加热管每一通路逐一进行冲洗,至出水清净为止。
7.3.14 环境温度低于5℃时,不宜进行地面加热管道系统的施工,环境温度低于0℃时,不应进行施工。
7.3.15 冷库工程冷间地面内防冻加热盘管水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加热管在浇筑混凝土板或填充层之前和混凝土板或填充层养护期满之后,应分别进行水压试验;
2 试验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试验压力应为1.5倍工作压力,且不得小于0.6MPa。管道系统应缓慢升压,升压时间不得小于15min,压力升至试验压力下稳压10min,压力降不得大于0.02MPa,然后降压至工作压力的1.15倍,稳压2h,外观检查无渗漏应为合格。
7.3.16 冷库工程冷间地面内防冻加热盘管系统调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各环路流量控制和监测装置应运行正常,流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1 各环路流量控制和监测装置应运行正常,流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2 供液温度不宜大于10℃;
3 各测温点温度不得小于2℃;
4 阀门应开启灵活、关闭严密。
4 阀门应开启灵活、关闭严密。
Ⅲ 验收
7.3.17 加热管材质、管径、壁厚、间距、弯曲半径及分水器和集水器、流量计、阀门的规格及相关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标准第7.3.11 条、第7.3.12条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资料和隐蔽前现场查看。
检验数量:全数检查。
7.3.18 冷间地面内敷设的加热盘管不应有接头和可能集气的拐点,管道不应出现死折、渗漏等现象。
检验方法:隐蔽前现场查看。
检验数量:全数检查。
7.3.19 加热管安装完毕且第一次试压合格,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按隐蔽工程要求,组织各有关人员进行中间验收。
7.3.20 冷库工程地面温度监测装置和流量监测装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现场查看。
检验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数量:全数检查。
7.3.21 地面内防冻加热管系统水压试验应符合本标准第7.3.16条的规定。
检验方法:现场观察。
检验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现场观察。
检验数量:全数检查。
7.3.22 通风管道和排烟管道穿墙或楼板处的缝隙填充应符合本标准第7.3.6条第3款和第4款的规定。
检验方法:隐蔽前现场查看。
检验数量:全数检查。
7.3.23 冷库工程冷间地面下防冻地面的垫层、隔汽层、保温隔热层、地下土建风管道的验收应符合本标准第4.6节的有关规定。
条文说明
Ⅰ 一般规定
7.3.1 冷库的供暖工程与其他一般工业项目或民用项目供暖工程相比,没有特殊要求,施工及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的有关规定。
7.3.2 冷库的通风与空调工程主要包括穿堂排烟和通风或空调系统、冷却物冷藏间通风系统、冷库地面防冻系统、制冷机房通风系统、冷库附属用房和配套建筑的排烟、通风和空调系统。通风与空调工程的施工及验收首先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的有关规定。
Ⅱ 材料、设备及施工要求
7.3.3 乙二醇溶液与锌易产生化学反应,加速管道腐蚀,因此本条规定不应使用镀锌管道和配件。
7.3.4 从防止火灾扩散的角度考虑,本条规定了冷间内通风系统管道、阀门及其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
7.3.5 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成品、半成品、配件、器具和设备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质量,本条对此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
7.3.6 本条对冷库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提出了基本要求。强调通风管道穿越冷间维护结构处应加强保温、隔汽和防火要求,避免产生冷桥,同时防止火灾通过风道及其与围护结构之间的缝隙扩散。排烟管道穿越穿堂墙体或楼板处应采取隔热措施,防止温度过高时对墙体或楼板产生不利影响。
7.3.7 冷库工程冷间地面下防冻效果与通风管的管径和间距密切相关,施工中不应轻易改动。夏季通风管中会产生冷凝水,保证风管坡度和坡向符合设计要求,以便冷凝水顺利排放。
7.3.8 地下土建风道设置出入口以便人员进出,夏季风道内冷凝水较多时通过集水坑收集。
7.3.9 冷库工程冷间地面下防冻架空层可通行高度一般不宜小于1m,夏季架空层内会产生较多冷凝水,架空层地面应坡向集水坑以便冷凝水或意外流入雨水的收集。
7.3.10 管材防护不当会影响使用寿命,应在搬运、储存和施工等各个环节加强管理。
7.3.11 本条第3款规定加热盘管埋地部分不应有接头,确保管道在地下部分不发生渗漏。第7款规定在管道试压合格及有压的情况下进行混凝土浇筑,防止对管道造成破坏。
冷库工程地面防冻加热盘管浇筑在结构板或垫层内,施工完成后不易进行维护,因此应加强对每一道工序施工质量的管理。
7.3.12 施工中应保证加热管与分水器、集水器、阀门连接可靠,并且严密、不泄漏。
7.3.13 本条规定是为确保加热管每一通路都顺畅、干净、无杂物。
7.3.14 环境温度降低时,管材的韧性和抗弯曲性能变差,施工难度加大。另外,为避免管道在冲洗、试压和保压过程中被冻坏,环境温度低于0℃时,应停止施工。
7.3.15 加热盘管在混凝土浇筑前进行试压,是为确保每一环路的管道没有渗漏现象发生。混凝土板或填充层养护期满后,应对整个系统进行试压,保证管道及阀门、流量计、分水器、集水器、循环泵等连接处在系统运行时不会发生渗漏。
7.3.16 系统调试在冷库降温后进行,各环路流量、供液温度、地面测点温度应符合要求。
Ⅲ 验收
7.3.17 加热管材质和管径与管道使用寿命相关,管间距大小与冷库地面防冻效果有关。故本条规定应检查产品资料,并根据设计图纸进行现场核对,保证管间距、管径、壁厚、阀门等符合设计和本标准的相关要求。
7.3.18 本条规定了加热盘管不应出现集气拐点,且不得出现死折、渗漏现象。
7.3.19 加热盘管浇筑在混凝土板或垫层内,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无法对加热盘管进行维护检修,因此应保证加热盘管安装符合设计要求和本标准第7.3.11条的相关规定。
7.3.22 通风管道和排烟管道穿墙或楼板处的缝隙应按要求进行填充,是为了防止产生冷桥,同时能够防止火灾时的高温烟气通过缝隙扩散。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7.2 给水排水系统
- 下一节:本标准用词说明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土建工程
- 4.1 材料
- 4.2 模板工程
- 4.3 钢筋工程
- 4.4 混凝土工程
- 4.5 钢结构工程
- 4.6 地面工程
- 4.7 砌体工程
- 4.8 抹灰工程
- 4.9 内装饰工程
- 5 隔汽、保温隔热工程
- 5.1 一般规定
- 5.2 隔汽工程
- 5.3 板状保温材料
- 5.4 喷涂硬泡聚氨酯保温材料
- 5.5 金属面绝热夹芯板材料
- 5.6 冷库门
- 6 制冷工程
- 6.1 一般规定
- 6.2 制冷设备安装
- 6.3 阀门、过滤器、自控元件及仪表安装
- 6.4 制冷管道加工、制作与安装
- 6.5 制冷系统吹扫与排污
- 6.6 制冷系统检查和试验
- 6.7 制冷设备和管道的防腐及绝热
- 6.8 制冷剂充注及回收
- 6.9 制冷系统试运转
- 6.10 工程验收
- 7 设备工程
- 7.1 电气与制冷控制系统
- 7.2 给水排水系统
- 7.3 供暖、通风、空调和地面防冻系统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