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2.3 内容安全
12.3.1 公用互联网应在业务的审核、检查、拨测等环节部署内容安全管理和技术手段。
12.3.2 公用互联网宜在IDC出口处、网间互联处和网络内不同层次之间设置流量检测与控制系统,应主要实现下列功能:
1 异常流量检测及控制;
2 不良信息检测及控制。
条文说明
12.3.1 内容安全是IP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不良信息的治理、防止信息泄漏、对信息进行校检及备份等。
12.3.2 互联网面临着众多的内容安全威胁,增强流量检测与控制能力是保障网络内容安全的有效技术手段。在网络中部署流量检测与控制系统,作为实现内容安全技术设施的一部分,是实现互联网“业务可识别”的重要技术措施。
流量检测与控制系统的流量检测功能实现可根据需求选择采用深度流检测、深度包检测技术或采用直路、旁路或直路一旁路联动三种方式进行系统部署和控制。
流量检测与控制系统的设置不应影响IP网络的网络性能。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代号
- 2.1 术语
- 2.2 代号
- 3 网络组成与功能
- 3.1 组成
- 3.2 功能
- 4 网络结构
- 4.1 网络层次
- 4.2 节点设置
- 4.3 中继电路组织
- 4.4 中继电路带宽计算
- 5 路由协议与路由策略
- 5.1 路由协议
- 5.2 路由策略
- 6 网间互联
- 6.1 国内网间互联
- 6.2 国际网间互联
- 6.3 网间互联路由策略
- 7 网络管理
- 7.1 网管体系结构
- 7.2 网管接口
- 7.3 网管功能
- 8 传送技术
- 9 业务承载和接入
- 10 编号方案、地址分配与域名系统
- 10.1 编号方案
- 10.2 地址分配
- 10.3 域名系统
- 11 网络性能与服务质量
- 11.1 网络性能
- 11.2 服务质量
- 12 网络与信息安全
- 12.1 安全目标与框架
- 12.2 安全管理
- 12.3 内容安全
- 12.4 业务安全
- 12.5 网络安全
- 13 设备配置原则
- 14 机房设计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