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5.3 辅助生产区及火炬区的布置
5.3.1 变配电站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架空输电线路的总变电站应布置在厂区边缘,区域变配电站应靠近负荷中心;
1 采用架空输电线路的总变电站应布置在厂区边缘,区域变配电站应靠近负荷中心;
2 不应布置在地势低洼地段;
3 应远离高温、强振源地段;
4 宜布置在生产、储存或装卸较空气重的可燃气体、腐蚀性气体和粉尘的场所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5 宜布置在产生水雾的场所冬季最大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5.3.2 锅炉房宜靠近负荷中心,且宜布置在地势较低处。
5.3.3 空气氮气站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布置在空气洁净的地段,宜位于可能散发可燃、有毒、腐蚀性气体及粉尘场所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1 应布置在空气洁净的地段,宜位于可能散发可燃、有毒、腐蚀性气体及粉尘场所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2 液氮、液氧空分设备的吸风口与散发可燃气体场所的防护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氧气站设计规范》GB 50030的规定;
3 压缩空气设备或厂房应靠近负荷中心,与有噪声、振动防护要求场所的防护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的规定。
5.3.4 给水处理场宜布置在原水进厂的方位,且应避免粉尘、有毒气体、污水对水质的影响。
5.3.5 循环水场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靠近负荷中心;
1 应靠近负荷中心;
2 应远离火炬、加热炉等热源体;
3 应避免可溶于水的化学物质和粉尘影响水质;
4 宜布置在变配电站、主干道路、露天工艺装置冬季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5 宜布置在通风良好的开阔地段;
6 冷却塔与相邻设施的最小水平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的规定。
5.3.7 事故存液池及雨水收集池宜靠近污水处理场布置,且宜位于地势较低处。6 冷却塔与相邻设施的最小水平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的规定。
5.3.6 污水处理场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位于厂区或居住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2 宜位于厂区边缘且处于全厂地势较低处;
3 宜布置在靠近污水排放出口的地段。
5.3.8 火炬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位于生产区、全厂性重要设施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2 应避开窝风地带;
3 当有多个火炬塔架时,宜集中布置在同一个区域,辐射热不应影响相邻火炬的检修和运行。
条文说明
5.3.1 变配电站是工厂的动力设施,为了确保安全供电,本条提出5款原则性要求,说明如下:
1 采用架空的高压输电线路进出线,对方位和线路走向都有一定的技术要求;采用架空输电线路的总变电站布置在厂区边缘,可以方便架空输电线路进出工厂,避免高压架空电力线穿越厂区。
区域变配电站靠近负荷中心,可以大大缩减低压电缆的长度和占地宽度,保证供电,减少建设投资和用地面积。
2 地势低洼地段一旦被水淹没,将会导致变配电站短路、停电,甚至引起安全事故。
2 地势低洼地段一旦被水淹没,将会导致变配电站短路、停电,甚至引起安全事故。
3 高温影响变配电的散热,强振可能损伤电气设备,造成停电事故。
4 变配电站可能产生火花,生产、储存或装卸较空气重的可燃气体一旦飘散到变配电站,遇到火花引燃,引起回火,产生火灾或爆炸事故。
电气设备受到腐蚀性气体的腐蚀和粉尘的污染后,会使绝缘电阻的功能大大下降,泄漏电流增大,电压降低,影响正常供电,甚至造成短路事故。
将变配电站布置在生产、储存或装卸较空气重的可燃气体、腐蚀性气体和粉尘的场所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可燃气体、腐蚀性气体和粉尘飘向变配电站的概率最小,引起事故的概率最小。
5 冬季,产生水雾的场所水雾较大,水雾遇到变配电站可能引起短路、停电事故。将变配电站布置在产生水雾的场所冬季最大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可以有效地防止水雾飘向变配电站。
5.3.2 锅炉房靠近负荷中心,可以缩短保温管道的长度,减少建设投资。锅炉房布置在地势较低处,可以提高冷凝水回收水管内水压差,节省能耗。
5.3.3 本规范编制组对已建成的天然气净化厂进行了调研。少数天然气净化厂单独建设氮气站、氧气站和压缩空气站,多数情况下生产氮气、氧气、压缩空气的设备或厂房合并建设组成空气氮气站。
1 不管是单独建设的氮气站、氧气站或压缩空气站,还是合并建设的空气氮气站,都是将空气分离而生产氮气、氧气或将空气加压而生产压缩空气,为了提高压缩空气、氮气、氧气的纯度,确保安全生产,要求吸入的空气必须洁净。为了防止可燃、有毒、腐蚀性气体及粉尘混入压缩空气、氮气、氧气,规定将空分装置和压缩空气站布置在散发可燃、有毒、腐蚀性气体及粉尘场所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电气设备受到腐蚀性气体的腐蚀和粉尘的污染后,会使绝缘电阻的功能大大下降,泄漏电流增大,电压降低,影响正常供电,甚至造成短路事故。
将变配电站布置在生产、储存或装卸较空气重的可燃气体、腐蚀性气体和粉尘的场所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可燃气体、腐蚀性气体和粉尘飘向变配电站的概率最小,引起事故的概率最小。
5 冬季,产生水雾的场所水雾较大,水雾遇到变配电站可能引起短路、停电事故。将变配电站布置在产生水雾的场所冬季最大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可以有效地防止水雾飘向变配电站。
5.3.2 锅炉房靠近负荷中心,可以缩短保温管道的长度,减少建设投资。锅炉房布置在地势较低处,可以提高冷凝水回收水管内水压差,节省能耗。
5.3.3 本规范编制组对已建成的天然气净化厂进行了调研。少数天然气净化厂单独建设氮气站、氧气站和压缩空气站,多数情况下生产氮气、氧气、压缩空气的设备或厂房合并建设组成空气氮气站。
1 不管是单独建设的氮气站、氧气站或压缩空气站,还是合并建设的空气氮气站,都是将空气分离而生产氮气、氧气或将空气加压而生产压缩空气,为了提高压缩空气、氮气、氧气的纯度,确保安全生产,要求吸入的空气必须洁净。为了防止可燃、有毒、腐蚀性气体及粉尘混入压缩空气、氮气、氧气,规定将空分装置和压缩空气站布置在散发可燃、有毒、腐蚀性气体及粉尘场所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2 本款所指的液氮、液氧空分设备为采用深度冷却分离法从空气中分离出液氮或液氧的空分设备。
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乙烷在天然气中的含量为5%~10%。甲烷、乙烷、氮气、氧气的液化临界温度详见表5。
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乙烷在天然气中的含量为5%~10%。甲烷、乙烷、氮气、氧气的液化临界温度详见表5。
表5 甲烷、乙烷、氮气、氧气的液化临界温度
从表5可以看出,氮气和氧气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液化临界温度都低于甲烷和乙烷,当采用深度冷却分离法从空气中分离出液氮或液氧的同时,就已经把从吸风口吸入的可燃气体甲烷和乙烷一起液化了。
空分设备吸入可燃气体可能引起爆炸。天然气净化厂分离的液氧主要用于电焊、电割,如果液氧中含有液态的甲烷和乙烷,一旦汽化且与空气混合,遇到电焊或电割的火花时可能引起爆炸。天然气净化厂分离的液氮主要用于氮气置换或氮气吹扫,而天然气管道或设备中可能存在硫化铁粉末,硫化铁粉末氧化可能自燃或产生高温,如果液氮中含有液态的甲烷和乙烷,一旦汽化且与空气混合,遇到氧化自燃或高温的硫化铁粉末可能燃烧或爆炸。因此,要求空分设备的吸风口与散发可燃气体场所的防护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氧气站设计规范》GB 50030的有关规定。
3 压缩空气站靠近负荷中心,可节省管道,减少压力损失,减少电耗,保证供气压力。压缩空气站与有噪声、振动防护要求场所的防护距离,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有明确的规定。
5.3.4 给水处理场布置在原水进厂的方位,可以缩短原水管道的长度,减少建设投资和长期运行成本,降低能耗。粉尘、有毒气体、污水对给水处理场构成污染,一方面可能增加给水处理的难度;另一方面还可能出现处理好的新鲜水再次被污染。
5.3.5 本条为循环水场布置原则,对各款的说明如下:
空分设备吸入可燃气体可能引起爆炸。天然气净化厂分离的液氧主要用于电焊、电割,如果液氧中含有液态的甲烷和乙烷,一旦汽化且与空气混合,遇到电焊或电割的火花时可能引起爆炸。天然气净化厂分离的液氮主要用于氮气置换或氮气吹扫,而天然气管道或设备中可能存在硫化铁粉末,硫化铁粉末氧化可能自燃或产生高温,如果液氮中含有液态的甲烷和乙烷,一旦汽化且与空气混合,遇到氧化自燃或高温的硫化铁粉末可能燃烧或爆炸。因此,要求空分设备的吸风口与散发可燃气体场所的防护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氧气站设计规范》GB 50030的有关规定。
3 压缩空气站靠近负荷中心,可节省管道,减少压力损失,减少电耗,保证供气压力。压缩空气站与有噪声、振动防护要求场所的防护距离,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有明确的规定。
5.3.4 给水处理场布置在原水进厂的方位,可以缩短原水管道的长度,减少建设投资和长期运行成本,降低能耗。粉尘、有毒气体、污水对给水处理场构成污染,一方面可能增加给水处理的难度;另一方面还可能出现处理好的新鲜水再次被污染。
5.3.5 本条为循环水场布置原则,对各款的说明如下:
1 循环水场靠近负荷中心,可以缩短循环水管道的长度,减少建设投资和长期运行成本,降低能耗。
2 远离热源有利于提高循环水的冷却效果。
3 可溶于水的化学物质和粉尘对循环水的水质影响较大,水质被污染后可能增加循环水的处理成本。
4 冬季寒冷地区,循环水场产生的水雾会在变配电站的输电线路、主干道路、露天工艺装置上结冰,影响生产安全,不利的风向会扩大水雾的波及范围。
5 循环水场布置在通风良好的开阔地段,有利于循环水迅速冷却,降低工厂的能耗和长期运行成本。
5.3.6 制定本条规定旨在减少污水处理场对厂区或居住区的环境污染,并便于污水的收集和外排。
5.3.7 事故存液池及雨水收集池可与污水处理场联合布置。事故存液池及雨水收集池布置在较低处,便于自流收集,节约能源。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5.2 生产区的布置
- 下一节:5.4 厂前区的布置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厂址选择
- 5 总平面布置
- 5.1 一般规定
- 5.2 生产区的布置
- 5.3 辅助生产区及火炬区的布置
- 5.4 厂前区的布置
- 5.5 仓库区及装卸设施的布置
- 5.6 围墙大门的布置
- 6 工艺装置
- 6.1 一般规定
- 6.2 工艺方法及参数选用
- 6.3 设备的工艺设计
- 6.4 装置设备及管道布置
- 7 辅助生产设施
- 7.1 硫黄成型、包装和储存
- 7.2 火炬及放空系统
- 7.3 燃料气系统
- 8 公用工程
- 8.1 给排水及消防
- 8.2 供热
- 8.3 供配电
- 8.4 通信
- 9 仪表与自动控制
- 9.1 一般规定
- 9.2 仪表控制系统设计
- 9.3 计算机控制系统
- 10 设备及管道组件
- 10.1 一般规定
- 10.2 选材
- 10.3 设计与制造
- 11 防腐与绝热
- 11.1 防腐
- 11.2 绝热
- 12 建筑与结构
- 12.1 建筑
- 12.2 结构
- 13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 14 道路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