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9.1 系统构成
9.1.1 系统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充电站监控系统应由站控层、间隔层及网络设备构成;
2 站控层应实现充电站内运行各系统的人机交互,应实现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实时显示,设备的远方控制以及数据的存储、查询和统计等,可与相关系统通信;
3 间隔层应能采集设备运行状态及运行数据,应具备向站控层上传数据、接收和执行站控层的控制命令的功能。
9.1.2 充电站监控系统可根据充电站的规模和硬件构成选择配置下列设备:
1 服务器、工作站和打印机等站控层设备;
2 充电设备测控单元、供配电设备测控单元和安防终端等间隔层设备;
3 网络交换设备、通信网关、光电转换设备、网络连线、电缆和光缆等网络设备。
9.1.3 系统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站控层配置应能满足整个系统的功能要求及性能指标要求,主机容量应与监控系统所控制采集的设计容量相适应,并应留有扩充裕度;
2 主机系统宜采用单机配置,规模较大的充电站可采用双机冗余配置,热备用运行;
3 应设置时钟同步系统,其同步脉冲输出接口及数字接口应满足系统配置要求。
顶部
- 上一节:9 监控及通信系统
- 下一节:9.2 充电监控系统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规模及站址选择
- 3.1 规模
- 3.2 站址选择
- 4 总平面布置
- 4.1 一般规定
- 4.2 设备及建筑布置
- 4.3 道路
- 5 充电系统
- 5.1 非车载充电机
- 5.2 交流充电桩
- 6 供配电系统
- 7 电能质量
- 8 计量
- 9 监控及通信系统
- 9.1 系统构成
- 9.2 充电监控系统
- 9.3 供电监控系统
- 9.4 安防监控系统
- 9.5 通信系统
- 10 土建
- 10.1 建(构)筑物
- 10.2 给水排水
- 10.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 10.4 接地与照明
- 11 消防
- 11.1 一般规定
- 11.2 室外充电站
- 11.3 室内充电站
- 12 节能与环保
- 12.1 建筑物、设备及材料节能
- 12.2 噪声控制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