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消防规范网

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0.2 界面处理


(Ⅰ)主控项目
10.2.1 经修整露出骨料新面的混凝土加固粘贴部位,应进一步按设计要求修复平整,并采用结构修补胶对较大孔洞、凹面、露筋等缺陷进行修补、复原;对有段差、内转角的部位应抹成平滑的曲面;对构件截面的棱角,应打磨成圆弧半径不小于25mm的圆角。在完成以上加工后,应将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触摸,并辅以圆弧样板(靠尺)检查。
10.2.2 粘贴纤维材料部位的混凝土,其表层含水率不宜大于4%,且不应大于6%。对含水率超限的混凝土应进行人工干燥处理,或改用高潮湿面专用的结构胶粘贴。
    检查数量:每根梁、柱构件不少于1处;每100m2板、墙不少于3处;不足100m2的工程,也应检查3处。
    检验方法:用含水率测定仪检测。
10.2.3 当粘贴纤维材料采用的粘结材料是配有底胶的结构胶粘剂时,应按底胶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涂刷和养护,不得擅自免去涂刷底胶的工序。若粘贴纤维材料采用的粘结材料是免底涂胶粘剂,应检查其产品名称、型号及产品使用说明书,并经监理单位确认后,方允许免涂底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监督涂刷底胶并检查底胶进场复验报告及施工记录。
10.2.4 底胶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提供的工艺条件配制,但拌匀后应立即抽样检测底胶的初黏度。其检测结果应符合本规范表4.4.6的要求,且不得以添加溶剂或稀释剂的方法来改变其黏度,一经发现应予弃用,已涂刷部位应予返工。底胶指干时,其表面若有凸起处,应用细砂纸磨光,并应重刷一遍。底胶涂刷完毕应静置固化至指干时,才能继续施工。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监理人员旁站监督其配制并检查初黏度检测报告;若怀疑掺有溶剂或稀释剂,应取样送检。
(Ⅱ) 一般项目
10.2.5 若在底胶指干时,未能及时粘贴纤维材料,则应等待12h后粘贴,且应在粘贴前用细软羊毛刷或洁净棉纱团沾工业丙酮擦拭一遍,以清除不洁残留物和新落的灰尘。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并检查施工记录。
条文说明
10.2.1 原结构构件及其加固部位除应按本规范第3.0.4条及第3.0.5条的规定进行清理和修整外,尚应对其粘贴纤维复合材的部位进行必要的局部找平或修补,才能进行打磨和糙化处理。因为试验表明:有凹面的部位在粘贴纤维复合材后易产生拉应力,从而留下剥离的隐患;而有段差或内转角的部位更需抹成平滑的曲面,才能避免纤维发生弯折,影响其受力性能。
    另外,从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2006第9.9.9条的规定可知,圆化半径r的取值,与材料和构件的种类有关,但若设计未作规定,则应从稳健的考虑出发,一律取r≥25mm。试验和计算表明,r越大,对构件受力越有利。只是由于保护层厚度的限制,无法取用更大的r值。
10.2.2 混凝土表层含水率超过4%时,其胶粘效果将显著下降。因此,需要进行人工干燥处理。粘贴面积较大时,可考虑用红外线灯照射,或热风吹干。其实采用高潮湿面用的结构胶,其价格也不贵,只是需要提前订货而已。
10.2.4 参阅本规范第10.1.2条的条文说明。
10.2.5 使用工业丙酮擦拭混凝土表面有两个目的:一是进一步清除粘附在加固粘合面上的不洁残留物和新落的灰尘,更好地保证胶粘质量;二是通过擦拭工业丙酮,可以复查前道工序有无疏漏或欠缺之处,以便及时弥补,免得造成返工。因此,也是前道工序质量合格的保障措施。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550-2010
微信、QQ、手机浏览器等软件扫一扫 即可阅读
手机APP下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