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1.4 挠度计算
11.4.1 组合梁的挠度应分别按荷载的标准组合和准永久组合进行计算,以其中的较大值作为依据。挠度计算可按结构力学公式进行,仅受正弯矩作用的组合梁,其抗弯刚度应取考虑滑移效应的折减刚度,连续组合梁应按变截面刚度梁(见第11.1.3条)进行计算。在上述两种荷载组合中,组合梁应各取其相应的折减刚度。
11.4.2 组合梁考虑滑移效应的折减刚度B可按下式确定:
式中 E——钢梁的弹性模量;
Ieq——组合梁的换算截面惯性矩;对荷截的标准组合,可将截面中的混凝土翼板有效宽度除以钢材与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比值aE换算为钢截面宽度后,计算整个截面的惯性矩;对荷载的准永久组合,则除以2aE进行换算;对于钢梁与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构成的组合梁,取其较弱截面的换算截面进行计算,且不计压型钢板的作用;
ζ——刚度折减系数,按11.4.3条进行计算。
11.4.3 刚度折减系数ζ;按下式计算(当ζ≤0时,取;ζ=0):
式中 Acf——混凝土翼板截面面积;对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的翼板,取其较弱截面的面积,且不考虑压型钢板;
A——钢梁截面面积;
I——钢梁截面惯性矩;
Icf——混凝土翼板的截面惯性矩;对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的翼板,取其较弱截面的惯性矩,且不考虑压型钢板;
dc——钢梁截面形心到混凝土翼板截面(对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为其较弱截面)形心的距离;
h——组合梁截面高度;
l——组合梁的跨度(mm);
k——抗剪连接件刚度系数,k=Nvc(N/mm);
p——抗剪连接件的纵向平均间距(mm);
ns——抗剪连接件在一根梁上的列数;
aE——钢材与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比值。
注:当按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进行计算时,公式(11.4.3-4)和(11.4.3-6)中的aE应乘以2。
11.4.2 组合梁考虑滑移效应的折减刚度B可按下式确定:
Ieq——组合梁的换算截面惯性矩;对荷截的标准组合,可将截面中的混凝土翼板有效宽度除以钢材与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比值aE换算为钢截面宽度后,计算整个截面的惯性矩;对荷载的准永久组合,则除以2aE进行换算;对于钢梁与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构成的组合梁,取其较弱截面的换算截面进行计算,且不计压型钢板的作用;
ζ——刚度折减系数,按11.4.3条进行计算。
11.4.3 刚度折减系数ζ;按下式计算(当ζ≤0时,取;ζ=0):
A——钢梁截面面积;
I——钢梁截面惯性矩;
Icf——混凝土翼板的截面惯性矩;对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的翼板,取其较弱截面的惯性矩,且不考虑压型钢板;
dc——钢梁截面形心到混凝土翼板截面(对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为其较弱截面)形心的距离;
h——组合梁截面高度;
l——组合梁的跨度(mm);
k——抗剪连接件刚度系数,k=Nvc(N/mm);
p——抗剪连接件的纵向平均间距(mm);
ns——抗剪连接件在一根梁上的列数;
aE——钢材与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比值。
注:当按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进行计算时,公式(11.4.3-4)和(11.4.3-6)中的aE应乘以2。
条文说明
11.4.1 组合梁的挠度计算与钢筋混凝土梁类似,需要分别计算在荷载标准组合及荷载准永久组合下的截面折减刚度并以此来计算组合梁的挠度,其最大值应符合本规范第3.5节的要求。
11.4.2、11.4.3 国内外试验研究表明,采用栓钉、槽钢等柔性抗剪连接件舶钢-混凝土组合梁,连接件在传递钢梁与混凝土翼板交界面的剪力时,本身会发生变形,其周围的混凝土亦会发生压缩变形,导致钢梁与混凝土翼板的交界面产生滑移应变,引起附加曲率,从而引起附加挠度。可以通过对组合梁的换算截面抗弯刚度EIeq进行折减的方法来考虑滑移效应。规范公式(11.4.2)是考虑滑移效应的组合梁折减刚度的计算方法,它既适用于完全抗剪连接组合梁,也适用于部分抗剪连接组合梁和钢梁与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构成的组合梁。对于后者,抗剪连接件刚度系数k应按本规范11.3.2条予以折减。
本条所列的挠度计算方法,详见聂建国“考虑滑移效应的钢-混凝土组合梁变形计算的折减刚度法”,《土木工程学报》,1995年第5期。
11.4.2、11.4.3 国内外试验研究表明,采用栓钉、槽钢等柔性抗剪连接件舶钢-混凝土组合梁,连接件在传递钢梁与混凝土翼板交界面的剪力时,本身会发生变形,其周围的混凝土亦会发生压缩变形,导致钢梁与混凝土翼板的交界面产生滑移应变,引起附加曲率,从而引起附加挠度。可以通过对组合梁的换算截面抗弯刚度EIeq进行折减的方法来考虑滑移效应。规范公式(11.4.2)是考虑滑移效应的组合梁折减刚度的计算方法,它既适用于完全抗剪连接组合梁,也适用于部分抗剪连接组合梁和钢梁与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构成的组合梁。对于后者,抗剪连接件刚度系数k应按本规范11.3.2条予以折减。
本条所列的挠度计算方法,详见聂建国“考虑滑移效应的钢-混凝土组合梁变形计算的折减刚度法”,《土木工程学报》,1995年第5期。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11.3 抗剪连接件的计算
- 下一节:11.5 构造要求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基本设计规定
- 3.1 设计原则
- 3.2 荷载和荷载效应计算
- 3.3 材料选用
- 3.4 设计指标
- 3.5 结构或构件变形的规定
- 4 受弯构件的计算
- 4.1 强度
- 4.2 整体稳定
- 4.3 局部稳定
- 4.4 组合梁腹板考虑屈曲后强度的计算
- 5 轴心受力构件和拉弯、压弯构件的计算
- 5.1 轴心受力构件
- 5.2 拉弯构件和压弯构件
- 5.3 构件的计算长度和容许长细比
- 5.4 受压构件的局部稳定
- 6 疲劳计算
- 6.1 一般规定
- 6.2 疲劳计算
- 7 连接计算
- 7.1 焊缝连接
- 7.2 紧固件(螺栓、铆钉等)连接
- 7.3 组合工字粱翼缘连接
- 7.4 粱与柱的刚性连接
- 7.5 连接节点处板件的计算
- 7.6 支座
- 8 构造要求
- 8.1 一般规定
- 8.2 焊缝连接
- 8.3 螺栓连接和铆钉连接
- 8.4 结构构件
- 8.5 对吊车梁和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的要求
- 8.6 大跨度屋盖结构
- 8.7 提高寒冷地区结构抗脆断能力的要求
- 8.8 制作、运输和安装
- 8.9 防护和隔热
- 9 塑性设计
- 9.1 一般规定
- 9.2 构件的计算
- 9.3 容许长细比和构造要求
- 10 钢管结构
- 10.1 一般规定
- 10.2 构造要求
- 10.3 杆件和节点承载力
- 11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
- 11.1 一般规定
- 11.2 组合梁设计
- 11.3 抗剪连接件的计算
- 11.4 挠度计算
- 11.5 构造要求
- 附录A 结构或构件的变形容许值
- 附录B 梁的整体稳定系数
- 附录C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 附录D 柱的计算长度系数
- 附录E 疲劳计算的构件和连接分类
- 附录F 桁架节点板在斜腹杆压力作用下的稳定计算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