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4.3 屠宰车间
4.3.1 屠宰车间应包括屠宰间、副产品加工间、检验室、工器具清洗消毒间及其他辅助设备用房等。
4.3.2 屠宰车间最小建筑面积宜符合表4.3.2的规定。
4.3.3 屠宰车间中致昏放血区、集血区、剥皮加工区应为非清洁区,胴体加工区应为清洁区;头、蹄、尾和肠胃加工区应为副产品加工非清洁区,心、肝、肺加工区应为副产品加工清洁区。车间建筑平面布置时,清洁区与非清洁区之间应隔断划分,清洁区与非清洁区人流、物流不得交叉。
4.3.4 屠宰车间建筑宜为单层或二层。牛屠宰车间净高不应低于6.0m,羊屠宰车间净高不应低于4.5m。
4.3.5 赶畜道在接近宰杀设备处应收窄到只能供一头牛或一只羊通行的宽度。
4.3.6 屠宰车间内与沥血线路平行且不低于沥血轨道高度的墙体表面应光滑平整、耐冲洗和不渗水。
4.3.7 屠宰车间地面应沿生产线设排水明沟,位置宜在生产线吊轨下方。
4.3.8 屠宰间地面排水坡度不应小于1.0%。
4.3.9 非清洁区用房宜设气楼增强通风与采光。
4.3.10 检验室应设置在靠近屠宰生产线的采样处,其面积应符合卫生检验的需要。
4.3.11 屠宰间的疑病胴体间应设置在胴体、内脏检验轨道末端附近,且宜有直通室外的出口。疑病胴体间房间温度不应高于4℃。
4.3.12 屠宰间应设置工(器)具清洗消毒间和维修间。
4.3.13 屠宰间内运输小车的通道宽度:单向不应小于1.5m,双向不应小于2.5m。
4.3.2 屠宰车间最小建筑面积宜符合表4.3.2的规定。
表4.3.2 屠宰车间最小建筑面积

4.3.4 屠宰车间建筑宜为单层或二层。牛屠宰车间净高不应低于6.0m,羊屠宰车间净高不应低于4.5m。
4.3.5 赶畜道在接近宰杀设备处应收窄到只能供一头牛或一只羊通行的宽度。
4.3.6 屠宰车间内与沥血线路平行且不低于沥血轨道高度的墙体表面应光滑平整、耐冲洗和不渗水。
4.3.7 屠宰车间地面应沿生产线设排水明沟,位置宜在生产线吊轨下方。
4.3.8 屠宰间地面排水坡度不应小于1.0%。
4.3.9 非清洁区用房宜设气楼增强通风与采光。
4.3.10 检验室应设置在靠近屠宰生产线的采样处,其面积应符合卫生检验的需要。
4.3.11 屠宰间的疑病胴体间应设置在胴体、内脏检验轨道末端附近,且宜有直通室外的出口。疑病胴体间房间温度不应高于4℃。
4.3.12 屠宰间应设置工(器)具清洗消毒间和维修间。
4.3.13 屠宰间内运输小车的通道宽度:单向不应小于1.5m,双向不应小于2.5m。
条文说明
4.3.2 屠宰车间平均单班每头(只)最小建筑面积系根据原行业标准的统计数据,结合近年对新建屠宰车间的调研数据统计与分析确定的。
4.3.4 车间层高应能满足生产、设备安装、维修及通风、采光的要求。
4.3.6 由于部分牛羊在宰杀放血后会苏醒挣扎,造成血液飞溅至墙壁高处。所以此段墙体表面应便于冲洗墙面血污,保持车间卫生。
4.3.4 车间层高应能满足生产、设备安装、维修及通风、采光的要求。
4.3.6 由于部分牛羊在宰杀放血后会苏醒挣扎,造成血液飞溅至墙壁高处。所以此段墙体表面应便于冲洗墙面血污,保持车间卫生。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厂址选择和总平面布置
- 3.1 厂址选择
- 3.2 总平面布置
- 3.3 环境卫生
- 4 建筑
- 4.1 一般规定
- 4.2 待宰间
- 4.3 屠宰车间
- 4.4 分割车间
- 4.5 冷却间、冻结间、暂存间与发货间
- 4.6 人员卫生与生活用房
- 4.7 防火与疏散
- 4.8 室内装修
- 5 结构
- 5.1 一般规定
- 5.2 荷载
- 5.3 材料
- 5.4 涂装及防护
- 6 屠宰与分割
- 6.1 一般规定
- 6.2 致昏放血
- 6.3 牛羊剥皮、烫毛加工
- 6.4 胴体加工
- 6.5 副产品加工
- 6.6 急宰、病害牛羊胴体和病害牛羊产品生物安全处理
- 6.7 分割加工
- 7 兽医食品卫生检验
- 8 制冷工艺
- 8.1 一般规定
- 8.2 产品冷却
- 8.3 产品冻结
- 9 给水排水
- 9.1 一般规定
- 9.2 给水及热水供应
- 9.3 排水
- 9.4 消防给水及灭火设备
- 10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 10.1 一般规定
- 10.2 供暖
- 10.3 通风与空调
- 10.4 消防与排烟
- 10.5 蒸汽、压缩空气、空调和供暖管道
- 11 电气
- 11.1 一般规定
- 11.2 配电
- 11.3 照明
- 本规范用词说明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