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6.10 防烟排烟系统
6.10.1 外观检查
6.10.1.1 正压送风机、排烟风机、补风机:
a) 风机标识及铭牌清晰,外观完好,无明显锈蚀;
b) 风机出口方向应正确,风机外壳至墙壁或其他设备的距离不应小于600mm;吊装风机的支、吊架应焊接牢固、安装可靠;
c) 风机应设在混凝土或钢架基础上,不应设置减振装置;若排烟系统与通风空调系统共用且需要设置减振装置时,不应使用橡胶减振装置;
d) 风机驱动装置的外露部位应装设防护罩;直通大气的进、出风口应装设防护网或采取其他安全设施,并应设防雨措施。
6.10.1.2 送风口、排烟阀、排烟口:
a)常闭送风口、排烟阀或排烟口的手动驱动装置应安装牢固、明显可见,距楼地面1.3m~1.5m之间,手动驱动装置操作应灵活;
b) 送风口、排烟阀或排烟口应固定牢靠,表面平整、不变形,调节灵活;
c) 排烟口1.5m范围内不应存在可燃物或可燃构件。
6.10.1.3 排烟窗:
a) 排烟窗外观应完好,安装牢固、无封堵;
b) 手动开启机构或按钮应固定安装在距楼地面1.3m~1.5m之间,并应便于操作、明显可见处;
c) 自动排烟窗驱动装置的安装应符合设计和产品技术文件要求,并应灵活、可靠。
6.10.1.4 风管:
a) 风管接口应严密、牢固,不应凸入管内和法兰外,表面应整洁、无锈蚀;
b) 风管穿越隔墙或楼板时,风管与隔墙之间的空隙应采用水泥砂浆等不燃材料严密填塞;
c) 风管与风机的连接宜采用法兰连接,或采用不燃材料的柔性短管连接;
d) 吊顶内的排烟管道应采用不燃材料隔热,并应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的距离。
6.10.1.5 挡烟垂壁:
a) 挡烟垂壁表面应平整、涂层均匀;
b) 活动挡烟垂壁应牢固、无脱落,与柱或墙面的缝隙不应大于60mm,由两块或两块以上的挡烟垂帘组成的连续性挡烟垂壁,各块之间不应有缝隙,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
c) 活动挡烟垂壁的手动操作按钮应固定安装在距楼地面1.3m~1.5m之间,便于操作、明显可见处。
6.10.2 功能测试
6.10.2.1 正压送风机、排烟风机、补风机:
a) 手动开启风机,风机应正常运转,叶轮旋转方向应正确、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与声响,消防控制室应能接收反馈信号;
b) 应能在消防控制室手动控制风机的启动、停止,风机的启动、停止状态信号应能反馈至消防控制室;
c) 当风机进、出风管上安装单向风阀或电动风阀时,风阀的开启与关闭应与风机的启动、停止同步。
6.10.2.2 常闭送风口、排烟阀或排烟口:
a) 进行手动开启、复位试验,阀门动作应灵敏、可靠,远距离控制机构的脱扣钢丝连接不应松弛、脱落;
b) 模拟火灾,相应区域火灾报警后,同一防火分区的常闭送风口和同一防烟分区内的排烟阀或排烟口应联动开启;
c) 阀门开启后的状态信号应能反馈至消防控制室;阀门开启后应能启动相应的风机;
d) 测量送风口、排烟口的风向及风速,应符合设计要求。
6.10.2.3 排烟防火阀:
a) 进行手动关闭、复位试验,阀门动作应灵敏、可靠,关闭应严密;
b) 阀门关闭后的状态信号应能反馈至消防控制室;
c) 阀门关闭后应能联动相应的风机停止。
6.10.2.4 活动挡烟垂壁:
a) 手动操作挡烟垂壁按钮进行开启、复位试验,挡烟垂壁应灵敏,启动、停止及下降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b) 挡烟垂壁下降到设计高度后应能将状态信号反馈至消防控制室;
c) 模拟火灾,相应区域火灾报警后,同一防烟分区内挡烟垂壁应在60s以内联动下降到设计高度。
6.10.2.5 自动排烟窗:
手动及控制室开启电动排烟窗正常,手动复位正常,关闭时应严密,反馈信号应正确。
6.10.3 联动试验
6.10.3.1 防烟系统:
a) 将消防联动控制器设置在自动状态下,人为触发加压送风口所在防火分区内的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或一只火灾探测器与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现场查看送风口应开启、加压送风机应启动;
b) 将消防联动控制器设置在自动状态下,人为触发同一防烟分区内且位于电动挡烟垂壁附近的两只独立的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通知人员现场查看电动挡烟垂壁应降落。
6.10.3.2 排烟系统:
将消防联动控制器设置在自动状态下,人为触发同一防烟分区内的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现场查看排烟口、排烟窗或排烟阀应开启,该防烟分区的空气调节系统应关闭;同时联动控制排烟风机启动。
6.10.4 保养
6.10.4.1 风机机房:
对风机房进行卫生清洁,物品摆放整齐,不影响设备正常使用;用吹尘器吹扫或用拧干的湿抹布轻轻擦拭房间内设备的表面,如消防配电柜、电机等设施顶部。
6.10.4.2 正压送风机、排烟风机、补风机:
a) 清洁风机表面,清理进、出风口杂物;清除风机及管内的灰尘等杂物;
b) 清除叶轮上的积尘、污垢等杂质;检查叶轮的磨损、腐蚀及变形情况,严重时应更换叶轮。
6.10.4.3 常闭送风口、排烟防火阀、排烟阀、排烟口:
对表面进行除锈、防锈处理,对执行机构进行开启、复位操作,加注润滑油,保持其灵活。
6.10.1.1 正压送风机、排烟风机、补风机:
a) 风机标识及铭牌清晰,外观完好,无明显锈蚀;
b) 风机出口方向应正确,风机外壳至墙壁或其他设备的距离不应小于600mm;吊装风机的支、吊架应焊接牢固、安装可靠;
c) 风机应设在混凝土或钢架基础上,不应设置减振装置;若排烟系统与通风空调系统共用且需要设置减振装置时,不应使用橡胶减振装置;
d) 风机驱动装置的外露部位应装设防护罩;直通大气的进、出风口应装设防护网或采取其他安全设施,并应设防雨措施。
6.10.1.2 送风口、排烟阀、排烟口:
a)常闭送风口、排烟阀或排烟口的手动驱动装置应安装牢固、明显可见,距楼地面1.3m~1.5m之间,手动驱动装置操作应灵活;
b) 送风口、排烟阀或排烟口应固定牢靠,表面平整、不变形,调节灵活;
c) 排烟口1.5m范围内不应存在可燃物或可燃构件。
6.10.1.3 排烟窗:
a) 排烟窗外观应完好,安装牢固、无封堵;
b) 手动开启机构或按钮应固定安装在距楼地面1.3m~1.5m之间,并应便于操作、明显可见处;
c) 自动排烟窗驱动装置的安装应符合设计和产品技术文件要求,并应灵活、可靠。
6.10.1.4 风管:
a) 风管接口应严密、牢固,不应凸入管内和法兰外,表面应整洁、无锈蚀;
b) 风管穿越隔墙或楼板时,风管与隔墙之间的空隙应采用水泥砂浆等不燃材料严密填塞;
c) 风管与风机的连接宜采用法兰连接,或采用不燃材料的柔性短管连接;
d) 吊顶内的排烟管道应采用不燃材料隔热,并应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的距离。
6.10.1.5 挡烟垂壁:
a) 挡烟垂壁表面应平整、涂层均匀;
b) 活动挡烟垂壁应牢固、无脱落,与柱或墙面的缝隙不应大于60mm,由两块或两块以上的挡烟垂帘组成的连续性挡烟垂壁,各块之间不应有缝隙,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
c) 活动挡烟垂壁的手动操作按钮应固定安装在距楼地面1.3m~1.5m之间,便于操作、明显可见处。
6.10.2 功能测试
6.10.2.1 正压送风机、排烟风机、补风机:
a) 手动开启风机,风机应正常运转,叶轮旋转方向应正确、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与声响,消防控制室应能接收反馈信号;
b) 应能在消防控制室手动控制风机的启动、停止,风机的启动、停止状态信号应能反馈至消防控制室;
c) 当风机进、出风管上安装单向风阀或电动风阀时,风阀的开启与关闭应与风机的启动、停止同步。
6.10.2.2 常闭送风口、排烟阀或排烟口:
a) 进行手动开启、复位试验,阀门动作应灵敏、可靠,远距离控制机构的脱扣钢丝连接不应松弛、脱落;
b) 模拟火灾,相应区域火灾报警后,同一防火分区的常闭送风口和同一防烟分区内的排烟阀或排烟口应联动开启;
c) 阀门开启后的状态信号应能反馈至消防控制室;阀门开启后应能启动相应的风机;
d) 测量送风口、排烟口的风向及风速,应符合设计要求。
6.10.2.3 排烟防火阀:
a) 进行手动关闭、复位试验,阀门动作应灵敏、可靠,关闭应严密;
b) 阀门关闭后的状态信号应能反馈至消防控制室;
c) 阀门关闭后应能联动相应的风机停止。
6.10.2.4 活动挡烟垂壁:
a) 手动操作挡烟垂壁按钮进行开启、复位试验,挡烟垂壁应灵敏,启动、停止及下降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b) 挡烟垂壁下降到设计高度后应能将状态信号反馈至消防控制室;
c) 模拟火灾,相应区域火灾报警后,同一防烟分区内挡烟垂壁应在60s以内联动下降到设计高度。
6.10.2.5 自动排烟窗:
手动及控制室开启电动排烟窗正常,手动复位正常,关闭时应严密,反馈信号应正确。
6.10.3 联动试验
6.10.3.1 防烟系统:
a) 将消防联动控制器设置在自动状态下,人为触发加压送风口所在防火分区内的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或一只火灾探测器与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现场查看送风口应开启、加压送风机应启动;
b) 将消防联动控制器设置在自动状态下,人为触发同一防烟分区内且位于电动挡烟垂壁附近的两只独立的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通知人员现场查看电动挡烟垂壁应降落。
6.10.3.2 排烟系统:
将消防联动控制器设置在自动状态下,人为触发同一防烟分区内的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现场查看排烟口、排烟窗或排烟阀应开启,该防烟分区的空气调节系统应关闭;同时联动控制排烟风机启动。
6.10.4 保养
6.10.4.1 风机机房:
对风机房进行卫生清洁,物品摆放整齐,不影响设备正常使用;用吹尘器吹扫或用拧干的湿抹布轻轻擦拭房间内设备的表面,如消防配电柜、电机等设施顶部。
6.10.4.2 正压送风机、排烟风机、补风机:
a) 清洁风机表面,清理进、出风口杂物;清除风机及管内的灰尘等杂物;
b) 清除叶轮上的积尘、污垢等杂质;检查叶轮的磨损、腐蚀及变形情况,严重时应更换叶轮。
6.10.4.3 常闭送风口、排烟防火阀、排烟阀、排烟口:
对表面进行除锈、防锈处理,对执行机构进行开启、复位操作,加注润滑油,保持其灵活。
查找
上节
下节
返回
顶部
顶部
- 上一节:6.9 气体灭火系统
- 下一节:6.11 防火分隔设施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范围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术语和定义
- 4 基本要求
- 5 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程序
- 6 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的要求及方法
- 6.1 消防给水
- 6.2 消火栓系统
- 6.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 6.4 水喷雾灭火系统
- 6.5 细水雾灭火系统
- 6.6 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系统
- 6.7 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
- 6.8 泡沫灭火系统
- 6.9 气体灭火系统
- 6.10 防烟排烟系统
- 6.11 防火分隔设施
- 6.1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6.13 消防供配电系统
- 6.14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 6.15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 6.16 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
- 7 档案管理
- 附录A(规范性) 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频次表
- 附录B(资料性) 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报告书
- 附录C(资料性) 信息公示栏
- 参考文献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