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工程隔振设计标准
Standard for design of engineering vibration isolation
GB50463-2019
主编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20年6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2019年 第327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工程隔振设计标准》的公告
现批准《工程隔振设计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463-2019,自2020年6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7.1.5、8.2.6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国家标准《工程隔振设计规范》(GB50463-2008)同时废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20年6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2019年 第327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工程隔振设计标准》的公告
本标准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www.mohurd.gov.cn)公开,并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9年11月22日
2019年11月22日
本标准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5〕274号)的要求,由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在《隔振设计规范》GB50463—2008的基础上修订而成。
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修订组开展了专题研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在隔振设计方面的实践经验,与相关标准进行了协调,与国际先进标准进行了比较和借鉴,充分考虑了我国的经济条件和工程实践,在此基础上广泛征求意见,并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充实,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主动隔振、被动隔振、屏障隔振、智能隔振、隔振器与阻尼器等。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完善了隔振设计的基本规定;2.增加了城市轨道交通隔振设计的内容;3.增加了屏障隔振设计的内容;4.增加了智能隔振设计的内容;5.修订了隔振器和阻尼器设计的内容;6.增加了电涡流阻尼器、调谐质量减振器、钢丝绳隔振器设计的内容等。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机械工业勘察设计协会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丹棱街3号,邮政编码:100080)或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号,邮政编码:100089)。
本标准组织单位:中国机械工业勘察设计协会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湖南大学
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
隔而固(青岛)振动控制有限公司1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哈尔滨工业大学2
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州大学
广州安固隔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工程防护研究所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联合工程公司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徐建 张同亿 陈政清 万叶青 尹学军 陈骝 周建军 黎益仁 杨宜谦 李惠 郑建国 杨俭 张炜 王建刚 胡明祎 高星亮 邵晓岩 王伟强 谭平 陈勤儿 杜建国 曹雪生 黄伟 钱春宇 宫海军 陆锋 赵远扬 王建2 高广运 秦敬伟 牛华伟 李波 刘鹏辉 向渊明 王建1 刘东顺 李志和 户文成 兰日清 杜林林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周福霖 李华军 苏经宇 范重 张洪波 张芳芑 曾滨 邹宏 祁皑
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修订组开展了专题研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在隔振设计方面的实践经验,与相关标准进行了协调,与国际先进标准进行了比较和借鉴,充分考虑了我国的经济条件和工程实践,在此基础上广泛征求意见,并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充实,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主动隔振、被动隔振、屏障隔振、智能隔振、隔振器与阻尼器等。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完善了隔振设计的基本规定;2.增加了城市轨道交通隔振设计的内容;3.增加了屏障隔振设计的内容;4.增加了智能隔振设计的内容;5.修订了隔振器和阻尼器设计的内容;6.增加了电涡流阻尼器、调谐质量减振器、钢丝绳隔振器设计的内容等。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机械工业勘察设计协会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丹棱街3号,邮政编码:100080)或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号,邮政编码:100089)。
本标准组织单位:中国机械工业勘察设计协会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湖南大学
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
隔而固(青岛)振动控制有限公司1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哈尔滨工业大学2
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州大学
广州安固隔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工程防护研究所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联合工程公司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徐建 张同亿 陈政清 万叶青 尹学军 陈骝 周建军 黎益仁 杨宜谦 李惠 郑建国 杨俭 张炜 王建刚 胡明祎 高星亮 邵晓岩 王伟强 谭平 陈勤儿 杜建国 曹雪生 黄伟 钱春宇 宫海军 陆锋 赵远扬 王建2 高广运 秦敬伟 牛华伟 李波 刘鹏辉 向渊明 王建1 刘东顺 李志和 户文成 兰日清 杜林林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周福霖 李华军 苏经宇 范重 张洪波 张芳芑 曾滨 邹宏 祁皑
查找
上节
下节
返回
顶部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基本规定
- 3.1 一般规定
- 3.2 隔振体系及参数
- 4 主动隔振
- 4.1 计算规定
- 4.2 旋转式机器
- 4.3 往复式机器
- 4.4 冲击式机器
- 4.5 城市轨道交通
- 5 被动隔振
- 5.1 计算规定
- 5.2 精密仪器及设备
- 5.3 精密机床
- 6 屏障隔振
- 6.1 一般规定
- 6.2 沟式屏障隔振
- 6.3 排桩式屏障隔振
- 6.3 排桩式屏障隔振
- 6.4 波阻板屏障隔振
- 7 智能隔振
- 7.1 一般规定
- 7.2 智能隔振系统计算
- 7.3 智能隔振设计
- 8 隔振器与阻尼器
- 8.1 一般规定
- 8.2 圆柱螺旋弹簧隔振器
- 8.3 碟形弹簧与迭板弹簧隔振器
- 8.4 橡胶隔振器
- 8.5 调谐质量减振器
- 8.6 空气弹簧隔振器
- 8.7 钢丝绳隔振器
- 8.8 粘滞阻尼器
- 8.9 电涡流阻尼器
- 附录A 有阻尼系统脉冲作用下的传递率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