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4.3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规定
4.3.1 对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分别采用作用的短期效应组合和长期效应组合进行设计,并应保证变形、裂缝、加速度等计算不超过相应的规定限值。
1 短期效应组合:
	
2 长期效应组合:
	
式中:Ψci——第i个可变作用的准永久值系数。
4.3.2 电视塔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控制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风作用下,塔上桅杆顶点的水平位移不宜大于该点离地高度的1/100;
2 在风荷载和不均匀日照温差的作用下,对设置有转角要求设备(如天线)的塔在设备所在位置处的塔身转角,不得大于设备允许转角的规定限值;
3 按4.3.1条规定的效应组合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2mm;
4 在风荷载的作用下,对塔上设有游览设施和有人房间的塔,其游览设施和有人房间所在位置处塔身动风位移加速度不宜大于0.2m/s²。
4.3.1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一般情况塔体只作短期效应组合设计。其他构件应依不同要求分别采用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组合进行设计。
4.3.2 本条仅列出电视塔正常使用控制条件的一般限值,对塔上设有游览设施(如瞭望平台、餐厅等)的塔,设计时应控制所在位置的风振位移加速度,其值宜控制在不大于0.2m/s²。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4.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规定
 - 下一节:5 结构上的作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材料
 - 3.1 混凝土
 - 3.2钢材
 - 3.3 连接材料
 - 4 基本规定
 - 4.1 一般规定
 - 4.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规定
 - 4.3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规定
 - 5 结构上的作用
 - 5.1 作用分类
 - 5.2 风荷载
 - 5.3 裹冰荷载
 - 5.4 地震作用
 - 5.5 其他作用
 - 6 塔楼
 - 6.1 一般规定
 - 6.2 塔楼内力和变形计算
 - 6.3 构件和局部计算
 - 7 塔体
 - 7.1 一般规定
 - 7.2 塔体变形和内力计算
 - 7.3 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的规定
 - 7.4 局部设计
 - 8 地基与基础
 - 8.1 一般规定
 - 8.2 地基计算
 - 8.3 基础
 - 9 构造规定
 - 9.1 钢筋混凝土
 - 9.2 预应力混凝土
 - 9.3 钢结构
 - 9.4 塔楼
 - 9.5 塔体
 - 9.6 基础
 - 10 其他
 - 10.1 防火
 - 10.2 接地
 - 10.3 钢结构防腐蚀规定
 - 10.4 混凝土耐久性
 - 11 工程施工
 - 11.1 一般规定
 - 11.2 施工测量
 - 11.3 混凝土结构施工
 - 11.4 钢结构施工
 - 11.5 预应力施工
 - 11.6 施工安全
 - 12 结构工程质量验收与评定
 - 12.1 工程验收
 - 12.2 结构工程的质量验评划分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