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7.4 局部设计
7.4.1 对塔体截面突变处的塔段,除构造上设置必要的横向构件外,尚应对该段的受力进行局部计算,计算可采用线弹性理论。
7.4.2 对塔体上的作用支点,如塔楼、内外筒连接点、钢结构塔段与混凝土段连接点等,均应进行局部计算。在计算塔楼对塔体的作用时,塔楼的楼面可变作用不得折减,并考虑实际的不均匀分布;在计算内、外筒连接处的相互作用时,应考虑以下两种情况:水平位移时一致、竖向作用时分离。
7.4.3 当塔体上开有较大的门洞时,在门洞上方应增配横向钢筋,其数量由计算确定。
条文说明
    7.4.1 塔体因造型或使用要求等使塔体截面突变,为提高突变处的刚度,一般设置横向板、环等横向构件。
7.4.2 塔体上的作用支点,往往承受较大力的作用,对作用支点附近的塔段均应进行局部计算,以满足其承载力和变形要求。内外筒连接一般为简支,其简支原则为水平位移时一致和竖向作用时分离。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7.3 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的规定
 - 下一节:8 地基与基础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材料
 - 3.1 混凝土
 - 3.2钢材
 - 3.3 连接材料
 - 4 基本规定
 - 4.1 一般规定
 - 4.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规定
 - 4.3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规定
 - 5 结构上的作用
 - 5.1 作用分类
 - 5.2 风荷载
 - 5.3 裹冰荷载
 - 5.4 地震作用
 - 5.5 其他作用
 - 6 塔楼
 - 6.1 一般规定
 - 6.2 塔楼内力和变形计算
 - 6.3 构件和局部计算
 - 7 塔体
 - 7.1 一般规定
 - 7.2 塔体变形和内力计算
 - 7.3 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的规定
 - 7.4 局部设计
 - 8 地基与基础
 - 8.1 一般规定
 - 8.2 地基计算
 - 8.3 基础
 - 9 构造规定
 - 9.1 钢筋混凝土
 - 9.2 预应力混凝土
 - 9.3 钢结构
 - 9.4 塔楼
 - 9.5 塔体
 - 9.6 基础
 - 10 其他
 - 10.1 防火
 - 10.2 接地
 - 10.3 钢结构防腐蚀规定
 - 10.4 混凝土耐久性
 - 11 工程施工
 - 11.1 一般规定
 - 11.2 施工测量
 - 11.3 混凝土结构施工
 - 11.4 钢结构施工
 - 11.5 预应力施工
 - 11.6 施工安全
 - 12 结构工程质量验收与评定
 - 12.1 工程验收
 - 12.2 结构工程的质量验评划分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