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1.5 预应力施工
11.5.1 本节所指预应力类型为有粘结后张预应力,其他类型的预应力尚应符合其他有关规定。
11.5.2 预埋管段的连接及管与端部承压板间的连接,必须连接牢固和严密,不得出现漏浆。埋管可用焊接、套管、管接头等方法连接。
11.5.3 灌浆管与排气管的设置数量与位置应与设计人员商定,并应保证不堵塞。
11.5.4 环形预应力埋管应按设计要求的半径弯制,弯制后的钢管不得出现裂缝和死弯。
11.5.5 预埋管施工应符合以下质量要求:
1 水平方向埋管在任意10m长度内,轴线位移允许偏差为20mm;
2 竖向埋管,每个安装段的垂直度允许偏差为h/200(h为每段埋管长);
3 端部承压板应垂直于埋管中线。
11.5.6 预应力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并应按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 5223或《预应力混凝土用钢铰线》GB/T 5224的规定,抽样检查验收。
11.5.7 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应按孔道实际长度加上两端锚具、张拉千斤顶、工具锚等的长度计算确定。下料严禁使用电、气焊切割,且不得被油污污染。
11.5.8 孔道穿束宜采用后穿法,用于穿束的连接器和竖向穿束的预应力筋临时固定夹具均应进行负荷试验,其安全系数应大于2.5。
11.5.9 预应力筋的锚具、夹具应有出厂合格证,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抽检验收。
11.5.10 预应力筋的张拉应符合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的有关规定,在伸长值校核的测定中,对于较长钢铰线的张拉,当千斤顶行程不够时,可进行重复张拉,其实际总伸长值为每次实测值之和。
11.5.11 当设计有规定时,应在预应力筋正式张拉前进行孔道摩阻损失试验,试验的孔道应随机抽取或按设计规定。同类孔道的摩阻损失试验不应少于两根(孔)。试验的条件和操作方法应与实际工作方法相同。试验时应采用一端张拉、另一端测定的方法。测定端设备可用经校验的压力传感器或千斤顶。试验结果应填写记录表。孔道摩阻损失值计算应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有关规定或设计要求执行。孔道摩阻损失值应经设计认可后方能进行正式张拉。
11.5.12 预应力筋张拉后,孔道宜尽快灌浆。灌浆前应先做水泥配合比和相应的灌浆工艺试验,以优化确定其配合比和灌浆参数。
11.5.13 孔道灌浆应用纯水泥浆。水泥浆应采用标号不低于425号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其28d强度不应小于30N/mm2或设计规定。当需要改善灌浆性能时,水泥浆中可掺入对预应力筋无腐蚀作用的外加剂,掺入量由试验确定。
11.5.14 水泥浆的流动度应满足工艺需要,水灰比最大不得超过0.45。搅拌后3h的泌水率宜控制在1%以内,最大不超过2%。
11.5.15 水泥浆应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30s,拌好的水泥浆停放时间不宜超过30min。
11.5.16 灌浆时,每一工作班应取水泥浆试块一组,标准养护28d用于检验试块强度。试模尺寸采用7.07cm×7.07cm×7.07cm,宜用无底试模。
11.5.17 每根水平孔道必须一次连续灌浆完成,灌浆机与孔道灌浆口应采用阀门连接。当水泥浆到达另一端时,应先封闭出浆口,继续加压,稍后关闭灌浆阀门,然后再停机。
11.5.18 竖向孔道灌浆应由下向上进行,可采用接力灌浆或分段灌浆。分段灌浆时,两段连接处可由人工补浆后再继续上段灌浆,为保证孔道上端密实,还可采用二次压浆工艺或其他工艺。
11.5.19 预应力筋的外露端,应在灌浆结束后,用C30混凝土封闭或按设计要求封闭。混凝土封闭施工时不得震动预应力筋端头。
11.5.2 为保证管段间及管与端部承压板间连接处不漏浆,应做好管接头。竖向管以丝扣管接头为宜;水平管可使用长度约200mm的薄铁皮套管。
11.5.4 管道弯曲加工,弯曲后管道变形,其短直径与长直径之比值不得小于0.9,更不能有死弯。
11.5.5 为保证预埋管位置正确,在施工过程中不发生位移和变形,必须有牢固的管道支架系统予以定位固定。使用钢管时,可每隔2.5m设一道支架;使用波纹管时,可每隔0.8m设一道支架。
11.5.7 下料严禁使用电、气焊切割,钢铰线的断料应用无齿锯,钢丝断料可用钢丝钳。
11.5.8 孔道穿束,长度40m以下的水平直线孔道,可用穿束机,也可用人工穿束;长度超过40m的水平曲折线孔道,可用慢速卷扬机牵引法穿束。
11.5.11 预应力张拉应根据设计的要求,预先进行预应力摩阻损失的测定,并与设计值进行比较。若与设计值相差过大,则应改进张拉方法,或与设计协商,调整张拉值;若与设计值相符,则经设计认可后进行正式张拉。
11.5.12 预应力张拉应按电视塔不同部位分批进行,每批张拉后,应尽快进行孔道灌浆。
11.5.13 灌浆应采用纯水泥浆,水泥浆应满足强度、流动度和泌水率的要求。为增加水泥浆的流动度和灌浆的密实度,水泥浆中可以掺入对预应力筋无腐蚀作用的适量外加剂。
11.5.18 灌浆用灌浆泵,其额定压力在1.5MPa以上。为提高灌浆的密实度,宜采用二次灌浆法。竖向孔道灌浆,由于水泥浆的泌水和收缩,浆体液面会下沉而出现孔隙,因此,应采取必要措施保证孔道中灌浆饱满、密实。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11.4 钢结构施工
- 下一节:11.6 施工安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材料
- 3.1 混凝土
- 3.2钢材
- 3.3 连接材料
- 4 基本规定
- 4.1 一般规定
- 4.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规定
- 4.3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规定
- 5 结构上的作用
- 5.1 作用分类
- 5.2 风荷载
- 5.3 裹冰荷载
- 5.4 地震作用
- 5.5 其他作用
- 6 塔楼
- 6.1 一般规定
- 6.2 塔楼内力和变形计算
- 6.3 构件和局部计算
- 7 塔体
- 7.1 一般规定
- 7.2 塔体变形和内力计算
- 7.3 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的规定
- 7.4 局部设计
- 8 地基与基础
- 8.1 一般规定
- 8.2 地基计算
- 8.3 基础
- 9 构造规定
- 9.1 钢筋混凝土
- 9.2 预应力混凝土
- 9.3 钢结构
- 9.4 塔楼
- 9.5 塔体
- 9.6 基础
- 10 其他
- 10.1 防火
- 10.2 接地
- 10.3 钢结构防腐蚀规定
- 10.4 混凝土耐久性
- 11 工程施工
- 11.1 一般规定
- 11.2 施工测量
- 11.3 混凝土结构施工
- 11.4 钢结构施工
- 11.5 预应力施工
- 11.6 施工安全
- 12 结构工程质量验收与评定
- 12.1 工程验收
- 12.2 结构工程的质量验评划分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