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6.1 选址
6.1.1 污水处理站(场)的选址原则应根据处理工艺及流程的要求,结合地形、地质、气象条件、防火、卫生防护距离等因素,经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后确定。
	6.1.2 污水处理站(场)宜位于厂区或生活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宜紧邻工艺装置主要污水排放工段布置,并符合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要求。
	6.1.3 污水排放口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 50483的有关规定,并应符合当地环境保护、规划等部门的要求。
6.1.1 污水处理站(场)的选址是否合理涉及整个工程的合理性,对工程投资、运行维护和管理都有很大影响,本条对污水处理站(场)址的选择提出了应遵循的原则。
	6.1.2 本条规定污水处理站(场)宜位于厂区或生活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主要是考虑到这样对周边居民的影响最小。要求污水处理站(场)紧邻工艺装置主要污水排放工段布置,是为了防止在运输和卸石灰时飞灰及酸性污水在远距离输送时发生事故外溢或渗漏造成环境污染,而且这样布置污水回用的输送距离短,回用更方便。
	6.1.3 污水排放口设计应考虑的因素有:第一,对排放水体原有的各种用途的水无不良影响,故排放口通常位于城镇取水口的下游;第二,能使排水迅速与受纳水体混和,不妨碍景观、不影响环境,因此,应经过当地环保部门的同意并确认排放执行的标准;第三,岸滩稳定,河床变化不大,结构安全,施工方便。
	    排放口的设计包括位置、形式、出口流速等的设计,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情况不同,差异很大,很难作具体的规定,设计应取得规划、卫生、环保、航运等有关部门的同意。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6 污水处理站(场)的选址及布置
 - 下一节:6.2 布置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污水处理系统
 - 3.1一般规定
 - 3.2 设计水量、水质
 - 4 硫酸生产污水处理工艺
 - 4.1 一般规定
 - 4.2 处理工艺与控制参数
 - 5 磷肥生产污水处理工艺
 - 5.1 一般规定
 - 5.2 处理工艺与控制参数
 - 6 污水处理站(场)的选址及布置
 - 6.1 选址
 - 6.2 布置
 - 7 污水处理主要设施
 - 7.1 调节设施
 - 7.2 中和反应与絮凝反应设施
 - 7.3 沉淀及过滤设施
 - 7.4 污泥处理设施
 - 8 药剂制备系统
 - 8.1 一般规定
 - 8.2 中和药剂配制
 - 8.3 絮凝剂、除砷剂的配制
 - 9 管道设计
 - 9.1 管道布置
 - 9.2 管道材料
 - 10 监测与控制
 - 10.1 监测
 - 10.2 控制
 - 11 节水、节能与环境保护
 - 12 安全与卫生
 - 12.1 一般规定
 - 12.2 安全设施
 - 12.3 卫生防护设施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