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7.2 中和反应与絮凝反应设施
7.2.1 中和池(槽)、絮凝池(槽)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制结构。钢筋混凝土池内壁可采用碳砖、耐酸砖、花岗岩等防腐材料,钢制结构可采用衬胶或衬玻璃钢。
	7.2.2 中和池(槽)、絮凝池(槽)应设置搅拌设施。搅拌设施宜采用桨式或框式机械搅拌机,搅拌机的材质可采用钢衬胶或316L不锈钢。
	7.2.3 中和池(槽)、絮凝池(槽)顶超高不应小于0.5m,其最低液位应满足配套搅拌设施安全运行的要求。
条文说明
    7.2.2 中和池(槽)、絮凝池(槽)一般采用机械搅拌的方式,较少采用压缩空气搅拌,因为一般硫酸、磷肥企业没有气源,需要配套空压机,而且压缩空气搅拌动力消耗较大,不经济。
7.2.3 最低液位指配套机械搅拌器正常、安全运行时所要求的淹没液位,中和池(槽)、絮凝池(槽)顶设置超高是为了防止搅拌时物料的溢出。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7.1 调节设施
 - 下一节:7.3 沉淀及过滤设施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污水处理系统
 - 3.1一般规定
 - 3.2 设计水量、水质
 - 4 硫酸生产污水处理工艺
 - 4.1 一般规定
 - 4.2 处理工艺与控制参数
 - 5 磷肥生产污水处理工艺
 - 5.1 一般规定
 - 5.2 处理工艺与控制参数
 - 6 污水处理站(场)的选址及布置
 - 6.1 选址
 - 6.2 布置
 - 7 污水处理主要设施
 - 7.1 调节设施
 - 7.2 中和反应与絮凝反应设施
 - 7.3 沉淀及过滤设施
 - 7.4 污泥处理设施
 - 8 药剂制备系统
 - 8.1 一般规定
 - 8.2 中和药剂配制
 - 8.3 絮凝剂、除砷剂的配制
 - 9 管道设计
 - 9.1 管道布置
 - 9.2 管道材料
 - 10 监测与控制
 - 10.1 监测
 - 10.2 控制
 - 11 节水、节能与环境保护
 - 12 安全与卫生
 - 12.1 一般规定
 - 12.2 安全设施
 - 12.3 卫生防护设施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