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附录C 泵的吸入和排出管路的配置要求
C.0.1 泵的吸入和排出管路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与泵连接的管路应具有独立、牢固的支承;
2 吸入和排出管路的直径,不应小于泵的入口和出口直径;
3 吸入管路宜短,并宜减少弯头;
4 当采用变径管时,变径管的长度不应小于管径差的5倍~7倍;
5 泵的吸入管道的安装,应符合图C.0.1所示,不得有空气团存在。当泵的安装位置高于吸入液面时,吸入管路的任何部分均不应高于泵的入口;水平吸入管道应向泵的吸入口方向倾斜,斜度不应小于5‰;
6 高温管路应设置膨胀节;
7 阀门应按工程设计图要求设置;
8 两台及以上的泵并联时,每台泵的出口均应装设止回阀。
C.0.2 离心泵的管路配置除应符合本规范第C.0.1条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吸入管路应符合下列要求:
1)泵入口前的直管段长度不应小于入口直径的3倍(图C.0.2-1);
2)当泵的安装位置高于吸入液面、泵的入口直径小于350mm时,应设置底阀;入口直径大于或等于350mm时,应设置真空引水装置;
3)吸入管口浸入水面下的深度不应小于入口直径的1.5倍~2倍,且不应小于500mm;吸入管口距池底的距离,不应小于入口直径的1倍~1.5倍,且不应小于500mm;吸入管口中心距池壁的距离,不应小于入口直径的1.25倍~1.5倍;相邻两泵吸入口中心距离,不应小于入口直径的2.5倍~3倍(图C.0.2-2);
4)当吸入管路装置滤网时,滤网的总过流面面积,不应小于吸入管口面积的2倍~3倍;
5)可在吸水池进口或吸入管周围加设拦污网或拦污栅;
6)泥浆泵、灰渣泵和砂泵应在倒灌情况下运转。倒灌高度宜为2m~3m,且吸入管宜倾斜30°。
2 泵的排出管路,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装设闸阀,闸阀内径不应小于管子内径;旋涡泵尚应装设安全阀;
2)当扬程大于20m时,应装设止回阀。
3 杂质泵的进、出口管路,均不应急剧转弯。
C.0.3 轴流泵和混流泵的管路配置,除应符合本规范第C.0.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水泵入口中心距池壁的距离应为吸入喇叭管直径的0.1倍~1.25倍;吸入管距池底的距离,应为吸入喇叭管直径的0.7倍~0.8倍;相邻两泵的吸入口中心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吸入喇叭管直径的2倍~2.5倍;
2 排出管路应装止回阀或拍门;泵排出口至止回阀之间应装扩散管;扩散管的长度不应小于大小管径差的5倍~7倍;
3 涡壳式混流泵的配管应符合本规范第C.0.2条的规定。
C.0.4 往复泵的管路配置除应符合本规范第C.0.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排出管路应装设安全阀;
2 泵入口处宜设设置吸入空气室;泵的出口处可根据需要设置排出空气室。
C.0.5 计量泵的管路配置除应符合本规范第C.0.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泵宜在倒灌情况下工作;
2 排出管路不宜采用T形配管;当需要采用T形配管时,应在管的最高点处装设真空破坏阀。
C.0.6 螺杆泵的管路配置除应符合本规范第C.0.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每台泵的止回阀旁宜装设回流阀;
2 吸入管口应装设过滤器,滤网的规格可采用40目~80目。滤网总过流面面积不得小于进口面积的20倍。
C.0.7 水环式真空泵的管路,其调节阀应设置在靠近泵入口的吸入管路上;当采用水环压缩机时,其调节阀应设在分离器的排出管路上。
顶部
- 上一节:附录B 压缩机和泵清洁度的检测及其限值
- 下一节:本规范用词说明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风 机
- 2.1 基本规定
- 2.2 离心通风机
- 2.3 轴流通风机
- 2.4 罗茨和叶氏鼓风机
- 2.5 离心鼓风机
- 2.6 轴流鼓风机
- 2.7 防爆通风机和消防排烟通风机
- 3 压缩机
- 3.1 基本规定
- 3.2 整体出厂的压缩机
- 3.3 解体出厂的往复活塞式压缩机
- 3.4 附属设备
- 3.5 试运转
- 3.6 无润滑压缩机
- 3.7 螺杆式压缩机
- 3.8 离心压缩机和轴流压缩机
- 4 泵
- 4.1 基本规定
- 4.2 离心泵
- 4.3 井用泵
- 4.4混流泵、轴流泵和旋涡泵
- 4.5 往复泵
- 4.6 隔膜泵和计量泵
- 4.7 螺杆泵、齿轮泵和转子式泵
- 4.8 水环式真空泵
- 5 工程验收
- 附录A 风机、压缩机和泵振动的检测及其限值
- 附录B 压缩机和泵清洁度的检测及其限值
- 附录C 泵的吸入和排出管路的配置要求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