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6.4 纺丝成网法非织造布辅助设备和设施
6.4.1 工艺用风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单体抽吸系统风源宜采用离心式风机并能变频调节,参数应满足工艺要求。吸风口与纺丝箱体之间应隔热,风道可直接连接到室外,并应符合本标准第13.3.4条的规定,风道内应设有冷却凝固的单体排放口。单体的抽吸系统应与单体废气处理系统同时配套设计。
2 冷却风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风箱应布置在距风窗较近的位置,为风箱配套的冷水机组宜布置在风箱的附近;换热器的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可选用离心式风机实现变频调节;出口风温度、压力和流量以及控制精度等参数应满足工艺要求;
2)制冷系统提供的冷量,应满足风箱在极限环境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正常使用。
3 管道牵伸风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按照喷嘴工作压力不同,配套风源的空气压力可分为空气压力在0.5MPa以上、空气压力在0.07MPa~0.5MPa之间、空气压力低于0.07MPa或真空负压抽吸三种类型;
2)当空气压力低于0.07MPa时,风源宜采用离心式风机,安装在附房内距离喷嘴较近的位置;
3)当空气压力大于或等于0.07MPa并小于或等于0.5MPa时,风源可采用离心式风机或低压螺杆式风机;
4)当空气压力高于0.5MPa,在流量较小时可选用螺杆式空压机;流量较大时宜采用离心式空压机;
5)风机或空压机应有独立的减振基础,中压和高压的风源应安装在具有隔声措施的单独风机房内。
4 抽吸风系统的风机宜选用离心式风机并可实现变频调节,风压和风量等参数应满足工艺要求。
6.4.2 纺丝组件和泵板清洗系统应设局部排风装置,排风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的有关规定。
6.4.3 煅烧炉应设置排气装置,并应符合本标准第13.3.4条的规定。
6.4.4 清洗设备的选择应满足工艺对被清洗物洁净度的要求。组件和泵板的清洗及存放宜布置在纺丝机附近的附房内。
6.4.1 对本条第1款~第4款规定说明如下:
1 单体抽吸系统包括风机、吸风嘴、分配腔和风道,依工艺不同,其组成结构有所差别。根据工程要求,风量的调节也可以使用可调风门。
2 冷却风系统一般包括风窗、管道、风箱等。极限环境温度和湿度条件是指当地最热月平均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和极端最高平均温度。
3 牵伸风系统包括喷嘴、缓冲缸、风管道、过滤器和风机等。牵伸风风源压力的划分是出于实际使用的考虑,空气压力在0.5MPa以上是用于某种管式牵伸器,空气压力在0.07MPa~0.5MPa之间则是大部分管式牵伸器和整体式牵伸器的使用范围,而空气压力低于0.07MPa则适用于分位式正压牵伸和整体式负压牵伸。
4 网下吸风系统包括风机、管道、软连接等,依工艺不同,其组成结构略有差别。网下吸风应部分排出室外,部分在室内循环。网下吸风如果全部排出室外会引起室内压力和温度的较大变化,并会吸入更多的灰尘;如果不排到室外则会引起室内空气过于污浊和温度的持续上升。
6.4.2 纺丝组件以及泵板清洗系统使用过程中,设置局部排风,降低浓度,避免危害操作人员的安全。排风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有关规定。
6.4.4 分位式纺丝组件选择流化床清洗可以提高清洗效果,减少清洗设备投资;整体式纺丝组件由于体积较大则只能使用大型真空煅烧炉一类的清洗设备,预过滤芯由于容易被流化床的Al2O3颗粒阻塞滤孔,也只能用煅烧炉一类的设备清洗。
对于纺丝组件和泵板清洗设备的选择,分位式纺丝组件和泵板宜采用Al2O3流化床式清洗设备;整体式纺丝组件和预过滤器滤芯宜采用真空煅烧式清洗设备。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6.3 气流成网法非织造布辅助设备和设施
 - 下一节:6.5 物理和化学性能检验室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工艺设计
 - 3.1 一般规定
 - 3.2 工艺流程选择
 - 3.3 工艺计算
 - 4 工艺设备选择和布置
 - 4.1 一般规定
 - 4.2 梳理成网法非织造布生产设备选择
 - 4.3 气流成网法非织造布生产设备选择
 - 4.4 纺丝成网法非织造布生产设备选择
 - 4.5 工艺设备布置
 - 5 工艺管道设计与选材
 - 5.1 一般规定
 - 5.2 管道设计
 - 5.3 管道选材
 - 6 辅助生产设施设计
 - 6.1 一般规定
 - 6.2 梳理成网法非织造布辅助设备和设施
 - 6.3 气流成网法非织造布辅助设备和设施
 - 6.4 纺丝成网法非织造布辅助设备和设施
 - 6.5 物理和化学性能检验室
 - 6.6 边角料回收设施
 - 7 自动控制与仪表设计
 - 7.1 一般规定
 - 7.2 控制仪表选择
 - 7.3 控制系统
 - 7.4 控制室
 - 7.5 主要控制方案
 - 7.6 安全、保护、连锁
 - 8 电气设计
 - 8.1 一般规定
 - 8.2 供配电
 - 8.3 照明
 - 8.4 防雷、接地
 - 8.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9 总平面布置
 - 9.1 一般规定
 - 9.2 总平面布置
 - 10 建筑设计
 - 10.1 一般规定
 - 10.2 生产厂房
 - 10.3 生产辅助用房
 - 10.4 建筑防火
 - 11 结构设计
 - 11.1 一般规定
 - 11.2 结构选型
 - 11.3 荷载选择
 - 11.4 结构计算
 - 11.5 构造要求
 - 11.6 基础设计
 - 12 给水排水设计
 - 12.1 一般规定
 - 12.2 给水
 - 12.3 排水
 - 12.4 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
 - 13 供暖、通风、空气调节设计
 - 13.1 一般规定
 - 13.2 供暖
 - 13.3 通风
 - 13.4 空气调节
 - 14 动力设计
 - 14.1 一般规定
 - 14.2 供热
 - 14.3 压缩空气
 - 14.4 制冷
 - 15 仓储
 - 15.1 一般规定
 - 15.2 原料库和成品库
 - 15.3 其他仓储设施
 - 16 设备安装工程基本规定
 - 16.1 一般规定
 - 16.2 设备基础
 - 16.3 地脚螺栓、垫铁和灌浆
 - 16.4 设备开箱验收与保管
 - 16.5 安装现场的安全与卫生
 - 17 梳理成网和气流成网设备安装工程
 - 17.1 开清设备
 - 17.2 梳理机
 - 17.3 交叉铺网机
 - 17.4 气流成网机
 - 17.5 牵伸机
 - 18 纺丝成网设备安装工程
 - 18.1 纺丝钢平台组件
 - 18.2 原料输送装置
 - 18.3 螺杆挤压机
 - 18.4 熔体过滤器和熔体管道
 - 18.5 计量泵及传动装置
 - 18.6 纺丝装置
 - 18.7 侧吹风装置
 - 18.8 气流牵伸装置
 - 18.9 接收成网装置
 - 19 固结设备安装工程
 - 19.1 针刺机
 - 19.2 水刺机
 - 19.3 热风机
 - 19.4 热轧机
 - 20 后整理设备安装工程
 - 20.1 烘干机
 - 20.2 定型机
 - 20.3 轧光机
 - 20.4 卷绕机
 - 20.5 分切机
 - 21 电气设备及控制系统安装
 - 21.1 电气设备和布线
 - 21.2 电气控制系统
 - 21.3 仪器仪表
 - 22 设备的试运转与验收
 - 22.1 试运转一般要求
 - 22.2 试运转前的检验项目
 - 22.3 试运转中的检验项目
 - 22.4 试运转后的检验项目
 - 22.5 安装工程验收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