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4.3 竖向设计
4.3.1 厂区竖向设计应根据生产工艺、道路交通运输、土石方工程、防洪要求及综合管线等因素,并应结合地形和地质条件确定各建(构)筑物的场地标高。
4.3.2 厂区的防洪设计应符合当地城镇的防洪标准。
4.3.3 竖向设计宜采用平坡式。当自然地面高差较大且地形复杂时,也可采用阶梯式竖向布置,台阶的划分应满足厂区的功能划分和交通运输的需要。
4.3.4 厂区内地面标高应与厂外道路标高相协调。厂区入口的路面标高宜大于厂外路面标高。
4.3.5 厂房及辅助建筑物室内地坪标高应高出室外场地设计标高,且不应小于0.15m,有运输要求的建筑物室内地坪标高应与运输线路标高相协调。
4.3.1 厂区竖向设计主要考虑厂址的自然地形、工程地质、生产工艺、运输、防洪、排水、管线敷设、土石方工程等因素,这些因素有时相互矛盾和制约,需认真综合考虑,方可确定场地标高。
4.3.3 竖向设计宜首选平坡式。平坡式竖向布置有利于建筑物及综合管线的布置,具有运输物流便捷顺畅等优点。但在山区及丘陵地带及自然地形高差较大的地区,难以实现平坡式布置,只能采用阶梯式竖向布置。阶梯式竖向布置的重点是台阶的划分,同一功能的区域应在同一台阶或相邻台阶上。台阶的高度宜为1m~4m,竖向设计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的规定。
4.3.4 厂区内地面标高的设计应结合厂外道路标高、50年一遇的洪水位标高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设计原则是厂区入口的路面标高宜大于厂外路面标高,厂区地面标高宜高出洪水位标高等。但在实际工程中有时很难做到,若达到上述要求,则土石方工程量大、工程投资大。所以在实际工程中,需综合协调竖向设计。厂区地面标高设计也可低于厂外路面标高,此时应在厂区入口处设反坡,以阻止厂外道路雨水流入厂区,同时使厂区路面雨水顺畅流入地下雨水管网,保证雨水管网与厂外市政雨水管道有效衔接。采取以上措施既减少了土石方工程量,节约了投资,也能保证厂区雨水的顺利排放。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工艺设计
- 3.1 一般规定
- 3.2 工艺流程
- 3.3 设备选择与配置
- 3.4 设备布置
- 3.5 生产辅助设施
- 3.6 车间运输
- 4 总图运输
- 4.1 一般规定
- 4.2 总平面布置
- 4.3 竖向设计
- 4.4 厂区管线
- 4.5 厂区道路
- 4.6 厂区绿化
- 4.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5 建筑
- 5.1 一般规定
- 5.2 生产厂房
- 5.3 建筑防火、防腐
- 5.4 生产辅助用房
- 5.5 主要建筑构造
- 6 结构
- 6.1 一般规定
- 6.2 结构布置及选型
- 6.3 设计荷载
- 6.4 结构计算
- 6.5 抗震构造设计要求
- 6.6 抗震构造措施
- 6.7 地基基础
- 7 给水排水
- 7.1 一般规定
- 7.2 水源与水处理
- 7.3 用水量、水压和水质
- 7.4 给水系统和管道布置
- 7.5 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
- 7.6 排水系统和管道布置
- 7.7 废水处理与回用
- 8 供暖通风与空调除尘
- 8.1 一般规定
- 8.2 供暖
- 8.3 通风
- 8.4 空调
- 8.5 除尘
- 9 电气
- 9.1 一般规定
- 9.2 供配电系统
- 9.3 照明
- 9.4 防雷与接地
- 9.5 火灾自动报警
- 10 动力
- 10.1 一般规定
- 10.2 蒸汽供热系统
- 10.3 蒸汽凝结水回收和利用
- 10.4 导热油供热系统
- 10.5 燃气
- 10.6 压缩空气
- 10.7 制冷
- 10.8 管道敷设
- 11 仓储
- 11.1 一般规定
- 11.2 原料库、半成品库、成品库
- 11.3 染化料库
- 11.4 机物料库
- 11.5 危险品库
- 11.6 其他仓库
- 12 职业卫生
- 附录A 纬编生产工艺流程
- A.1 纬编编织生产工艺流程
- A.2 纬编染整工艺流程
- A.3 纱线漂染加工工艺流程
- A.4 花式织物生产工艺流程
- A.5 成衣生产工艺流程
- 附录B 经编生产工艺流程
- B.1 单针床经编织物生产工艺流程
- B.2 双针床绒类织物生产工艺流程
- B.3 经编产业用工程织物生产工艺流程
- 附录C 羊毛衫生产工艺流程
- 附录D 织袜和无缝内衣生产工艺流程
- 附录E 主要工艺设备参数
- 附录F 针织生产各工序的损耗率
- 附录G 主要工艺设备排列尺寸
- 附录H 中心试化验室仪器设备配置
- 附录J 生产车间温湿度参数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