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8.1 引渠
8.1.1 泵站引渠线路应根据取水口及泵房位置,结合地形地质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选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渠线宜避开地质构造复杂、渗透性强和有崩塌可能的地段,也宜避开在冻胀性、湿陷性、膨胀性、分散性、松散坡积物以及可溶盐土壤地段。无法避免时,应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渠身宜坐落在挖方地基上,少占耕地。
2 渠线宜顺直。如需设弯道时,土渠弯道半径不宜小于渠道水面宽的5倍,石渠及衬砌渠道弯道半径不宜小于渠道水面宽的3倍;弯道终点与前池进口之间宜有直线段,长度不宜小于渠道水面宽的8倍。当受地形条件限制,不能完全满足上述要求时,大中型泵站可通过数学模型分析,必要时通过水工模型试验论证渠线布置的合理性;对渠线布置复杂的大型泵站、侧向进出水等进出水流复杂的泵站宜采用水工物理模型试验论证渠线布置的合理性,并根据试验成果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8.1.2 引渠纵坡和断面应根据地形、地质、水力、输沙能力等条件计算确定,并应满足引水流量、行水安全及渠床不冲、不淤等要求。
8.1.3 引渠末段的超高应按突然停机时,压力管道倒流水量与引渠来水量共同影响下水位壅高的正波计算确定,必要时设置退水设施。
条文说明
8.1.1、8.1.2 在水源附近修建临河泵站确有困难时,需设置引渠将水引至宜于修建泵站的位置。为了防止引渠河道产生冲淤变形,引渠的转弯半径不宜太小。本标准规定土渠弯道半径不宜小于渠道水面宽的5倍,石渠及衬砌渠道弯道半径不宜小于渠道水面宽的3倍。为了改善前池、进水池的水流流态,弯道终点与前池进口之间宜有直线段,其长度不宜小于渠道水面宽的8倍。在引渠布置不能满足要求时,对大中型泵站宜采用数值模型试验,对渠线布置复杂的大型泵站宜采用水工物理模型试验,分析泵站工程区域水流流态、流速分布、河道冲淤等影响因素,论证渠线布置的合理性,并根据试验成果拟定相应的工程措施。
8.1.3 对于高扬程泵站,引渠末段的超高值计算应考虑突然停时引渠来水的壅高及压力管道倒流水量的共同影响,其超高值按明渠不稳定流计算。在初步设计阶段,引渠末段的超高值可机可按公式(2)做近似估算:
8.1.3 对于高扬程泵站,引渠末段的超高值计算应考虑突然停时引渠来水的壅高及压力管道倒流水量的共同影响,其超高值按明渠不稳定流计算。在初步设计阶段,引渠末段的超高值可机可按公式(2)做近似估算:
式中:Δhv——由于涌浪引起的波浪高度(m);
h0——突然停机前引渠末段水深(m);
v0——突然停机前引渠末段流速(m/s);
——突然停机后引渠末段流速(m/s)。
h0——突然停机前引渠末段水深(m);
v0——突然停机前引渠末段流速(m/s);
——突然停机后引渠末段流速(m/s)。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8 进出水建筑物
- 下一节:8.2 前池及进水池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泵站等级及标准
- 4 泵站主要设计参数
- 4.1 设计流量
- 4.2 特征水位
- 4.3 特征扬程
- 5 站址选择
- 5.1 一般规定
- 5.2 泵站站址选择
- 6 总体布置
- 6.1 一般规定
- 6.2 泵站布置形式
- 7 泵房
- 7.1 泵房布置
- 7.2 防渗排水设计
- 7.3 稳定分析
- 7.4 地基计算及处理
- 7.5 主要结构计算
- 7.6 结构抗震设计及措施
- 8 进出水建筑物
- 8.1 引渠
- 8.2 前池及进水池
- 8.3 出水管道
- 8.4 出水池及压力水箱
- 9 其他形式泵站
- 9.1 一般规定
- 9.2 竖井式泵站
- 9.3 缆车式泵站
- 9.4 浮船式泵站
- 9.5 潜水泵站
- 9.6 潜没式泵站
- 10 水力机械及辅助设备
- 10.1 主泵
- 10.2 进出水流道
- 10.3 进水管道及泵房内出水管道
- 10.4 过渡过程及产生危害的防护
- 10.5 真空及充水系统
- 10.6 排水系统
- 10.7 供水系统
- 10.8 压缩空气系统
- 10.9 供油系统
- 10.10 水力监测系统
- 10.11 起重设备
- 10.12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 10.13 水力机械设备布置
- 10.14 机修设备
- 11 电气
- 11.1 供电系统
- 11.2 电气主接线
- 11.3 主电动机选择
- 11.4 主变压器选择
- 11.5 高压配电装置选择
- 11.6 无功功率补偿
- 11.7 站用电
- 11.8 室内外主要电气设备布置及电缆敷设
- 11.9 电气设备的防火
- 11.10 过电压保护及接地装置
- 11.11 照明
- 11.12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 11.13 计算机监控系统
- 11.14 视频监视系统
- 11.15 信息管理系统
- 11.16 测量表计装置
- 11.17 操作电源
- 11.18 通信
- 11.19 电气试验设备
- 11.20 电气节能
- 12 闸门、拦污栅及启闭设备
- 12.1 一般规定
- 12.2 拦污栅及清污机
- 12.3 拍门及快速闸门
- 12.4 启闭设备
- 13 泵站更新改造设计
- 13.1 一般规定
- 13.2 泵站建筑物
- 13.3 机电设备及金属结构
- 14 工程安全监测
- 附录A 泵站稳定分析有关参数
- 附录B 快速闸门闭门速度及撞击力近似计算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