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 总则
1.0.1 为使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符合充分利用城镇污水资源、削减水污染负荷、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实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以景观环境用水、工业用水水源、城市杂用水、绿地灌溉用水、农田灌溉用水和地下水回灌用水等为污水再生利用途径的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
1.0.3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0.1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城镇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将其作为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改善水环境质量的重大环保民生工程,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工作任务。“十一五”期间,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积极落实国家部署,不断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截至2010年底,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能力已达到1.25亿m3/d,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已达77.5%。同时污水再生利用也得到快速发展,工程建设规模迅速扩大。“十二五”期间,全国污水再生利用设施规划建设规模达2676万m3/d,全部建成后,我国城镇污水再生利用设施总规模接近4000万m3/d,其中设市城市超过3000万m3/d,可以有效缓解城市用水供需矛盾。本规范2002年版已经颁布实施十余年,对推动污水再生利用事业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年来,污水再生利用技术得到迅猛发展,为总结我国十多年来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成果,满足新形势下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工程建设需要,为工程设计提供技术支撑,故对本规范2002年版进行全面修订。
1.0.2 依据国家现行的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水质系列标准,确定了本规范的适用范围。目前,污水再生利用的最大途径是城镇景观环境用水,用于保护、修复或建设给定区域的生态环境,包括城镇河湖景观水体补水、绿地灌溉用水和环境卫生清洁等用水;污水再生利用市场化方向的主要途径是工农业生产用水,其中,工业用水中约80%是水质要求不高的冷却用水,以再生水替代用自来水作冷却用水,在技术上和工程上都易于实现,可缓解城镇供水紧张状况,农田灌溉在我国有悠久历史,其再生水利用有经验也有教训,仍需不断进行科学总结。随着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技术不断提高,污水再生利用途径也会逐步扩大。
1.0.3 污水再生处理技术包括给水处理和污水处理的绝大部分技术内容,但处理对象及目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规范规定的未尽事宜,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和《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等有关标准执行。再生水用于工业冷却用水的有关技术要求,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 50050的有关规定执行;再生水用于建筑物或小区使用的有关技术要求,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 50336的有关规定执行。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水源、水质和水量
- 4.1 水源
- 4.2 水质
- 4.3 设计水量
- 5 再生水厂
- 5.1 一般规定
- 5.2 工艺流程
- 5.3 混凝
- 5.4 沉淀(澄清、气浮)
- 5.5 化学除磷
- 5.6 介质过滤
- 5.7 曝气生物滤池
- 5.8 膜生物反应器
- 5.9 人工湿地
- 5.10 膜分离
- 5.11 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
- 5.12 消毒
- 6 输配水
- 6.1 一般规定
- 6.2 输配水管道
- 6.3 附属设施
- 7 安全防护和监测控制
- 7.1 安全防护
- 7.2 监测控制
- 附录A 再生水管道与其他管线及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
- 附录B 再生水管道与其他管线最小垂直净距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