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5.7 曝气生物滤池
5.7.1 根据工艺需要,曝气生物滤池可采用碳氧化曝气生物滤池、硝化曝气生物滤池或反硝化生物滤池的单级布置形式,也可采用组合串联的多级布置形式。
5.7.2 曝气生物滤池前宜设置精细格栅或沉淀池等预处理设施,精细格栅间隙应为1.0mm~2.0mm;滤池进水SS宜小于60mg/L。
5.7.3 重质滤料曝气生物滤池宜选用天然火山岩滤料或人工烧结黏土陶粒,宜按单层均质滤料配置。重质滤料厚度宜为2.5m~4.5m,轻质滤料厚度宜为2.0m~4.0m。硝化、碳氧化滤池滤料粒径宜为3mm~5mm,反硝化滤池宜为4mm~6mm。底部卵石垫层厚度宜为300mm~350mm,粒径宜为8mm~32mm。重质滤料滤池单格面积不宜大于100m2。
5.7.4 碳氧化曝气生物滤池及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应设空气供给系统,池内供气可采用单孔膜曝气器或穿孔管,供气量应根据需氧量计算确定。曝气风机和反冲洗风机出口处应设置放空装置。曝气生物滤池多格并联运行时,供氧鼓风机应采取一对一或一对二布置形式。
5.7.5 曝气生物滤池应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按气洗、气水联合洗、清水漂洗依次进行。气洗时间宜为3min~5min;气水联合冲洗时间宜为4min~6min;单独水漂洗时间宜为8min~10min。空气冲洗强度宜为10L/(m2·s)~15L/(m2·s),水反洗强度宜为4L/(m2·s)~6L/(m2·s)。滤池的反冲洗周期宜为24h~72h。
5.7.6 滤池进出水液位差宜为1.8m~2.3m。
5.7.7 当出水总磷浓度达不到要求时,应辅以化学除磷。
5.7.8 当采用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时,污水中的五日生化需氧量与总凯氏氮之比应大于4。当污水中碳源不足时可外加碳源。外加碳源投加量(以CODcr计)可按所需去除的硝态氮浓度的3倍~5倍计算。具备条件时,应选用利于生物降解的当地廉价碳源。
5.7.9 曝气生物滤池的容积负荷宜根据试验资料确定。无试验数据时,其五日生化需氧量容积负荷宜为3kg/(m3·d)~6kg/(m3·d),硝化容积负荷(以NH3—N计)宜为0.3kg/(m3·d)~0.8kg/(m3·d)。反硝化生物滤池容积负荷(以NO3—N计)宜为0.8kg/(m3·d)~4.0kg/(m3·d),滤速宜为6.0m3/(m2·h)~12.0m3/(m2·h),空床水力停留时间宜为20min~30min。
5.7.1 曝气生物滤池适用于有机污染物及氨氮的去除;不曝气的反硝化生物滤池,适用于总氮的去除。曝气生物滤池在生物脱氮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质。
5.7.2 为防止曝气生物滤池堵塞,宜设置细格栅或沉淀池等预处理设施。现有污水处理已设置的预处理设施不满足要求时,应改造或增设;新建再生水厂时,应一并设置符合要求的预处理设施。碳氧化曝气生物滤池的进水SS宜小于60mg/L,二级处理后的硝化、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的进水SS宜小于20mg/L。
5.7.8 补加碳源量除取决于反硝化进水的碳氮比、所需去除的硝态氮浓度外,还应考虑水温、溶解氧、亚硝酸盐等因素的影响。为降低运行费用,条件具备时可选用例如酒业废水、食品加工废水、糖蜜废水等廉价碳源。
5.7.9 曝气生物滤池硝化容积负荷和反硝化生物滤池容积负荷,根据待处理水的污染物指标酌情选取,最好通过试验验证和调整。水温对硝化和反硝化均有明显影响,水中碱度对硝化过程亦有明显影响。曝气生物滤池氨氮去除率可达90%以上,反硝化滤池硝态氮去除率主要取决于碳源投加量,一般为50%~90%。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5.6 介质过滤
- 下一节:5.8 膜生物反应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水源、水质和水量
- 4.1 水源
- 4.2 水质
- 4.3 设计水量
- 5 再生水厂
- 5.1 一般规定
- 5.2 工艺流程
- 5.3 混凝
- 5.4 沉淀(澄清、气浮)
- 5.5 化学除磷
- 5.6 介质过滤
- 5.7 曝气生物滤池
- 5.8 膜生物反应器
- 5.9 人工湿地
- 5.10 膜分离
- 5.11 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
- 5.12 消毒
- 6 输配水
- 6.1 一般规定
- 6.2 输配水管道
- 6.3 附属设施
- 7 安全防护和监测控制
- 7.1 安全防护
- 7.2 监测控制
- 附录A 再生水管道与其他管线及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
- 附录B 再生水管道与其他管线最小垂直净距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