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消防规范网

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4.2 系统功能要求


4.2.1 网络管理要求:
    1 网管信息传输通路应为专用通道;
    2 所有设备宜进行集中化管理,包括集中监视、集中控制、集中配置、集中调度:
    3 各网管子系统应有严格的登录授权管理,安全管理、接入管理;
    4 网管系统应提供完善的日志功能,包括长期保存登录和操作记录的功能。
4.2.2 信源、播出及传输系统要求:
    1 节目接收应至少来自两个不同的路由:
    2 节目处理的各个环节应设置监看监测,播出环节增设监听及收录;
    3 节目播控系统宜采用矩阵方式,并设应急系统;
    4 传输系统网络结构宜采用自愈环技术,系统应至少有1个GPS外接时钟源,波分复用(WDM)传输系统每条波分链路宜有1个备波;
    5 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应符合《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技术要求》GY/T 148的相关规定;
    6 视音频信号压缩编码应符合《信息技术 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号的通用编码 第1部分 系统》GB/T 17975.1、《信息技术 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号的通用编码 第2部分 视频》GB/T 17975.2和《信息技术 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号的通用编码 第3部分 音频》GB/T 17975.3的相关规定;
    7 条件接收系统应符合《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规范》GY/Z 175的相关规定;
    8 EPG系统应符合《数字电视广播电子节目指南规范》GY/T 231的相关规定;
    9 传输系统可根据传输容量选择波分复用系统(WDM)、同步数字体系(SDH)、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等技术。并且,波分复用系统设计应符合《长途光缆波分复用(WDM)传输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T 5092的相关规定;SDH传输系统设计应符合《SDH长途光缆传输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T 5095的相关规定;多业务传送系统设计应符合《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YD/T5119的相关规定;自动交换光网络系统设计应符合《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工程设计暂行规定》YD/T 5144的相关规定。
4.2.3 内容管理要求:
    1 特级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管理中心节目调度应包括与中央、各省、直辖市电视台以及节目供应商等之间的码流和业务;甲级节目调度应包括与特级、本省各市电视台以及节目供应商等之间的码流和业务;
    2 监测和测试应包括视频检测、音频检测、码流检测、设备状态检测、故障定位与排除等。
4.2.4 数据管理系统要求:
    1 宜利用国家广电光缆干线网的宽带网络资源,采用IP OVER SDH 和IP OVER DWDM 技术构筑面向广电系统、覆盖全国的宽带IP交换平台,实现数据的高效传输:
    2 应建立广播影视数据业务管理平台,对有线广播电视节目进行转码并存储,实现广播电视系统的多功能服务。
4.2.5 内部通信系统要求:
    1 各级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管理中心宜建立内部通信系统,并与下一级中心连通;
    2 宜建立视频会议系统,MCU放置在中心节点,分中心节点设置电视会议终端设备。通信链路采用广电专用网络,MCU应由管理工作站进行管理,可通过工作站实现对MCU的配置和测试,安排会议日程,统计和记录计费等信息。
4.2.6 综合网络管理系统要求:
    1 各个专业网管应开放Q3、CORBA等标准接口和管理信息库;
    2 应从各个专业网管采集网络配置、告警与性能等数据;
    3 应实现基于实时告警和辅助故障分析的故障管理、性能管理;
    4 应实现各种统计报表的自动生成,支持定制报表;
    5 应结合资源信息和客户信息提供面向客户的服务支持;
    6 宜提供基于事务模型的业务分析决策支持系统;
    7 应实现集中维护、集中管理;宜在统一平台上实现跨系统、跨厂商资源监控。
4.2.7 时钟与同步系统要求:
    1 特级和甲级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管理中心应采用主从同步方式,建立主、备用基准时钟;特级应选择两种以上的外部定时源作为定时信号,宜配置铯钟;甲级应选择外部定时源作为定时信号,设备主钟采用受控铷钟,得到与铯钟精度相近的高精度频率,供整个传输网内设备使用;
    2 BITS的容量应结合定时供给范围的需要确定。BITS本身应具有自动监测功能,可配置本地维护终端,本地维护终端可完成设备配置、状态监视、安全管理和故障处理以及操作与维护功能;同步信号应统一提供2048kHz及2048kbit/s,也可根据定时需求设备的不同,配置相应的输出接口,同步设备定时物理接口应符合ITU-T G.703中规范的同步接口和物理特性。
4.2.8 运营支撑系统要求:
    1 应支持第三方业务系统接口;
    2 服务器端应采用集群、1+1备份及完备的数据备份策略;
    3 应采用多种方式实现运营支撑系统的安全性;
    4 应具有扩展性。
条文说明
4.2.1 网络管理系统包括传输设备网管、多业务接入设备网管、数据设备网管等。
    1 为保证网管信息传输的安全,应建立专用网管通道;
    2 集中控制,可以使运维工作变得更加方便,减少人力,加快响应速度,提高管理效率。并将各层网管系统和日常的人员岗位职责结合起来,使其各司其职,实现科学高效的网络管理和经营管理。
4.2.2 信源、播出及传输系统包括节目集成、节目监测、节目压缩编码及复用系统等,节目来源一般包括各类免费及付费卫星节目、境外卫星节目、国干网/省干网光缆传输的节目、本地制作的节目以及数据专线传输的节目等。一般要求相同的节目通过两种及两种以上方式进行传输及接收,主要起到备份的目的。节目信号接收后需要分配放大、复用、监测及监视,对加密的信号进行解密;对本地输入的SDI数字基带信号或A/V模拟信号需要进行压缩编码。
    2 节目监测包括节目接收及处理的各个环节,以便于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 节目的播控应有两层保护方式:热备份通道,即主播出通道出现故障时,可通过一个二选一开关,倒换到备份通道;同时采用手动视音频跳线的方式,即主备通道同时出现故障时,采用跳线,以恢复正常播出;
    7 条件接收系统主要完成对传输的数字电视节目,数据信息的加密、加扰等功能,系统通过使用用户管理系统完成系统用户的授权及管理,对用户的服务申请进行记录、统计和管理;
    8 EPG系统负责电子节目单制作、编辑、审查、播发。
4.2.3 内容管理系统包括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管理中心传输及接收的所有节目,根据需要进行节目的交换与调度,同时需要对节目进行监控和信号质量测试。
    1 电视节目调度系统承担对外来电视节目进行选择、监看、监听和质量测试的功能,同时根据需要可同时录制其中的多套节目。系统主要由输入视音频切换矩阵、输出视音频切换矩阵以及监视监听视音频切换矩阵组成。
4.2.4 数据管理系统是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管理中心宽带数据交换平台和与广播电视相关业务的核心平台及管理系统。
    随着数字电视的推广,广电各种增值业务可以逐步开展,如视频点播、时移电视、数字高清等业务。因此需要建立广播影视数据业务管理平台,为广播电视系统开展各种增值业务奠定基础。
4.2.5 可以建立内部电话系统,在现有光缆传输网上,经过交换机进行广电内部语音交换,建立IP电话网,建立党政领导专用保密可视电话网。实现程控电话汇聚、用户呼叫、可视电话、IP 电话等通信业务。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管理中心建设内部通信系统,一是保密的需要,同时可以节约开支,减少往返异地交通费用。电视会议系统主要由会议终端设备、多点控制单元(MCU)和通讯链路三部分构成。
4.2.6 为使网络处于高效的运营状态、提高网络的运行效率,快速定位故障,统一调配网络资源,需要建设综合网络管理系统,各系统的网管系统建设时,应开放管理信息库;各专业各级网管要有Q3、CORBA等标准接口,并具有故障管理及性能管理。
4.2.7 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管理中心应设置时钟同步系统,应说明采用哪种同步方式以及达到的时钟精度,应保证时钟同步网的质量和网络运行的安全。同步网设计应符合《数字同步网工程设计规范》YD/T 5089的相关规定。
4.2.8 运营支撑系统是网管系统最重要的一部分,系统软件宜采用模块化设计,灵活升级。系统通过网关与条件接收系统、银行系统相联。
    1 包括支持多套相同的或不同的条件接收系统、同时支持多家银行系统计费处理、呼叫中心接口、用户管理系统接口、节目管理系统接口等;
    2 应保证运营支撑系统的数据及数据存储的安全性;
    3 如:采用防火墙实现访问控制,数据采用加密方式传输,合理划分子网等;
    4 随着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业务的增多,应考虑运营支撑系统的扩展性,运营支撑系统应支持多种服务器技术平台设计,服务器的更新不影响客户端的运行。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管理中心设计规范 GY5082-2010
微信、QQ、手机浏览器等软件扫一扫 即可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