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4.1 混凝
	4.1.1 药剂种类、投加量和投加顺序应根据进水水质和结合烧杯实验确定,并应在运行过程中调整优化。
	4.1.2 应连续、均匀投加药剂,并应充分混合。
	4.1.3 混合时间宜控制在(30~60)s,平均速度梯度宜控制在(500~1000)s-1。
	4.1.4 絮凝反应时间宜控制在(15~30)min,平均速度梯度宜控制在(20~70)s-1。
	4.1.5 当采用高分子絮凝剂预处理高浊度水时,混合不宜过于剧烈。
	4.1.6 应定时观测絮凝池和出水处絮凝效果,颗粒应具备较好的沉降性能。
	4.1.7 应定期观测絮凝池絮体沉积情况,如有积泥应及时清除。
	4.1.8 应定时检查电机、变速箱、搅拌装置及其运行情况,并应定期保养。
	4.1.9 混合絮凝设施应定期清空维修。
	4.1.1 进水温度低,可适当增加混凝剂或助凝剂的投加量。
	4.1.3、4.1.4 混凝工艺运行时的推荐工艺运行参数,鉴于全国各城镇污水再生利用设施混凝工艺的多样化,各城镇污水再生利用设施也可根据自身工艺特点对以上工艺参数加以调整。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基本规定
 - 2.1 运行管理
 - 2.2 技术指标
 - 2.3 生产记录
 - 2.4 设备台账
 - 2.5 报表
 - 3 水量、水质及监测
 - 3.1 水量计量
 - 3.2 水质及检测
 - 3.3 化验室
 - 3.4 在线监测
 - 3.5 净水药剂及材料
 - 4 设施运行与维护
 - 4.1 混凝
 - 4.2 沉淀
 - 4.3 介质过滤
 - 4.4 硝化反硝化滤池
 - 4.5 膜过滤
 - 4.6 臭氧氧化
 - 4.7 消毒
 - 4.8 清水池
 - 4.9 输配泵站
 - 5 设备运行与维护
 - 5.1 一般规定
 - 5.2 水泵
 - 5.3 鼓风机
 - 5.4 空气压缩机
 - 5.5 混合、反应搅拌设备
 - 5.6 计量泵
 - 5.7 电机
 - 5.8 电气
 - 5.9 自控系统
 - 5.10 仪器仪表
 - 6 安全
 - 6.1 安全管理
 - 6.2 作业安全
 - 6.3 应急预案
 - 本规程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