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4.1 一般规定
4.1.1 总图运输设计应根据工业布局和城镇总体规划的要求,在满足各项技术条件的基础上,应做到节约用地、节省投资、技术先进、节能环保。
4.1.2 总图设计应结合地区条件,有利于城镇或邻近工业企业在交通运输、动力设施、综合利用和生活设施等方面统筹布局。
4.1.3 总图和运输布置应满足下列规定:
1 总图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和《纺织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565的有关规定;
2 总图布置应满足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生产车间宜集中组合成单层或多层联合厂房;
3 总图布置应合理划分功能分区,各种辅助和附属设施宜邻近其服务的车间,单个小建筑物宜合并,或并入车间内部,动力供应设施宜接近负荷中心;
4 厂前区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宜分别集中设置,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
	    5  交通运输应能保证生产流程顺畅和原料物料的运输路线便捷,应避免货流与人流交叉干扰。
	 
4.1.1 印染工厂总图运输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应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协调,加以解决,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应方便生产,并节约用地、节省投资、节能环保。
4.1.2 印染工厂的设计和建设不应搞“大而全”、“小而全”,应充分考虑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原则,尽量与地方统一布局,以节约投资,提高经济效益。
4.1.3 印染工厂的生产车间组合成联合厂房已有很多实例,单层锯齿形的练漂、染色车间与多层印花车间并建,或通过内天井连接,以达到节约用地、生产流程便捷的目的。为了严格土地管理,厂前区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占项目总用地面积百分比必须满足《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规定。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4 总图运输
 - 下一节:4.2 建(构)筑物布置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工艺设计
 - 3.1 一般规定
 - 3.2 工艺流程
 - 3.3 设备选用
 - 3.4 机器排列
 - 3.5 工艺管道
 - 3.6 工艺对公用工程的要求
 - 3.7 生产辅助设施
 - 3.8 车间运输
 - 4 总图运输
 - 4.1 一般规定
 - 4.2 建(构)筑物布置
 - 4.3 道路运输
 - 4.4 竖向设计
 - 4.5 厂区管线
 - 4.6 厂区绿化
 - 4.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5 建筑
 - 5.1 一般规定
 - 5.2 生产厂房
 - 5.3 建筑防火、防爆
 - 5.4 生产辅助用房
 - 5.5 生产厂房主要建筑构造
 - 6 结构
 - 6.1 一般规定
 - 6.2 结构选型
 - 6.3 结构布置
 - 6.4 设计荷载
 - 6.5 结构计算
 - 6.6 带排气井的单层锯齿形厂房构造要求
 - 6.7 抗震构造措施
 - 6.8 地基基础
 - 7 给水排水
 - 7.1 一般规定
 - 7.2 用水量、水质和水压
 - 7.3 水源与水处理
 - 7.4 给水系统和管道布置
 - 7.5 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
 - 7.6 排水系统和管道布置
 - 7.7 水的重复利用及废水回用
 - 8 供暖通风与空调
 - 8.1 一般规定
 - 8.2 室内外设计参数
 - 8.3 生产车间的供暖通风与空调
 - 8.4 辅助用房的供暖通风与空调
 - 9 电气
 - 9.1 一般规定
 - 9.2 供配电系统
 - 9.3 照明
 - 9.4 防雷和接地
 - 9.5 电气消防和报警
 - 10 动力
 - 10.1 一般规定
 - 10.2 蒸汽供热系统
 - 10.3 蒸汽凝结水回收和利用
 - 10.4导热油供热系统
 - 10.5 燃气
 - 10.6 压缩空气
 - 11 仓储
 - 11.1 一般规定
 - 11.2 坯布库、成品库
 - 11.3 染化料库
 - 11.4 危险化学品库
 - 11.5 机物料库
 - 附录A 工艺流程
 - A.1 纯棉织物主要工艺流程
 - A.2 涤棉织物主要工艺流程
 - A.3 化纤织物主要工艺流程
 - A.4 短流程工艺
 - A.5 其他工艺流程
 - 附录B 印染主机设备生产能力
 - 附录C 主要印染设备参考用水量
 - 附录D 主要印染设备参考用汽量
 - 附录E 印染设备需要高温热源值
 - 附录F 印染设备各轧车压缩空气用量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