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消防规范网

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5.1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优化


控制项

5.1.1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应符合国家批准或备案的现行公共建筑节能标准的规定。

可选项

5.1.2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宜高于现行国家或地方节能标准的规定。

5.1.3 外窗或透明幕墙宜采用外遮阳设计。

5.1.4 围护结构非透明部分宜采用因地制宜的保温隔热改善措施。


条文说明
5.1.1 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达到国家和地方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是保证建筑节能的关键,在绿色建筑中更应该严格执行。我国由于地域气候差异较大,经济发展水平也很不平衡,在符合国家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基础上,各地也制定了相应的地方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因此体形系数、窗墙面积比、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的规定限值应符合国家和当地要求。
    本条评价方法为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中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法进行评判,不对单个部件进行强制性规定。如果地方公共建筑节能标准的相关条款要求高于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中的节能要求,则应以地方标准对建筑物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进行评判。
    本条设计阶段的评价方法为审核项目的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图纸、施工图节能审查备案登记表和节能计算书。运行阶段的评价方法为审核项目的建筑竣工图,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检测报告等。
5.1.2 鼓励绿色建筑的围护结构做得比国家和地方的节能标准更高,降低空调采暖负荷,同时提高非空调采暖季节的室内热环境质量,在设计时应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分析的方法计算其本体节能率。考虑到地域性差异,对于以采暖负荷为主的严寒地区,以及兼顾供冷采暖的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应执行不同的评分办法。
    围护结构节能率旨在评价设计建筑相比于参照建筑,由于围护结构优化设计(建筑体形、窗墙比、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等)对于降低空调采暖负荷的贡献率,评价时设计建筑和参照建筑的系统能效完全一致,因此可以折算为节能率。
    参照建筑和设计建筑的能耗模拟设定方式,应依照现行国家和地方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相关规定。
    围护结构节能率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QENV——设计建筑的采暖、空调负荷需求,kW·h;
    QENV.ref——参照建筑的采暖、空调负荷需求,kW·h;
    φENV——围护结构节能率。
    本条设计阶段的评价方法为审核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围护结构做法详图、施工图节能审查备案登记表以及建筑节能评估报告。运行阶段的评价方法为审核建筑竣工图说明、围护结构做法详图,建设监理单位及相关管理部门提供的检验记录和性能检测报告等。如竣工资料中关于围护结构构件的热工性能指标未能达到设计要求,则需要根据实际值重新计算围护结构节能率,并出具相应的建筑节能评估报告。
5.1.3 建筑外窗对室内热环境和空调负荷影响很大,应通过各种形式的遮阳设计减少主要功能空间的太阳辐射热量。建筑形体设计时,可利用建筑自身的形体变化形成自遮阳;立面设计时,可把普通构件和遮阳构件进行整合,形成与建筑统一协调的遮阳形式;天窗、东西向外窗宜设置活动外遮阳。
    夏热冬暖、夏热冬冷地区的办公建筑应在建筑设计中优先考虑自遮阳,并通过软件模拟进行分析优化。当采用外遮阳设施进行阳光入射控制时,应综合比较遮阳效果、天然采光和视觉影响等因素,采用可调节遮阳或固定遮阳。
    严寒地区本条不参评。
    本条设计阶段的评价方法为审核建筑设计说明、立面图纸、遮阳系统大样图和控制原理图等,以及设计院或第三方提供的建筑遮阳模拟评估报告。运行阶段的评价方法为审核相关建筑竣工图纸,并进行现场核实。
5.1.4 严寒、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分别采取适宜的外墙和屋顶保温隔热措施,如反射隔热涂料、种植屋面等,以改善外墙和屋顶的热工性能。反射隔热涂料的性能,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反射隔热涂料》JG/T 235中关于产品隔热性能的相关规定。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根据设计资料和竣工资料分别计算采用因地制宜保温隔热措施的屋面部分面积比例和外墙部分面积比例,并根据项目所在热工分区,判定相应得分。设计阶段评价时审核建筑设计说明、屋面和立面图及构造详图等,以及采用特殊保温隔热处理的外围护结构面积比例计算书。运行阶段评价时审核相关建筑竣工图纸,并进行现场核实。如竣工资料或现场核实结果表明与设计资料不符,则需要根据实际值重新计算本条文得分。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 GB/T50908-2013
微信、QQ、手机浏览器等软件扫一扫 即可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