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消防规范网

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5.1 一般规定


5.1.1 根据工程的设计阶段、规模大小和运营管理需要,地形图测图的比例尺可按表5.1.1选取。
表5.1.1 地形图测图的比例尺
表5.1.1 地形图测图的比例尺
    注:1 精度要求低的专用地形图,可按小一级比例尺地形图的规定进行测绘或利用小一级比例尺地形图放大成图;
           2 局部施测大于1∶500比例尺的地形图,除另有要求外,可按1∶500地形图测量的要求执行。
5.1.2 地形测量图形成果宜包括纸质地形图成果及数字地形成果。数字地形成果宜包括数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及数字三维模型,地形测量图形成果的主要特征可按表5.1.2分类。
表5.1.2 地形测量图形成果的主要特征
续表5.1.2
续表5.1.2
5.1.3 地形的类别划分和基本等高距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根据地面倾角α大小确定地形类别;
    平坦地:α<2°;
    丘陵地:2°≤α<6°;
    山地:6°≤α<25°;
    高山地:α≥25°。
    2 基本等高距应按表5.1.3选取。
表5.1.3 基本等高距(m)
表5.1.3 基本等高距(m)
    注:1 一个测区同一比例尺,宜采用一种基本等高距;
           2 水域测图的基本等深距,可按水底地形倾角所比照的地形类别和测图比例尺选择。
5.1.4 地形测量数据源的获取,宜采用RTK测图、全站仪测图、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测图、移动测量系统测图、低空数字摄影测图、机载激光雷达扫描测图及扫描数字化等方法。
5.1.5 地形测图依照工程测量的区域类型,可划分为一般地区地形测图、城镇建筑区地形测图、工矿区现状图测量和水域地形测量。
5.1.6 数字线划图的基本精度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超过表5.1.6-1的规定。
表5.1.6-1 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mm)
表5.1.6-1 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mm)
    注:1 施测困难的一般地区测图,点位中误差不宜超过表中限差的1.5倍;
           2 1∶500比例尺水域测图、其他比例尺水深超出20m的开阔水域测图,点位中误差不宜超过相应比例尺图上2.0mm。
表5.1.6-2 等高(深)线的插求点或数字高程模型格网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
表5.1.6-2 等高(深)线的插求点或数字高程模型格网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
     注:1 hd为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m);
            2 施测困难的一般地区测图,高程中误差不宜超过表中相应限差的1.5倍;
            3 当水深大于20m或工程精度要求不高时,水域测图的高程中误差不宜超过表中相应限差的2倍。
    3 工矿区建(构)筑物按用途可分为主要建(构)筑物和一般建(构)筑物两种类型,细部坐标点的点位和高程中误差,不应超过表5.1.6-3的规定。
表5.1.6-3 工矿区细部坐标点的点位和高程中误差(mm)
表5.1.6-3 工矿区细部坐标点的点位和高程中误差(mm)
    4 地形点的最大点位间距不应大于表5.1.6-4的规定。
表5.1.6-4 地形点的最大点位间距(m)
表5.1.6-4 地形点的最大点位间距(m)
    注:水域测图的断面间距和断面的测点间距,根据地形变化和用图要求,可进行调整。
    5 地形图上高程点的注记,当基本等高距为0.5m时,应精确至0.01m,当基本等高距大于0.5m时,应精确至0.1m。
5.1.7 数字高程模型应由规则格网点数据和特征点数据以及边界数据组成,数字高程模型格网间距的选取及格网点高程中误差应符合表5.1.7的规定。
表5.1.7 数字高程模型格网间距的选取及格网点高程中误差(m)
表5.1.7 数字高程模型格网间距的选取及格网点高程中误差(m)
    注:森林、沼泽等隐蔽地区数字高程模型的高程中误差不宜超过表中相应限差的1.5倍,内插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宜超过表中相应限差的2倍。
5.1.8 数字正射影像图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数字正射影像图地面分辨率不应大于表5.1.8的规定。
表5.1.8 数字正射影像图地面分辨率(m)
表5.1.8 数字正射影像图地面分辨率(m)
    2 地物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对于平坦地、丘陵地不应大于图上0.6mm,对于山地、高山地不应大于图上0.8mm。
5.1.9 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形图的分幅可采用正方形或矩形方式;
    2 图幅的编号宜采用图幅西南角坐标的千米数表示;
    3 带状地形图或小测区可采用顺序编号;
    4 对于已施测过地形图的测区,也可沿用原有的分幅和编号。
5.1.10 凡绘制有国界线的地形图,必须符合国务院批准的有关国界线的绘制规定。
5.1.11 地形图的图式和要素分类代码的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形图图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和《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2部分:1∶5000 1∶10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2的规定;
    2 地形图要素分类代码宜按现行国家标准《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13923执行;
    3 图式和要素分类代码的不足部分可自行补充,并应编写补充说明。对于同一个工程或区域,应采用相同的补充图式和补充要素分类代码。
5.1.12 数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的成果文件命名宜按现行行业标准《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数据组织及文件命名规则》CH/T9012的有关规定命名,数据存储格式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17798的有关规定。
5.1.13 数字地形测量成果的质量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数字线划图应进行内外业质量检查,并应符合本标准第5.8.11条的规定;
    2 数字高程模型应进行外业实测检查、统计精度,并应符合本标准第5.9.6条的规定;
    3 数字正射影像图应进行数学基础、覆盖范围、影像清晰度、色彩均衡度、镶嵌拼接痕迹及地物点内业量测检查,并应符合本标准第5.10.7条的规定;
    4 数字三维模型应进行模型数据的质量检查,并应符合本标准第5.11.8条的规定。
条文说明
5.1.1 地形图的比例尺反映了用户对地形图精度和内容的要求,是地形测量的基本属性之一。地形图的比例尺要求按设计阶段、规模大小和运营管理需要选用,主要基于以下因素考虑:
    (1)用图特点、用图细致程度、设计内容和地形复杂程度是选择地形图比例尺的主要因素。对于比较简单的情况,采用较小比例尺;对于综合性用图与专业用图,需兼顾多方面需要选择较大比例尺图;对于分阶段设计的情况,通常初步设计选择较小比例尺,两阶段设计合用一种比例尺的,一般选取一种适中的比例尺(1∶1000或1∶2000)或按施工设计的要求选择比例尺。
    (2)建厂规模、占地面积是选择比例尺的重要因素。小型厂矿或单体工程设计,用图要求精度不一定很高,但要求较大的图面以能反映设计内容的细部,因此多选用较大比例尺。
    (3)1∶500~1∶5000比例尺系列地形图,基本概括了工程测量的服务范畴。目前,大量的1∶1000比例尺地形图已用于各专业的施工设计,所以,1∶1000比例尺地形图属施工设计的基本比例尺图。但是,还有不少厂矿企业或单项工程的施工设计也采用1∶500比例尺地形图,主要原因在于,1∶1000比例尺的图面偏小,并不是因为精度不够。对于工业厂区、城市市区,情况有所不同,由于精度要求高,内容也复杂,以1∶500比例尺图居多。还有一些工厂区,采用1∶500比例尺作为维修管理用图。至于小城镇和部分中等城市,测绘1∶1000比例尺图已能满足需要。根据目前现状,本标准仍把1∶500比例尺列为常用测图比例尺。对于大部分线路测量(如铁路、公路等)、矿山、地质勘探、大型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1∶2000也是较常用的测图比例尺。1∶5000比例尺地形图,一般为规划设计用图的最小比例尺。
5.1.2 随着测绘科技的快速发展,数字地形测量图形成果出现了多样性。本标准把数字地形测量图形成果分为纸质地形图原图、数字线划图(DLG)、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字三维模型,并按数据来源、技术特性、表达方法、数学精度、提交成果的表现形式和工程应用等6种特征对数字地形测量图形成果进行了区分。本条为修订新增内容。
5.1.3 关于地形类别的划分和基本等高距的选择。
    1 大比例尺地形测量的地形类别划分,是根据工程建设用地对地面坡度的要求和工程用图的实际情况确定的。本次修订将地面倾角由3°和10°分别调整为2°和6°,即平坦地α<2°,丘陵地2°≤α<6°,山地6°≤α<25°,高山地α≥25°四类。
水域地形类别的划分与陆地相同,也按水底地形倾角分为四类(水底地形倾角从小比例尺的水下地形图中获取)。
    2 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是以等高线的高程中误差的经验公式验算。
    式中:mh——等高线高程中误差;
               hd——基本等高距;
               M——测图比例尺分母;
                α——地面倾角。
    其中,等高线的高程中误差mh的取值,对于常用的设计坡度,均不能大于基本等高距的1/2;对于较大的设计坡段,也不能大于一倍基本等高距。
    实际上,地形图对高程精度的要求,很大程度体现在基本等高距的选择问题上,在缓坡地1∶1000~1∶5000比例尺,多取基本等高距(hd)为比例尺分母(M)的,山地为;1∶500比例尺的最小基本等高距为0.5m。
    基本等高距的规格,需保持等高线的名义值没有较大出入,同时还考虑等高线不能过密,规格不能过多等因素。
5.1.4 区域类型划分是根据工程测量部门多年来的实践经验确定的,但随着数字化测图的广泛应用,各区域类型受施测方法的影响已被弱化。本次修订仍沿用《07规范》的区域类型划分方法,考虑到水域测量与陆地地形测量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本次修订仍将水域测量和陆地地形测量的内容做了部分融合,并将一些主要技术指标列入本章的一般规定中。
5.1.5 区域类型划分是根据工程测量部门多年来的实践经验确定的,但随着数字化测图的广泛应用,各区域类型受施测方法的影响已被弱化。本次修订仍沿用《07规范》的区域类型划分方法,考虑到水域测量与陆地地形测量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本次修订仍将水域测量和陆地地形测量的内容做了部分融合,并将一些主要技术指标列入本章的一般规定中。
5.1.6 关于地形测量的基本精度要求。
    衡量地形图测量的技术指标主要有地物点的点位中误差、等高线插求点的高程中误差、细部点的平面和高程中误差和地形点的最大点位间距等。
    1 地形图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主要是根据用图需要和工程测量部门测图的实际情况确定的。
        1)根据以往用户对地形图的使用情况,工矿区的改扩建项目对精度要求较高,一般的图面精度无法满足其要求;城镇居民小区的地形图主要用于规划红线,牵涉到拆迁问题,对地形图精度要求也较高;城镇居住区应保留的建筑,对新建建筑的制约比较强,则要求图面位置较准确,以满足新建建筑对楼位间安全距离的要求;非建筑区的设计内容受已有地物的制约因素较少,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城镇居住区的地形图,由于要提供给各部门使用,保留时间要求10年~20年,且要求不断进行修、补测,故要求地形图的精度有所储备。
    根据目前多数工程测量部门的实际情况,测图方法、作业手段都有很大的改进,地形点的实际精度也提高很多。从设计部门的使用情况看来,大部分要求的是电子版地形图,很少采用复制拼接、图上直尺量算等方法进行设计。
根据目前多数工程测量部门的实际情况,测图方法、作业手段都有很大的改进,地形点的实际精度也提高很多。从设计部门的使用情况看来,大部分要求的是电子版地形图,很少采用复制拼接、图上直尺量算等方法进行设计。
    考虑到测图和用图部门的作业习惯及相互间的发展不完全平衡,本次修订对地形图的基本精度指标不做调整。
        2)由于水域内的工程设施一般多在20m水深范围内,而靠岸边的浅水区域又多是施工重点,从工程需要出发,精度要求有所侧重。设计和施工要求近岸地形变化大的水域精度要高一些,大面积平坦区域与离岸线远的水域精度允许放宽些。此外,1∶500比例尺测图或交会距离在图上大于1m时,要达到较高精度比较困难,因此也要适当放宽。而对于采用卫星定位接收机或其他较高精度仪器进行作业时,满足精度要求是不成问题的。水域地形测量定位的试验值见表10。
表10 水域地形测量定位精度的试验值
    考虑到水域地形测量作业中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本标准的水域地形测量定位的点位中误差确定为图上1.5mm。
    2 等高线插求点指用来插绘等高线的实测点位,插求点的高程中误差,与工程设计应用高程数据进行土方预算、竖向设计、基础埋深设计等的关系较为密切。长期应用证明,本款指标是适宜的。加之数字测图的精度还会有所改善,能够满足指标要求。
    3 关于细部坐标点的点位中误差。
    为了使设计或运营管理者应用原图时能有足够的精度,并符合新设建筑与邻近已有建筑的相关位置误差小于100mm~200mm的要求,故确定工业建筑区主要建(构)筑物的细部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能超过50mm。
    对于棱角不明显的建(构)筑物,由于存在判别误差,其实测轴线和理论轴线(或理论中心)也存在误差。而对铁路、给水排水管道、架空线路等施工对象,其定位精度也是有区别的。因此,将诸如此类内容划归为一般建(构)筑物的细部点,其点位中误差规定为70mm。
    4 由于工程用图不但要使用等高线,而且要使用施测的地形点,所以将地形测图地形点的最大点位间距作为地形图的基本指标之一。本标准表5.1.6-4中规定的各种比例尺地形测图地形点的最大点位间距,是根据地面坡度、等高线曲率变化、等高线插求点的高程精度、测量误差综合确定的,相当于图上20mm~30mm的间距。
    对于水域地形测图,由于水下地形的起伏状况难以直观判别,所以要求断面间距和断面上测点间距较陆地地形图点间距密一些。通常,水下地貌垂直于岸线的地形变化远大于平行于岸线的地形变化,所以要求断面间距大于测点间距。本标准规定的断面间距和断面上测点间距分别相当于图上20mm和10mm。
    施测困难类别参考国家测绘局《测绘工程产品困难类别细则》判定。
5.1.7 本条是以摄影测量方法或三维激光扫描方法获取数据生成数字高程模型的基本技术要求,格网间距和格网点高程中误差是数字高程模型的基本精度指标,表5.1.7中的比例尺供选择使用。本次修订时对原规范数字高程模型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扩充。
5.1.8 数字正射影像图的精度主要以影像的地面分辨率体现,精度要求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工程测绘基本技术要求》GB/T35641确定。其相对于一般地区地形测量的点位中误差要求较严,主要是出于确保用图精度满足使用要求的考虑。本条为新增内容。
5.1.9 地形图的分幅及编号方法,是工程测量单位历年来经验的总结,其形式简单、使用方便,已为广大用户和测量单位接受。
5.1.10 国界线涉及国家版图与国家主权,必须严肃认真对待,不得有误。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5.1.13 数字地形测量成果的质量检查办法及检查工作量的要求,是工程测量单位为了确保成图质量而总结出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工程测量标准 GB50026-2020
微信、QQ、手机浏览器等软件扫一扫 即可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