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消防规范网

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7.5 自动化


7.5.1  自动化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气、仪表、计算机及电信专业应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工厂技术及管理水平与资金等基础条件,正确设计经济实用、互相协调的自动化系统。

      2  自动化系统设计应选用经过生产实践证明确实能满足工艺要求、运行安全可靠、技术经济效益显著,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扩展能力的设备和系统。

      3  电气、仪表及过程控制计算机宜组成一体化控制系统。

      4  自动化系统设计应满足系统结构的统一,人机接口的统一,减少基建投资及运行维护费用的要求。

      5  连铸机自动化系统可分为基础自动化级和过程控制级。

7.5.2  基础自动化级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基础自动化级应直接控制工艺设备的运行,并对生产中工艺参数进行设定、检测和调节,应由可编程控制器、人机接口及通信网络组成。通信网络宜选用工业型通信网络。基础自动化级应可打印事件及报警报告。在没有过程控制计算机参与的情况下,基础自动化系统应能进行无数学模型优化的正常生产。

      2  基础自动化级与现场控制设备的连接宜采用通信网络方式。

7.5.3  过程控制级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连铸机宜设置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

      2  连铸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的控制范围应从钢包到达连铸钢包回转台开始,到铸坯离开铸坯输送辊道或热送辊道为止。

      铸坯精整管理作业和坯库管理作业功能不应包括在连铸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的控制范围内。

      3  连铸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应采用C/S结构、B/S结构或C/S结构与B/S结构相结合的形式。

      用于热装轧制的高作业率连铸机的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宜采用服务器冗余、网络冗余以及磁盘阵列冗余,其他情况下宜采用磁盘阵列冗余。

      4  连铸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的功能应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及信息化管理的要求,主要功能应符合表7. 5.3的规定。

7.5.4  自动化系统网络通信应选用以太网标准,并应采用TCP/IP协议。

条文说明

7.5.3  对本条部分条款规定说明如下:

      1  在新建的连铸机工程中,为了在连铸机生产中保证产品质量、提高操作管理水平,满足企业信息化的要求,原则上都应设置连铸机过程控制级(以下简称L2)计算机系统,但有些小型企业的连铸机,对产品质量和操作管理水平要求不高,可不设置连铸机L2计算机系统。

      3  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的结构介绍:

      C/S结构的特点是很多工作可以在客户端处理后再提交给服务器,能充分发挥客户端的快速处理能力,其缺点是只适用于局域网,而且其维护和升级只能在现场进行。

      B/S结构的优点是便于通过互联网进行连铸机生产实绩的查询和监视,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在任何地方都能实现,且客户端零维护。

      就连铸二级系统而言,亦可以是对模型计算、生产控制等功能采用C/S结构,而像生产实绩的浏览、报表打印等功能推荐用B/S架构实现。

      在具体工程中,连铸机L2计算机系统供应商与用户协商确定最终系统结构。热装轧制生产情况下,需要由连铸机L2计算机系统实时地将铸坯相关信息传递给后工序L2计算机系统,如果连铸机L2计算机系统发生故障,物流与信息流不同步,将不能保证正常的高效连续的热装轧制生产,因此宜采用服务器、网络、磁盘等全面的冗余系统;而在非热装轧制情况下,当连铸机L2计算机系统发生故障时,尚不致严重影响正常生产,因此在具体工程中连铸机L2计算机系统供应商应与用户协商确定适宜的系统冗余结构。

      4  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的功能介绍:

      二次冷却水控制计算(二冷水动态控制模型)是根据浇钢速度、铸坯钢种和规格、钢水温度等信息,对铸坯温度、冷却强度进行优化计算的数学模型。采用该控制模型后,对铸坯表面和内部质量的改善有明显效果。

      动态轻压下计算(铸坯凝固末端动态轻压下数学控制模型)是根据铸坯在浇注过程中对铸坯内钢液凝固终点位置的计算,在凝固末端对铸坯实施一定压下量控制的数学模型。PLC控制系统将采集设备液压缸位置传感器的信号,根据轻压下的指令,在数学模型计算出的压下位置实施轻压下,以改善铸坯中心偏析,减少铸坯中心疏松,提高产品质量。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连铸工程设计规范 GB50580-2010
微信、QQ、手机浏览器等软件扫一扫 即可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