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4.3 接头、接缝防水
14.3.1 管节接头应采用GINA止水带与OMEGA止水带构成双道防水线。
14.3.2 管节接头的GINA止水带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根据管节接头所承受的水压及可能产生的最大变形量,确定GINA止水带的断面构造形式、断面尺寸、压力与压缩变形特性;
2 GINA止水带的材质宜为天然橡胶,其物理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分子防水材料 第2部分:止水带》GB 18173.2的相关规定;
3 GINA止水带应预制成框,宜采用圆弧形式连接转角直线段与整体止水带。如转角直线段长度过短,可直接采用90°圆弧转角连接整体止水带;
4 GINA止水带的固定宜采用卡箍方式。
14.3.3 管节接头的OMGEA止水带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根据管节接头所承受的水压、三向位移的估算值、抗老化等要求确定OMEGA止水带的断面尺寸、形式、适应变形能力的要求;
2 OMEGA止水带的材质宜为丁苯橡胶,其物理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分子防水材料 第2部分:止水带》GB 18173.2的相关规定;
3 OMEGA止水带的固定方式应采用杠杆式构造。
14.3.4 GINA止水带和OMEGA止水带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整环应一次安装到位,按照先顶板角部、再顶板、随后底板角部、再侧墙、最后底板的顺序进行安装;
2 管节浮运前,顶板以及水面以下1m范围内的GINA止水带应设置临时性保护罩;
3 管节沉放后,应核查GINA止水带的压缩量,压缩量应满足设计要求;
4 管节安装OMEGA止水带后,应按设计最大水压力要求注水加压检漏。
14.3.5 管节混凝土施工缝防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根据防水等级,确定施工缝的结构形式、防水材料及设置方式;
2 混凝土施工缝宜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或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水平施工缝接缝面应增加水泥砂浆接浆措施;
3 混凝土施工缝宜在预埋式注浆管、遇水膨胀止水条、钢板止水带或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中选择两种措施组合形成双道防水线;
4 混凝土水平施工缝中设置的防水材料应与环向施工缝的防水材料构成十字搭接;
5 钢端壳与混凝土界面宜设置止水钢片、遇水膨胀止水材料、预埋式注浆管形成多道防水措施,钢端壳所设防水材料应与混凝土水平施工缝的防水材料形成搭接。
14.3.6 管节节段接头防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根据防水等级,确定节段接头的结构形式、防水材料及设置方式;
2 节段接头应设置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条、OMEGA止水带形成多道防水措施;
3 与OMEGA止水带配套的预埋角钢与混凝土接缝宜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预埋式注浆管,底板OMEGA止水带的金属紧固件周边宜设置牺牲阳极块。
14.3.7 管节最终水下接头及最终岸上接头防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节水下最终接头如为施工缝连接,施工缝的设防要求应符合本标准第14.3.5条第1款~第3款的规定;
2 管节岸上最终接头如为施工缝连接,施工缝的设防要求应符合本标准第14.3.5条第1款~第3款的规定;如为变形缝连接,变形缝的设防要求宜符合本标准第14.3.6条的规定。
条文说明
14.3.2 1 管节混凝土施工完毕后,由于温差、混凝土干缩会引起管节长度变化,基础沉降、地震作用会引起管节接头的张合,GINA止水带长期作用下会产生应力松弛,以及管节端面本身存在平整度差异等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作为确定GINA止水带的断面构造形式、断面尺寸、压力与压缩变形特性的依据。
14.3.3 1 OMEGA止水带主要承受隧道长期运营所产生的轴向、垂直、横向位移量,应满足三向位移变化时的水密功效,作为确定OMEGA止水带的断面尺寸、形式、适应变形能力的重要依据。
考虑地震产生的位移量时,由于GINA止水带不能承受剪切力,当垂直、横向位移达到一定值后(位移量较少),柔性接头就会发生“刚化”现象,即垂直及水平剪切键就起受力作用,因此对垂直、横向位移量不作校核计算。
14.3.4 4 为了保证OMEGA止水带的防水安全,检漏水压与该接头处的水深相比,应有一定的安全系数,但是过高的检漏水压对OMEGA止水带的密封功效会有所伤害。国内一般以管节接头侧墙中心水头高度乘以系数1.5,或以管节接头底板迎水面所处水头高度乘以系数1.2的计算值作为检漏水压值,而国外一般取管节接头底板迎水面水头高度加5的水压值作为检漏水压值,上述各种水压值的取法都是较恰当的。建议取管节接头底板迎水面水头高度加5m的检漏水压值更加直观。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 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基本规定
- 4 工程调查与勘测
- 4.1 一般规定
- 4.2 工程调查
- 4.3 工程勘测
- 5 总体设计
- 5.1 一般规定
- 5.2 隧道位置选择
- 5.3 几何设计
- 5.4 控制性技术方案
- 6 材料
- 7 荷载和组合
- 7.1 荷载分类和荷载代表值
- 7.2 荷载组合
- 8 结构计算
- 8.1 一般规定
- 8.2 浮力计算
- 8.3 管节静力计算
- 8.4 舾装件计算
- 9 管节结构
- 9.1 一般规定
- 9.2 结构形式和构造要求
- 9.3 接头
- 9.4 预留预埋
- 10 管节浮运、沉放
- 10.1 一般规定
- 10.2 管节浮运
- 10.3 管节沉放
- 11 管节基槽、基础垫层和回填
- 11.1 一般规定
- 11.2 基槽
- 11.3 基础垫层
- 11.4 回填
- 12 护岸和衔接段
- 12.1 一般规定
- 12.2 护岸
- 12.3 衔接段
- 13 干坞
- 13.1 一般规定
- 13.2 固定干坞
- 13.3 工厂化干坞
- 13.4 移动干坞
- 14 结构防水
- 14.1 一般规定
- 14.2 结构防水
- 14.3 接头、接缝防水
- 15 耐久性
- 16 抗震
- 16.1 一般规定
- 16.2 地震作用计算
- 16.3 地震验算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