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5.2 无筋扩展基础
5.2.1 砖砌体基础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砖及砂浆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砂浆的稠度宜为70mm~100mm,砖的规格应一致,砖应提前浇水湿润;
2 砌筑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竖缝错开不应小于1/4砖长,砖基础水平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应低于80%,内外墙基础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筑成斜槎,斜槎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3 深浅不一致的基础,应从低处开始砌筑,并应由高处向低处搭砌,当设计无要求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基础底的高差,搭接长度范围内下层基础应扩大砌筑,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不能同时砌筑时应留槎、接槎;
4 宽度大于300mm的洞口,上方应设置过梁。
5.2.2 毛石砌体基础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毛石的强度、规格尺寸、表面处理和毛石基础的宽度、阶宽、阶高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2 粗料毛石砌筑灰缝不宜大于20mm,各层均应铺灰坐浆砌筑,砌好后的内外侧石缝应用砂浆勾嵌;
3 基础的第一皮及转角处、交接处和洞口处,应采用较大的平毛石,并采取大面朝下的方式坐浆砌筑,转角、阴阳角等部位应选用方正平整的毛石互相拉结砌筑,最上面一皮毛石应选用较大的毛石砌筑;
4 毛石基础应结合牢靠,砌筑应内外搭砌,上下错缝,拉结石、丁砌石交错设置,不应在转角或纵横墙交接处留设接槎,接槎应采用阶梯式,不应留设直槎或斜槎。
5.2.3 混凝土基础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混凝土基础台阶应支模浇筑,模板支撑应牢固可靠,模板接缝不应漏浆;
2 台阶式基础宜一次浇筑完成,每层宜先浇边角,后浇中间,坡度较陡的锥形基础可采取支模浇筑的方法;
3 不同底标高的基础应开挖成阶梯状,混凝土应由低到高浇筑;
4 混凝土浇筑和振捣应满足均匀性和密实性的要求,浇筑完成后应采取养护措施。
5.2.1 砖基础的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的规定。
1 砖基础一般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MU10的砖和不低于M5.0的砂浆砌筑。在严寒地区应采用高强度等级的砖和水泥砂浆砌筑。适宜的含水率不仅可提高砖与砂浆的粘结力,提高砖基础的抗剪强度,也可使砂浆强度保持正常增长,提高砖基础的抗压强度,同时适宜的含水率还可使砂浆在操作面保持一定的摊铺流动性,便于施工操作,有利于保证砂浆的饱和度,因此砌筑前浇水是施工工艺的重要工序。含水率简易检测一般通过断砖方法,即砖截面四周融水深度15mm~20mm时,可视含水率达到适宜程度。
2 砖基础组砌方法正确、上下错缝、内外搭砌都是保证砖基础整体性的关键,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控制主要是为了确保砖基础的抗压强度,同时竖向灰缝饱满度的优劣对砖基础的抗剪强度、弹性模量均产生影响。设置规范的斜槎是保证砖基础整体性和抗压强度的关键。
3 从低到高的砌筑顺序是为了保证砖基础的整体性。
4 砖基础中的洞口、管道、沟槽和预埋件等应在砌筑时预留、预埋准确。宽度大于300mm的洞口上部设置过梁时,过梁两端的搁置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5.2.2 毛石基础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毛石应质地坚实、无风化剥落、无裂纹和杂质;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20;毛石高、宽宜为200mm~300mm,长度宜为300mm~400mm;毛石表面的水锈、浮土、杂质应在砌筑前清除干净。毛石表面的处理可避免毛石与砂浆之间产生隔离,从而保证毛石基础的粘结质量;若设计无说明时,毛石基础的上部宽宜大于墙厚200mm,阶梯型毛石基础的每阶伸出宽度不宜大于200mm,每阶高度不应小于400mm,每一台阶不应少于2皮~3皮毛石。
2 灰缝要饱满密实,严禁毛石间无浆直接接触,出现干缝通缝。若砂浆初凝后再移动已经砌筑的毛石,砂浆内部及砂浆与毛石的粘结面的粘结力会被破坏,降低了毛石基础的强度和整体性,因此需重新铺浆砌筑。
3 为使毛石基础与地基或垫层粘结紧密,保证传力均匀和石块稳定,要求砌筑毛石基础时的第一皮毛石应座浆并将大面向下。毛石基础中一些易受到影响的重要受力部位采用较大的毛石砌筑,是为了加强该部位基础的拉接强度和整体性,同时为使毛石基础传力均匀及上部构件搁置平稳,要求基础顶面采用较大的毛石。
4 毛石的形状不规整,不易砌平,为保证毛石基础的整体刚度和传力均匀,一般情况下大、中、小毛石应搭配使用,使砌体平稳。为保证毛石基础结合牢靠,应设置拉结石,上下左右拉结石宜错开,使其形成梅花形,拉结石每0.7m²不应少于1块,且水平距离不应大于2m,转角、内外墙交接处应选用拉结石砌筑,上级阶梯毛石应压砌下级阶梯毛石,压砌量不应小于1/2,相邻阶梯的毛石应相互错缝搭砌。
5.2.3 混凝土基础的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的规定。
1 应根据混凝土基础的截面形式选择合适的模板及其支撑系统,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侧压力和施工荷载,模板安装和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撑系统进行观察和维护。
2 浇筑台阶式混凝土基础时,宜按台阶分层一次浇筑完成,施工时应注意防止上下台阶交接处混凝土出现蜂窝和孔洞现象。锥形基础如斜坡较陡,斜面部分可支模浇筑,并采取防止模板上浮的技术措施;斜坡较平时,可不支模,但应确保斜坡部位及边角部位混凝土的浇捣密实,振捣完成后,应人工将斜坡表面修整、抹平、拍实。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5.1 一般规定
- 下一节:5.3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地基施工
- 4.1 一般规定
- 4.2 素土、灰土地基
- 4.3 砂和砂石地基
- 4.4 粉煤灰地基
- 4.5 强夯地基
- 4.6 注浆加固地基
- 4.7 预压地基
- 4.8 振冲地基
- 4.9 高压喷射注浆地基
- 4.10 水泥土搅拌桩地基
- 4.11 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
- 4.12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
- 4.13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
- 4.14 砂石桩复合地基
- 4.15 湿陷性黄土地基
- 4.16 冻土地基
- 4.17 膨胀土地基
- 5 基础施工
- 5.1 一般规定
- 5.2 无筋扩展基础
- 5.3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
- 5.4 筏形与箱形基础
- 5.5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 5.6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
- 5.7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
- 5.8 沉管灌注桩
- 5.9 干作业成孔灌注桩
- 5.10 钢桩
- 5.11 锚杆静压桩
- 5.12 岩石锚杆基础
- 5.13 沉井与沉箱
- 6 基坑支护施工
- 6.1 一般规定
- 6.2 灌注桩排桩围护墙
- 6.3 板桩围护墙
- 6.4 咬合桩围护墙
- 6.5 型钢水泥土搅拌墙
- 6.6 地下连续墙
- 6.7 水泥土重力式围护墙
- 6.8 土钉墙
- 6.9 内支撑
- 6.10 锚杆(索)
- 6.11 与主体结构相结合的基坑支护
- 7 地下水控制
- 7.1 一般规定
- 7.2 集水明排
- 7.3 降水
- 7.4 截水
- 7.5 回灌
- 8 土方施工
- 8.1 一般规定
- 8.2 基坑开挖
- 8.3 岩石基坑开挖
- 8.4 土方堆放与运输
- 8.5 基坑回填
- 9 边坡施工
- 9.1 一般规定
- 9.2 喷锚支护
- 9.3 挡土墙
- 9.4 边坡开挖
- 10 安全与绿色施工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