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0.5 建筑防火
10.5.1 建(构)筑物之间的火灾危险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联合厂房及存储库房的火灾危险性类别、耐火等级、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占地)面积、安全疏散距离应符合本标准附录D的规定。
10.5.2 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及消防通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
10.5.3 建(构)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宜低于二级。
10.5.4 建筑防火分区的划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
10.5.5 安全出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个防火分区和防火分区每层的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
2 安全疏散口应分散布置,并应设有明显的疏散标志;
3 安全疏散口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
4 安全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宜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
5 联合厂房内疏散楼梯、走道、门的总净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
10.5.6 熔制车间内的明火或高温区域不应采用耐火极限低于2.0h的防火隔墙与其他部分隔开,墙上的门、窗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窗。隔墙设置条件不满足时,可采用防火卷帘分隔。
10.5.7 厂房地下部分的防火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
10.5.8 设在厂房内的变配电室、消防水泵房、消防控制室不应采用耐火极限低于2.0h的防火隔墙和1.5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
10.5.9 油浸式变压器室、消防水泵房开向厂房内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消防控制室和其他设备房开向厂房内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10.5.10 联合厂房及仓库的外墙,应在每层设置可供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的窗口,窗口的净高度和净宽度均不应小于1.0m,下沿距室内地面不宜大于1.2m,间距不宜大于20m;每个防火分区窗口不应少于2个,并应在室外设置易于识别的标志。
10.5.10 联合厂房及仓库的外墙,应在每层设置可供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的窗口,窗口的净高度和净宽度均不应小于1.0m,下沿距室内地面不宜大于1.2m,间距不宜大于20m;每个防火分区窗口不应少于2个,并应在室外设置易于识别的标志。
条文说明
10.5.3 联合厂房的面积及体积较大,布置设备较多,可能会延长火灾时人员疏散的时间;同时,岩棉工厂的生产需要各种设备及仪器,建设投资较大,一旦失火将造成重大的损失。鉴于以上特点,为了保障工厂人员及财产安全,设置本条规定。
10.5.8、10.5.9 这两条规定了岩棉厂房内设置重要设备用房的防火分隔要求,以此保证厂房发生火灾时,不会受到火灾的威胁,确保重要设施正常工作。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10.4 设计荷载
- 下一节:10.6 室内外装修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厂区总体规划与厂址选择
- 4.1 厂区总体规划
- 4.2 厂址选择
- 5 总图运输
- 5.1 总平面布置
- 5.2 厂区道路
- 5.3 竖向设计
- 5.4 管线综合布置
- 6 原料
- 6.1 原料的选择与质量要求
- 6.2 原料工艺设计与设备选型
- 7 燃料
- 7.1 一般规定
- 7.2 焦炭
- 7.3 天然气
- 8 生产工艺
- 8.1 一般规定
- 8.2 熔制
- 8.3 成纤
- 8.4 粘结剂制备与输送
- 8.5 集棉、铺棉、成毡与打褶
- 8.6 固化、冷却
- 8.7 切割
- 8.8 制品加工
- 8.9 产品包装与存储
- 8.10 质量检测
- 9 自动控制
- 9.1 一般规定
- 9.2 配料系统自动控制
- 9.3 熔制过程自动控制
- 9.4 成形过程自动控制
- 9.5 公用站房自动控制
- 9.6 控制室
- 9.7 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
- 10 建筑与结构
- 10.1 一般规定
- 10.2 联合厂房
- 10.3 构筑物
- 10.4 设计荷载
- 10.5 建筑防火
- 10.6 室内外装修
- 11 给水与排水
- 11.1 一般规定
- 11.2 给水
- 11.3 排水
- 11.4 消防用水
- 12 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
- 12.1 一般规定
- 12.2 供热
- 12.3 通风、排烟与空气调节
- 13 供气
- 13.1 氧气
- 13.2 压缩空气
- 14 电气
- 14.1 一般规定
- 14.2 供配电系统
- 14.3 照明
- 14.4 防雷及接地
- 14.5 通信和火灾报警
- 15 节能
- 15.1 一般规定
- 15.2 建筑节能
- 15.3 工艺装备节能
- 15.4 节水
- 15.5 节电
- 15.6 余热利用
- 16 环境保护
- 16.1 一般规定
- 16.2 废气污染防治
- 16.3 废水污染防治
- 16.4 噪声污染防治
- 16.5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
- 16.6 环境监测
- 17 职业健康安全
- 17.1 一般规定
- 17.2 防火与防爆
- 17.3 防电气伤害
- 17.4 防机械伤害
- 17.5 防尘、防毒和其他伤害
- 17.6 防暑降温及采暖防寒
- 17.7 噪声控制
- 附录A 地下管线与建(构)筑物之间最小水平净距
- 附录B 地下管线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
- 附录C 地下管线之间的最小垂直净距
- 附录D 岩棉生产车间及存储库房火灾危险性分类
- 附录E 生产操作区空气中生产性粉尘的最高允许浓度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