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8.6 电解车间
8.6.1 整流所至电解车间的直流母线,可采用铝母线;电解车间内的直流母线及电解槽的槽边母线,应采用铜母线。母线电流密度宜按下列数值选择:
1 铝母线0.5A/m㎡~0.7A/m㎡。
2 铜母线1.0A/m㎡~1.5A/m㎡。
3 槽边铜母线1.0A/m㎡。
8.6.2 直流母线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使母线的敷设路径最短,安装维护方便;避免腐蚀性液体的喷淋。
2 沿同一路径敷设的正负母线,应进行动稳定验算。
3 正负母线间距离应尽量加大,不宜小于100mm。
4 电解车间内的直流母线,当电压高于120V时,对地高度不应小于2.2m。当对地高度不符合要求时可加装栅栏,加栅栏后对地高度不应小于1.9m。当电压较低时。对地高度应符合不妨碍通行及便于安装维护的要求。
5 当直流母线的直线段较长时,铜母线每隔30m,铝母线每隔20m宜装设一个母线伸缩接头。
6 穿过楼板的直流母线对楼板、梁、柱及电解槽的安全净距,不应小于50mm。
8.6.3 直流母线连接,宜采用焊接。引至电解槽边母线的连接头,宜采用机械压板连接。接触面的电流密度不应大于0.1A/m㎡,压接处应搪锡。在直流母线的铜铝连接处,应采用铜铝过渡接头。
8.6.4 大型铜电解车间,镍电解及电积车间,电解槽宜根据工艺操作要求分组装设直流母线短路开关,短路开关宜集中监控。
8.6.5 大、中型锌电解车间起重机滑触线,应由不同母线段以两回线路供电,并在车间内切换。小型锌电解车间起重机滑触线,宜采用两回线路供电,并在车间内切换。
8.6.6 腐蚀性较重的锌、镍、钴电解车间及镍、钴造液工段等的起重机滑触线,当车间较长时,宜采用单极绝缘式安全滑触线或双沟形铜电车线。腐蚀性较轻的电解车间,起重机滑触线可采用绝缘式安全滑触线。
8.6.7 电解车间阳极机组、阴极机组等辅助作业联动线,宜采用计算机控制装置。
8.6.2 本条规定是直流母线敷设设计时应考虑的措施:
3 直流母线进出线相距很近,可能因操作不慎引起正负母线短接,造成母线短路事故。如湖南某厂铝电解车间,曾因直流进出母线相距很近,生产工人起槽时误操作,将正负母线短路,造成母线短路事故,将熔断器全部熔断,且烧坏了两个硅整流元件。因此要求正负直流母线相互间的距离应尽量加大,避免短路。
4 当电压高于120V时,直流母线的对地高度不应小于2.2m的规定,是沿用原规范的数据,长期运行情况表明,采用这数值未出现过安全事故,故继续使用。加栅栏后对地高度不应小于1.9m的规定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3的有关要求制定的。
8.6.3 本条规定是为了保证接触面积,减小接触电阻,使接头不至于过热。
8.6.5 锌电解车间若供给电解槽的直流电源中断,阴极返溶产生氢气,可能引起爆炸。为了避免返溶引起爆炸,除了保证直流电源的可靠性外,还需要从起重机电源上采取措施。滑触线用两回电源线路供电,主要是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当一回路停电时,还有一回路作备用电源。直流电源中断时,起重机从任一电源得电,可将电解槽中的阴极板吊出,使阴极板不致继续返熔产生氢气,因此可避免事故的发生及使产品受到损失。
8.6.6 本条所列的几个车间腐蚀性较重,角钢滑触线易腐蚀生锈,接触不好,故不宜采用。某冶炼厂锌电解车间滑触线,原采用圆形铜电车滑触线,悬挂式安装,因车间太长(180m),悬挂弛度大,运行中经常出现断线事故,现已改为双沟形铜电车线,固定式敷设,运行情况较好。某冶炼厂铜、锌电解车间较长,也是采用铜电车滑触线,固定敷设。故作出本条规定。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8.5 浸出过滤与净液车间
- 下一节:8.7 对相关专业的要求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供电与配电
- 3.1 负荷分级与供电电源
- 3.2 高压供配电系统
- 3.3 无功补偿
- 3.4 电能质量要求
- 3.5 变电所与配电所
- 3.6 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
- 3.7 电测量仪表装置
- 3.8 防火与蓄油设施
- 3.9 对相关专业的要求
- 4 余热电站
- 4.1 一般规定
- 4.2 电气部分
- 4.3 对相关专业的要求
- 5 厂区线路
- 5.1 一般规定
- 5.2 电缆线路
- 5.3 架空线路
- 6 电解整流所
- 6.1 一般规定
- 6.2 供电电源与接线系统
- 6.3 整流机组的选择及谐波治理
- 6.4 控制、保护与测量
- 6.5 母线、设备配置及接地
- 6.6 交流所用电系统
- 6.7 直流所用电系统
- 6.8 对相关专业的要求
- 7 车间电力设计基本规定
- 7.1 配电系统
- 7.2 配电设备
- 7.3 控制与保护
- 7.4 配电线路
- 7.5 电测量仪表
- 7.6 电气照明
- 7.7 建(构)筑物防雷
- 7.8 配电室与控制室
- 8 重有色金属冶炼厂车间电力设计
- 8.1 一般规定
- 8.2 原料车间
- 8.3 焙烧与烧结车间
- 8.4 熔炼车间
- 8.5 浸出过滤与净液车间
- 8.6 电解车间
- 8.7 对相关专业的要求
- 9 氧化铝厂车间电力设计
- 9.1 一般规定
- 9.2 原料车间
- 9.3 烧结与焙烧车间
- 9.4 高压溶出与熟料溶出车间
- 9.5 分解过滤与蒸发车间
- 10 铝电解车间电力设计
- 10.1 电解车间
- 10.2 铝锭铸造车间
- 11 镁钛与工业硅厂车间电力设计
- 11.1 一般规定
- 11.2 氯化竖式炉、钛熔矿炉与纯硅炉
- 12 炭素厂车间电力设计
- 12.1 一般规定
- 12.2 电煅烧炉
- 12.3 石墨化炉
- 13 氟化盐厂车间电力设计
- 14 稀有金属冶炼厂车间电力设计
- 15 硬质合金厂车间电力设计
- 16 半导体材料厂车间电力设计
- 17 公用设施电力设计
- 17.1 空气压缩机站
- 17.2 水泵站
- 17.3 发生炉煤气站
- 17.4 氢气站
- 17.5 氧气站
- 17.6 实验室和化验室
- 17.7 充电站
- 17.8 静电滤清器电源装置
- 17.9 大中型风机
- 附录A 有色金属冶炼厂一级负荷用电设备表
- 附录B 有色金属冶炼厂三级负荷用电设备表
- 附录C 整流机组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 附录D 整流机组短路阻抗计算
- 附录E 三氯氢硅合成炉工频感应线圈计算
- 附录F 有色金属冶炼厂环境特征
- 附录G 有色金属冶炼厂一般照明照度标准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