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8.3 天然气集输管道
8.3.1 天然气集输管道水力计算采用的气量,对未经净化处理的湿气应为设计输气量的1.2倍~1.4倍,对净化处理后的干气应为设计输气量的1.1倍~1.2倍。
8.3.2 天然气集输管道流量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管道沿线的相对高差△h≤200m时,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qv——管道计算流量(m3/d);
d——管道内径(cm);
p1——管道起点压力(绝压)(MPa);
p2——管道终点压力(绝压)(MPa);
△——气体的相对密度(对空气);
Z——气体在计算管段平均压力和平均温度下的压缩因子;
T——气体的平均热力学温度(K);
L——管道计算长度(km)。
2 当管道沿线的相对高差△h>200m时,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h——管道计算的终点对计算段起点的标高差(m);
a——系数(m-1),;
g——重力加速度,g=9.81m/s2;
Ra——空气的气体常数,在标准状况下Ra=287.1m2/(s2·K);
n——管道沿线计算管段数,计算管段是沿管道走向,从起点开始,当其相对高差△h≤200m时划作一个计算管段;
hi——各计算管段终点的标高(m);
hi-1——各计算管段起点的标高(m);
Li——各计算管段长度。
式中其他符号意义与公式8.3.2-1相同。
8.3.3 天然气集输管道沿线任意点的温度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无节流效应时,应按本规范公式8.1.2计算。计算常数a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K——管道中气体到土壤的总传热系数[W/(m2·℃)];
D——管道外径(m);
qv——气体流量(m3/d);
△——气体的相对密度;
cp——气体的定压比热容[J/(kg·℃)]。
2 当有节流效应时,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J——焦耳—汤姆逊效应系数(℃/MPa);
△Px——x长度管段的压降(MPa);
a——计算常数,按式8.3.3-1计算。
式中其他符号意义与本规范公式8.1.2中相同。
8.3.4 埋地天然气集输管道总传热系数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对有关数据进行实测后经计算确定;
2 无条件取得实测数据时,可按经验确定。沥青绝缘管道的总传热系数可按本规范附录G选用。
8.3.5 对于输送湿气的管道,宜避开高差较大的地形。
8.3.6 湿气管道的防冻措施,宜采取管道深埋至冻土层之下、管道和热原油或污水管道同沟敷设、设天然气水合物抑制剂加注设施。
8.3.7 天然气集输管道直管段壁厚应按本规范公式8.1.4计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1.6MPa的天然气集输管道,处于农田、荒地等野外地区时,设计系数F值应取0.60;处于居住区、重要设施、站场内部及上下游各200m管道,或穿越铁路、公路、小型水域时,设计系数F值应取0.50。
2 设计压力大于1.6MPa的天然气集输管道,设计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251的有关规定取值。当管道输送含硫酸性天然气时,设计系数F取值不应低于二级地区。
3 腐蚀裕量C,对于轻微腐蚀环境不应大于1mm;当管道输送含有水和硫化氢、二氧化碳等酸性介质时,应根据腐蚀程度及采取的防腐措施确定,宜取1mm~4mm;其余情况下不应计腐蚀裕量。
8.3 天然气集输管道
8.3.1 未经净化处理的湿天然气,从原油中分出时,分离温度高、压力低,进入埋地管道输送,根据大庆油田的情况,气中含油水30g/m3~40g/m3。集气管道为气液两相输送,使管输效率降低。根据美国TE公司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见油气管道技术专辑,1981年),在大庆油田气带液量情况下其管输效率在80%左右。又根据贝克的建议,可按常用的输气管道公式,用以下公式校正,即:
式中:△p湿——湿气压力降(MPa);
△p干——干气压力降(MPa);
E——管道效率系数。
依据输气公式在低压下压降和输气量的关系,得出在大庆油田集气管道计算时,应在设计气量基础上乘以1.25倍。同时考虑生产气油比的取值精度和油田开发生产情况的变化,规定对未经净化处理的湿天然气,集气管道水力计算采用气量应为设计气量的1.2倍~1.4倍。
8.3.2 集气管道流量计算公式系美国威莫斯公式,是美国在1912年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公式,主要适用于管径与输量较小、管壁粗糙度高、输送的气体净化程度低的低中压输气管道,该公式管内壁粗糙度取值为0.0508mm。根据矿场天然气管输实际情况,采用威莫斯公式是比较符合实际的。对于干线输气管道,按该式计算的流量比实际流量小10%左右。
8.3.5 此条是为避免管道低点积液、防止和减小管道冻堵及出现局部腐蚀概率而制定的。
8.3.6 油田集气管道一般都为低压湿气管道,管道冻堵首先是由气中游离水结冰引起的,可以采取管道深埋至冻土层之下或管道和热原油或污水管道同沟敷设等措施,使气体温度保持在冰冻温度以上。当湿气集气管道压力较高时,水合物会变成管道冻堵的控制因素,可通过加注水合物抑制剂,使气体温度在水合物形成温度以上。
8.3.7 油田内部天然气集输管道,因其管径一般较小,长度较短,周围建(构)筑物相对密集,若将管道的设计系数按沿线地区等级选取,可操作性差。因此,规定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1.6MPa的天然气集输管道的设计系数,按本规范第8.2.8条原油集输管道的方式进行确定,但在原油集输管道设计系数基础上提高了一个级别。设计压力大于1.6MPa的管道,其设计系数按《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251-2015根据地区等级进行确定。
输送含水酸性天然气,如果采取有效防腐措施可使腐蚀速度减至0.02mm/a~0.07mm/a。含水酸性天然气腐蚀裕量上限值4mm是参照《高含硫化氢气田地面集输系统设计规范》SY/T 0612-2014相关规定进行制定的。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8.2 原油集输管道
- 下一节:8.4 天然气凝液和液化石油气输送管道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油气收集
- 4.1 一般规定
- 4.2 采油井场
- 4.3 原油泵输
- 4.4 天然气增压
- 4.5 原油加热及换热
- 5 原油处理
- 5.1 油气分离
- 5.2 原油除砂
- 5.3 原油脱水
- 5.4 原油稳定
- 5.5 油罐烃蒸气回收
- 6 天然气处理
- 7 原油及天然气凝液储运
- 7.1 原油储存
- 7.2 原油装卸
- 7.3 天然气凝液储存
- 7.4 天然气凝液装卸
- 8 油气集输管道
- 8.1 一般规定
- 8.2 原油集输管道
- 8.3 天然气集输管道
- 8.4 天然气凝液和液化石油气输送管道
- 8.5 管道敷设及防腐保温
- 8.6 材料及管道组成件
- 9 自动控制及油气计量
- 9.1 一般规定
- 9.2 仪表选择及检测控制点设置
- 9.3 油气计量
- 9.4 计算机控制系统
- 10 站场总图
- 10.1 站场址选择
- 10.2 站场防洪及排涝
- 10.3 站场总平面及竖向布置
- 10.4 站场管道综合布置
- 11 配套设施及公用工程
- 11.1 供配电
- 11.2 通信
- 11.3 给排水及消防
- 11.4 建筑与结构
- 11.5 供热
- 11.6 燃料供应
- 11.7 暖通空调
- 11.8 站场道路
- 附录A 重力分离器的计算公式
- 附录B 液滴在气体中的阻力系数计算列线图
- 附录C 油气混输的压降计算公式
- 附录D 埋地沥青绝缘集输油管道总传热系数K选用表
- 附录E 埋地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温集输油管道总传热系数K选用表
- 附录F 集油管道伴热输送双管管组[(D2/D1)≤3]热力近似计算公式
- 附录H 站内架空油气管道与建(构)筑物之间最小水平间距
- 附录H 站内架空油气管道与建(构)筑物之间最小水平间距
- 附录J 站内埋地管道与电缆、建(构)筑物平行的最小间距
- 附录K 通信电缆管道和直埋电缆与地下管道或建(构)筑物的最小间距
- 附录L 通信架空线路与其他设备或建(构)筑物的最小间距
- 附录M 站场内建筑物的通风方式及换气次数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